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兽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问”到结果,不如“听”出答案

“问”到结果,不如“听”出答案

作者: f465da3cfca3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06:46 被阅读8次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静心聆听》阿川佐和子 著

作者本人一直从事采访工作,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自然让她有一套如何提问,如何倾听的技巧。日本大地震之后,作者前往灾区做心理疏导工作,再耐心倾听中她有了出这本书的灵感。

倾听这个行为,看似人人都能做,但是真的让对方感觉到你在仔细听他说话,其实是很难的,仔细回想自己一天下来和别人的对话中,能够记得清楚的谈话内容能有几句呢?我们已经喜欢了左耳听右耳冒的方式,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话记得清楚,其他的毫不在意。

作者自己虽然从事了很久的采访工作,但是自认为还做得不够好,采访其实就是让对方解答自己疑虑的过程,看似是对方说得多,但是采访的节奏还是要看主持人来掌握。

任何一场对话都是变相的采访,双方互相从对方那里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倾听自己,无论是多么寡言的人,一旦触碰到了他擅长或者感兴趣的领域,都愿意说个不停,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渴望被聆听。

倾听就是在逐渐与对方说话节奏相配合的过程,想要有更好的回应,就先要仔细将对方说的话听进去,理解内容背后想要传达的含义。找出他说话的关键点,这样才能激发下一轮有趣的谈话,如果脑子里只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的话,谈话就会变成鸡同鸭讲的单方面倾诉,好的对话是根据一段话中的重点再找出新的话题。

作者虽然在每次采访之前都会做足准备,但是难免会出现因为对方的回答而打乱了提问顺序或者是提问方向的问题,这就需要随机应变的本事了,转变话题可以从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入手,比如说对方的表情,动作,揣测对方的心理状态,有的时候未必转换了话题就会走向不可控,反而能够与对方产生更加意想不到的谈话内容。

谈话的双方都希望对方此刻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就像找到了同盟,他们想要被理解,想一想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事情,会是怎么想的呢?将自己带入对方的处境中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共情技巧,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做到,百分百全心投入一场对话中,其实很难,我们经常习惯性地聊着聊着就走了神。

谈话的乐趣之一还在于即兴,很多时候我们本来准备好了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或许是受到环境,情景,心情的左右,谈话的内容突然就会转到另一个方向去,这样在平时的聊天中很常见,但如果是采访的话,还是要学着把话题拉回来。要顾及采访的方向和主题。

很多时候自己觉得不该提问的问题,真的问出口对方是很愿意回答的,勇敢说出来,有时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回答,不要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事情并不是真的。

倾听是打开对方心房的钥匙,在和对方说话的时候要用眼神表示自己在听,凝视对方的眼睛可以表达自己的真诚,觉得凝视会不好意思的也不用勉强,但是不能在对方说话的时候眼睛四处乱看,这样会给人不耐烦的暗示。

感同身受虽然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的重视,但是如果对方说什么话题都用“我明白”“我懂”来做回应的话,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敷衍,可以根据具体的事情来做回应,而不是所有的感觉都用一个回答解决。

很赞同作者的那句“谈话就是一场即兴表演”需要每一次都用心对待,把握自己节奏的同时也要配合对方,完成一场双方都印象深刻的演出,不管是提问也好回答也罢,都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思维。要时刻把倾听放在表达的前面,这样才能让双方感觉都舒服,想要好好说,先要学会好好听。

相关文章

  • “问”到结果,不如“听”出答案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静心聆听》阿川佐和子 著 作者本人一直从事采访工作,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自然让她有一套如何提问,如...

  • 选择,选出答案,择出结果

    感谢当时的思考和判断,把那次的选择做对了。 女儿刚上二年级时,叫她去学钢琴,由于她不喜欢跳舞(中途放弃)和游泳,便...

  • 寂 问苍寥多寂 不如问昏叶多纷乱 问人情多不堪 问旧故多年还 听苍寥多寂 不如听梧桐多落寞 听嬉笑多悠长 听忧喜何...

  • 艾伦的每日一画——答案

    与其被问题“压”出内伤,不如带着问题找答案。——艾伦

  • 龙与鹰的帝国-1

    为何中国分久必合?与其求天问地,不如寻答案与民族、历史、文化。

  • 0908晨读感悟,避免算命式提问

    晨读说,好的答案不如好的问题 能回答出好答案的人,必定能问的出好的问题(抄袭答案者除外),答案与问题我觉得没什么上...

  • 2020.6.9

    清晨 我问云 问风 问雨 你会不会來? 中午 天空倾盆而下的相思是答案 响雷替我满世界找你是答案 你的留言终于出現...

  • 别问

    别问 谁不晓得 从前是答案 別问 谁能知晓 未来是未知 你听 滴答滴答 那就是答案

  • 想说再见

    在爱情里问一万句为什么往往不如什么都不问转身就走得到的答案更清楚

  • 《共情的力量》第一期四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一】你昨晚睡得好吗由此想到问孩子:你最近学习如何? 听孩子说就好,不去立即给予孩子答案或是说教,让孩子感觉到充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到结果,不如“听”出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xa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