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五·五七】
熊蔗泉观察《听雪》云:“一夜朔风急,重衾尚觉寒。料应阶下白,及早起来看。”童二树《盼月》云:“佳绝娟娟月,秋窗逼晓开。卧看桐竹影,渐上卧床来。”两首格调相同。商宝意《顾曲》云:“一曲明光三十段,自弹先要听人弹。”赵云松《论诗》云:“背人恰向菱花照,还把看人眼自看。”两首用意相反。
熊蔗泉,即熊学骥(生卒年不详),字蔗泉。江西南昌人。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或曰二十一年(1756)举人,二十五年(1760)任军机章京,官至湖南督粮道。按:梁章钜《枢垣记略》称其字“德称”。与其同时的王文治及《随园诗话》卷七、卷十五均称其为“熊蔗泉观察”。
重衾,音chóng qīn,意思是两层被子。《文选·张华<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吕延济注:“衾,被也。”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童二树,即童钰(1721-1782),字璞岩,一字树,又字二如、二树,别号借庵、二树山人、树道人、梅道人、梅痴、越树、栎树、树树居士、太平词客、白马山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擅画梅,兼工草隶,爱蓄古铜印章,精篆刻。尝与修《豫省志》、《扬州志》,著有《二树山人集》《香雪斋馀稿》。袁枚神交好友,未曾谋面。
娟娟,音juān juān,释义:1、姿态柔美貌。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闼闲闲。”2、长曲貌。《文选·鲍照》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李善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3、明媚貌。宋·司马光《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清·孙枝蔚《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4、飘动貌。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5、同“涓涓”。缓流;细流。前蜀·韦庄《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清·吴伟业《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商宝意,即商盘(1701—1767),字苍雨,号宝意,清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云南府知府。自幼工诗,才名与厉鹗并称,佳句颇多。有《质园诗集》存世。
赵云松,即清代诗人赵翼。
菱花,音líng huā,本指菱的花。菱是柳叶菜科菱属植物的泛称。一年生水生草本,生在池沼中,根生在泥里,浮在水面的叶子略呈三角形,花白色。果实通称“菱角”,壳硬有角,绿色或褐色,果肉可以吃。在古代,菱花也是古代铜镜的代称。因为古人造镜,需要高温熔化金属,又需要冷水降温,故造镜之地多在水域中间。菱花于盛夏在造镜之处四周开放,给工匠们以深刻印象,采用铸于铜镜背面。另外,菱角、菱花在中医五行中主寒主水,所以铸造镜子多用菱花、菱叶花纹,是为辟火。而上好的铜镜,薄而透光,在日光下,透射到墙面的镜影,呈现菱形菱花的光斑。所以在汉朝,上好的由南方铸造并且供奉宫廷的镜子,就叫“菱花镜”。诗文中亦常用菱花代指铜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