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十七帖記
第143篇|所以千里送单衣,是不是“礼重情意真”呢?

第143篇|所以千里送单衣,是不是“礼重情意真”呢?

作者: 不犹斋 | 来源:发表于2021-04-20 17:27 被阅读0次

〓|放达自任

十七帖·丝布衣帖
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穿着对襟单衫的魏晋名士

&015

        王羲之和友人之间也不是只有书信来往,还有礼物馈送。“现在送上丝布做的单衣一件,聊表心意。”是不是礼轻情意重?其实也并不然。古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丝布的衣裳的,只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年事已高的人才能穿。在社会生产并不能丰盛充裕的情况下,人们主要还是以葛麻粗布为主,绫罗绸缎向来是富贵的象征。

&016

        《孟子·尽心上》中说“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葛麻粗布当然不如丝帛布料御寒,所以要留给更需要的老年人。但是丝布单衣好像也不是为了御寒耶。嗯,对了,这就是丝布料的柔软特性,穿在身上不伤身子。这就与魏晋名士的服食有关。服食以后热血沸腾,浑身发热,即使是寒冬腊月也大汗淋漓,而且血管暴胀,皮肤特别容易受到损伤,更加若是长期服食,还会遍生疮疖,所以,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柔软的丝布单衣了。

&017

        “服食”又叫“服饵”,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养生术。在上古,人们没有精致的烹调手段,吃的都很简单,日常饮食也就是“服食”了。直到张仲景,方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而至何晏,为了长生不老,炼出了“金丹”,“服食”就成为名士时尚而风行于世。当时深受魏晋名士欢迎的是“五石散”,服用之后,周身发热,肚子里就好像是有燃烧的火炭,致使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神绪不宁,以致放浪形骸。

&018

        服食五石散的瘾君子放浪形骸的举止,以及中毒之后的皮肤溃烂等这些病态情形与当时的名士的不羁风流结合起来,就成了时尚。发作之时,常需要凭借寒冷的水、风、衣食等等才能安定下来,魏晋的服饰因此流行丝布单衫,而且对开襟,至于坦胸散热。若没有这丝布单衣,那就只好落得赤条条,刘伶就是个样子的,大家都知道。

        所以千里送单衣,是不是“礼重情意真”呢?

        2021-04-20

下一篇:“十七帖”記•寄言逆旅

上一篇:“十七帖”記•龙保平安

相关文章

  • 第143篇|所以千里送单衣,是不是“礼重情意真”呢?

    〓|放达自任 十七帖·丝布衣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015 王羲之和友人之间也不是只有书信来往,...

  • 你相信“礼轻情意重”吗?

    很久以前相信过。 礼轻,是不得已的轻,是没能力重的轻;情意重,是真有重情意。 古有千里雪中送碳,那不是普通的情谊,...

  • 人间第一礼

    人间第一礼 文/燕闻 “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我们华夏古国,自古讲礼义讲礼情来往。...

  •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在当今社会,礼轻真的情意重吗? 老王帮助两个朋友找到合适的工作,工资待...

  • 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当今已不尽然

  • [智乐堂27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文/老鹰 千里送鹅毛,典出《梅圣俞寄银查...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千里之外赶来送上鹅...

  • 礼重情意浓

    始于师生情, 终于误会生。 千里送萝卜, 礼重情意浓! 备注: 送给一位熟悉又陌生的师傅。

  • 礼物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崇礼尚礼,在送礼上也是别有心裁,独具一格。古有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佳话,也有以诗词...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162】

    万事都是看你愿意付出多少。我们常说礼轻情意重,礼的轻重,当然还是和情意的轻重成正比的,礼轻情意不一定轻,礼重一定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43篇|所以千里送单衣,是不是“礼重情意真”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in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