浅尝《人间词话》

作者: 不更名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0:04 被阅读83次

    闲来略看,紧赶慢赶,终将《人间词话》扫了个大概。读时,心中那翻江倒海之感,古今畅谈之思,也终于归于平静。总要归纳总结,屈原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大底能说出我的一些感受。

    谈作不谈人,等于白谈。首先,得讲讲王国维先生,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古往今来中国三大天才死于水,其一屈原,其二李白,其三王国维。”虽说静安先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也可看出他的盛名来了。看王国维生平介绍说,他本身聪颖好学,早年追求新学,,研究哲学与美学,后来转为研究文学,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但另一方面,因为家庭和教育问题,王老却也带有固执、保守而又有着些偏激的性格,这正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的传统性格,拿来治学也有好处,荣幸不少,曾任“南书房行走”,获“著在紫禁城骑马”的殊荣,一生以维护正统为己任,在学术上也显得恪守传统观念,归根还是讲究“西学中体”那一套,不免也为《人间词话》的一些偏颇观点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人间词话》虽只似王老的随笔,但也妙语连珠,不落窠臼,而且其中观赏词话之广,品鉴文人之多,可谓贯通南北,溯古追今,通天彻地了。加上王老结合西洋美学观重塑了一些对古典诗词的看法,开一代之先河,让思想内容也颇具深意。

    书的开篇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开门见山,最熟悉的就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按小生的浅薄理解,第一层应该说的是志存高远,审时度势;第二层谈的是坚守奋斗,不忘初心;第三层悟的是顿悟,超越。三者循序渐进,如水到渠成却也缺一不可。

    《人间词话》看似是随意点评其他诗词文人,像一书杂文,但其实不然,王老一开始就暗有脉络,没错,就是讲“境界”,说到“境界”就很高深了,叶嘉莹老师作出了她的解释:“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谓之有‘境界’之作。”而书中的其他的观点也是在这一境界说之上的拓展和延伸,讲文人词话就是举例说明,对于他“境界”观点的再阐释。并且王老按照他所理解的“境界”,为文人排了一个序,比如说对整个宋代词人评价是:“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后此南宋诸公不与焉”、“君之于词,于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于北宋喜永叔、子瞻、少游、美成,于南宋除稼轩、白石外,所嗜盖鲜矣”。按照整本书对词人的点评,排出的十大词人应该是:冯延巳、李煜、苏轼、欧阳修、秦观、辛弃疾、周邦彦、晏殊、姜夔、纳兰性德。王国维极其推崇冯延巳,“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诣。”但对于这个冯延巳,我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全无了解,看了他的一些诗作后,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能排在后主之前,而说到李煜,王老对他的评价也是极高的,也带了一些西方美学的观念,譬如引用了尼采的“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王老评价他“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境界)大小故不同也”我觉得是中肯的,王老最爱的是感情深挚、境界清朗、语言晓畅之作,而后主直接三连冠……

    整本书看完就对冯正中、姜夔、周邦彦、吴文英印象极其深刻,其中,冯正中犹如男一号,频频受到王老的褒奖,而姜夔,周邦彦只有路人,时不时拿出来印证他的观点,毁誉参半,但说到吴文英,王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赫然将他作为反面教材,经常性将他拎出来批判一顿,呼其为“龌龊小生”,但我觉得吴文英的朦胧诗也有它的韵味,不应该将他全盘否定。

    而阅读中我对于其中很多的文人的字号或者说对于文人本身和词都是完全陌生的,这不免让我进行了大量的查阅,完成了一次对古代词人生平经历的科普,至于王老的评判是否完全正确,我想现在的我可能还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自身的判断本身便是主观的,想来也不必追求完全相同!

    但我也发现说到词,王老居然没有提及李清照,看了多方的解释说:按照王国维境界说的标准,李清照的词不符合;王国维并不看重以浅显直白、甚至俚俗的词语入词,因此喜用浅明语言和白描手法的李清照自然不会受重视,这让《人间词话》不免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了。而且我觉得王老还有一个很大的偏颇之处,便是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张冠李戴为欧阳修所作,并且还有自己的理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他非但不承认柳永,还极力地贬低柳永,譬如:“余谓: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虽然说柳永是古代有名的“登徒浪子”,而王老笃行正统,讲究道德伦理,但仅仅因为人品而判断词品,未免不显得有失偏颇。但王老也不是完全的主观判断,譬如“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也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咱们屯田先生“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词境成就。

    综合上文,王国维先生这本《人间词话》虽然才情高绝,但也有一些有失偏颇的主观臆断,虽然王老想要结合西方的理性思想来框架古典诗词,为他们定调,确定评判标准,并且引入了“境界”说,“造境”和“写境”,“有我”与“无我”,“隔”与“不隔”等多种观点,但也许是因为王老的真性情,他还是表述很多他自己的独到看法,有偏爱,也有批判,有高深的独特见解,也有一些笔误错词,这也再现了一个真实的王国维,再现了这个末代儒士的孤高和才气。

    而《人间词话》也让我有了不少的感想,其一,除开应试教育的语文课本,还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值得去品谈,还有这么多的千古词话值得去感受,譬如以前闻所未闻的《忆江南》(黄甫松)、《后庭花》(毛熙震)、《浣溪沙》(张泌)等等,都是经典好词,王国维先生为我们推荐了不少的开眼界的读文啊。其二,就是王老的思想对我颇有启发,虽然王老本来才华横溢,但他却批判华丽辞藻的堆积,他的境界说也提倡本真,这对于其他的写作是不是也适应呐?对于为人处世是不是也有裨益呐?我先按住不表,相信实践会给我答案。其三,就是王老的真诚的态度,喜欢辛弃疾,毫不掩饰;不喜欢姜夔,也敢于明确的表达。说真话是需要在方方面面去秉持,而这也是现代人最缺少的精神,大都是“矮子观场,随人说妍。”要敢于表达,敢于去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伟人如斯,凡人亦当如此。其四就是《人间词话》中的古诗词本身对我的影响了,烦躁郁闷时,信手拈来,随意一启,不久,便有天地归于平静,万物还于自然之感了,诗词可陶冶心境,这也是现在提倡看古诗典籍最纯真的目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尝《人间词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t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