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网上曾盛传一个段子: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叫作“别人家的孩子”。
在很多人眼里,别人的家孩子聪明伶俐听话懂事,不让家长操心;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简直就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别人家的孩子会背古诗词,别人家的孩子大方不怕人善交流,别人家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总而言之,别人家的孩子啥都好,自己家的孩子啥啥都不如人。很多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初心是好的,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甚至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人们有时只看到了别人家孩子光鲜亮丽的一面,或者只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成功,却没看到别人为孩子付出的努力。我校图书馆有一个普通服务人员的孩子,本科考上北大,研究生就读哈佛大学,大家只是羡慕,却不知人家家长做的努力。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从来不看电视,孩子学习,家长都在读书。当然他们也购买每周一期的电视报,家长孩子都可以看。热播的电视剧孩子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头头是道。别人家的孩子以为她也看电视剧。他们两人的工资除了基本生活之外,大部分都献给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小孩的眼界视野很开阔,那可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孩子自身是有差别的,教育系梁老师的孩子考上北大,这又是一例别人家的孩子,你不知道的是,梁老师家的书橱摆放的是孩子从一年假到高三所有教材和学习资料,顺序比图书馆还科学整齐,需要的时候,随手就找到了,从不浪费时间。梁老师为了鼓励孩子锻炼,初高中整整六年徒步接送孩子上下学,不仅锻炼身体还有父子交流。淮安市的高考总是一家独大,那就是淮阴中学(地区重点中学)每年霸榜高考总分前几十名,只有一年意外,状元被淮安中学(县中)夺得。这位同学的经历比较有意思,小升初的时候,该生考取淮安区第一名,淮安中学录取需要交3000元赞助费,普通中学、第四中学知道后与家长联系不仅不收钱,还另外奖励其3000元,生意人父亲收了四中3000元。中考时,该生还是考了淮安区第一名,这次父亲不敢拿奖励了,上了淮安中学。该生高考夺得淮安市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我请教过她的母亲,学习的事情她不过问,就是研究如何让孩子吃好喝好。
别人,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又是自己主观臆想中的一群人。别人的别人也许就是自己,也许自己就有别人羡慕的地方,只是自己并不知道罢了。鸟儿不会羡慕鱼儿会游泳,鱼儿也不会羡慕鸟儿会飞翔。要多看到自家孩子的长处,把长处做长,尽量改进短处。从我的经验看,上了大学就可以不问短处,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要正确看待成功。考上北大、清华是成功,做好本职工作也是成功。有位女生在网上表演剪羊毛,积累了数百万粉丝,发挥她擅长的剪羊毛,看她剪羊毛就是一种享受。你说是不是成功呢。父母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如果确实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话,那么最好先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客观分析别人家的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之后才在此基础建议孩子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孩子的心理会更容易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