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夫老师在教授孩子们训练排球的同时,达成了多项目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也使他们在教室里的表现更优异。在昨天对五一班潘卓毅的家访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个孩子上课、做作业都缺乏毅力,考试的时候也是答不完题,而班主任老师反映他不光学习不好,体育各项测试也不达标。我就意识到这个孩子身体运动能力是欠缺的,他的体型体态也告诉我,他不是一个爱运动的人。我问他有什么喜欢的运动项目,他也回答没有。身心是一体的,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身体对他的智力、专注力的影响越大。因此,我向他的妈妈建议,要陪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能培养他的毅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让他能更高效的在课堂上学习。
2、“无论孩子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反复练习运动技能就是一个大好机会,只要老师善于把握,孩子不但会明白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也能得到单独练习的宝贵时间。时时给予学生指引,但要牢记一个重点: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雷夫老师说到的这一点,让我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
一、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小学阶段,是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情操的关键阶段,通过细致深入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健全的人。
这一点提到的就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渗透在课余,你与学生交往的方方面面,我们做为老师不光交给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怎么说话、办事、与人相处等,学生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德”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同样“德”好对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二、以服务学生为本为教育思想
老师应该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学生撑起一片发展的天空,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的学习。
老师要乐意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要让学生感到和老师之间没有隔阂,愿意大胆放心的去找老师探讨交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虽说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是对事不对人,但不要忘记要增加一些跟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三、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续的注意,并且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能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我也冥思苦想,怎样让孩子对传统文化课感兴趣,我用了很多办法,如在课前几分钟讲故事,课后几分钟做游戏,学生“古诗接龙”,将古代名人故事等。如果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讨论、辩论、表演、参观、比赛等形式组织团队活动,开展个人教育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前天参加的特殊教育(包括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公开课评比中,我强烈的感受到对于内容很少的课堂,穿插起来的主要是上课的形式和活动。一个很简单的 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比如读、写、听、说、唱、表演等来反复练习,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记住。在我们普通学校教学中往往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只是通过内容来充实一节课堂。其实上课的活动形式有很多,听、说、读、写、唱、演等都可以变着花样来把知识学习。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
四、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的教育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意在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把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压给学生,这是一种压迫式的教育”,致使学生习惯于循规蹈矩,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一点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非常强烈的一点。不管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还是看到孩子考完的试卷,我都能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着不会思考的问题。孩子们的大脑似乎是停滞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而这一点的缺失是非常可怕的。这一点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是相关联的,因为积极主动更多的就是体现在积极思考和积极行动上。如果培养的孩子都很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那么教育就比较成功了。
以学生(做人、成长、兴趣、思考)为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