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鸟语》读后感

作者: vivid_南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11:23 被阅读0次

消失的不会再回来,而相识相知的每一分每一秒将永久地留在记忆的长河里,不断翻滚。

故事的主人公芸芊是一个懂鸟语的“白痴”,世人都说她是白痴,究竟是谁定义的白痴,不会读书笨、什么事都不懂,什么话也不会说就是白痴吗?

作者就看到了她不同于常人的一面,她喜爱鸟儿,每天都要同鸟儿说话,她能听懂鸟儿的快乐和悲伤。

她单纯善良,会为鸟儿的命运感到难过、痛苦。

读书不行是因为她的思维方式跟常人不太一样,对于知识的理解大多靠感受、体会意境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掌握学习方法很重要,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

你不擅长学习,只是没有找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而已。
                        ——《梦幻花》

她让我想起小学班上的“傻子”,我曾经和他当过同桌,他大我们几岁,是大家口中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上课的时候他就安安静静地练字,下课他会跑出去找小朋友玩,他们一起玩沙子、捡垃圾,过家家,太投入了以至于忘了上课时间,老师们也从来不管他。

同学们对他谩骂嘲笑的时候,他也会生气,会难过,会趴在课桌上哭泣。

我们都以为他不懂,实际上他什么都懂,他渴望交朋友,会偷偷送我礼物和零食,脸上永远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那些不被世人理解、接受的行为,一定就是白痴行为吗?

恰恰相反的是,他们往往拥有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和超出常人的思想境界,没有世俗欲望的他们更容易满足、获得快乐,那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自由和洒脱。

虽然不知道芸芊经历了些什么,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对她来说是一道光的存在,他是第一个不把芸芊当白痴的人,也是第一个人愿意陪她听鸟语的人。所以芸芊信任他,听从他的一切安排。

也许是上天眷顾芸芊,才让她在颠沛流离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归所。

在这里,她可以无拘无束地对麻雀低语,有说有笑地同蓬悟师交流,学习喜欢的《金刚经》。

而对于作者来说,芸芊就像是一只飞在山林间自由歌唱的鸟儿,与她相识的过程中,他愈发发觉芸芊的独特,慢慢爱上了她。

可惜他被世俗的欲望羁绊住了,芸芊不愿被关在牢笼,他也不想让世俗玷污芸芊纯洁的心,他们之间注定有缘无分。

后来忙碌的生活冲淡了美好的回忆,然而当作者再次看到那本《金刚经》时,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过往的种种依旧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忘了,实际上它已经被永久地封存在记忆里,无法忘怀。

相关文章

  • 自然人性——徐訏《鸟语》

    春末夏初的时节,一场雨洗尽大地的尘埃,空气里沉淀着一股子清新。草丛里是被雨抚落的花瓣,仍然娇红粉嫩的。蝉鸣和蛙声给...

  • 〔夜〕徐訏

    窗外是一片漆黑,我看不见半个影子、是微风还是轻雾在我屋瓦上走过,散着一种低微的声音,但当我仔细谛听时,觉得宇宙是一...

  • 读徐訏有感

    近几日看书,像昨天看的徐訏,一下子很恣意的看了他的《鬼恋》《鸟语》《阿拉伯海的女神》《百灵树》及《幻空》还未...

  • 重读徐訏-1

    昨天重读了徐訏的一个中篇小说,名字是鬼恋。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自己和一个漂亮有个性的女“鬼”相遇,恋爱,然后...

  • 盲恋

    01 徐訏先生,中国抗战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当时的上海作为小说的背景。当时的上海是敌占区。 徐訏先生...

  • 读徐訏文集《风萧萧》有感

    这是一本小说,里面有讲一些枪杀案件。里面有凶恶的梅赢子、善良的白苹和作者徐訏,但是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物,只是说不清楚...

  • 浪漫主义小说旗手(滕固、徐訏)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两大文学流派中,文学研究会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主张“为人生”的文学。而创造社具有明显的浪...

  • 《鬼恋》以超越雅俗的美学自觉,体现了现代传奇小说文体的成熟

    徐訏,浙江慈溪人,一位曾被称为"鬼才"的教授作家, 以写作传奇小说且高产而著称。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

  • 读书感受:生存还是道德——《三体》读后感

    生存还是道德 ——《三体》读后感 徐英桓 ...

  • " 我们死了"

    "一九七九年的秋天,先生荷西潜水遇难,一去不返——我们死了。" 读到三毛写在《徐訏先生与我》里的这一句,心里一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訏《鸟语》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ai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