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有诸葛亮是打不赢胜仗的。
【石达开只有三千人马,且离开贼之老巢。我们选调五千人,分成三部分,以一千人驻扎水陆洲,堵其归路;另外四千分两队南北包抄,将这股人马歼灭后,贼军心必乱。】
【左宗棠站在天心阁上,看到水陆洲火起,三路人马全部败逃,不觉长叹,心里说道:“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便在博望坡以火攻取胜而使关、张心服,想不到我左宗棠初出,却中了别人的火攻之计。今亮就这样不如古亮吗?”继而又想:“这般绿营官兵真是一群饭桶,即令水陆洲全军失败,南北两路尚有四千人马,何以如此不中用!”左宗棠从心里鄙夷这帮酒囊饭袋。他暗暗决定,今后必须亲自选择一批将官,重新招募一支新兵,严格训练,一扫绿营积习。否则,纵有诸葛之谋,也不能在战场上取胜。】
——《曾国藩》
今天,我们单位举行了乒乓球比赛。
“该赢的都赢了,该输的也都输了。”比赛中,有人这样评论。
确实如此,当两个队伍的队员技术差距很大的时候,即使队长在编排打球顺序的时候再英明神武,也无回天之力。
这一点就像极了左宗棠的尬尴。
同样,当两队队员实力相当,这时候团队合作以及队长的指挥能力就尤为重要。
今天,有一场球,是双方技术都很一般,而且实力均等。
当我队队友第一局以一分领先对方拿下之后,第二局开局就连输了三个球。
此时,我们队长要求紧急暂停比赛。
只见队长走近那位队友对他小声叮嘱:“发球发对方正手,推挡压反手。”
比赛继续进行,我方队友开始按照队长的指示调整打法,结果对方正手不敢直接接球起拍,而压过来的反手有没有机会起拍,几个球下来,对方明显失误多了,比分已经拉平,最后我方队友获胜。
等这场球打完,我才看明白对方的弱点,而队长的指点正是让我方队友拿住了对方的弱点,所以后面才赢了比赛。
其实,在打比赛的时候,特别是技术一般的人,本身就紧张,再因为技术不到位,比赛过程中根本很难在多时间内发现对方的弱点,一般人只是按照自己平日里的习惯进攻和防守,而一旦有人能帮你指出对方的软肋,那就一下了占了先机。
而我们队长就是那样的人,但是对方在打球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人为他出谋划策。
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队员本身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团队的合作也尤为重要。
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咸丰二年七月,唐鉴奉召入京,两个月内,咸丰帝召见十五次,极耆儒晚遇之荣。在第十五次召见时,咸丰帝向唐鉴垂询对付太平军的事。唐鉴鉴于江忠源的楚勇,在全州蓑衣渡获胜及保卫长沙的战功,向咸丰帝提出各省仿嘉庆朝办团练的成法组建团练,并提出先在湖南举办。同时向咸丰帝力荐曾国藩可大用,请皇上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出于对曾国藩的深刻了解,唐鉴对咸丰帝说,曾国藩翰林出身,久任京官,对地方事不熟悉,刚开始时会有不顺利,请皇上自始至终信任他,唐鉴以自己一生名望向皇上担保,曾国藩必可成大事。】
——《曾国藩》
这段推荐,我以为“请皇上自始至终信任他。”这一句尤为重要。
今天,在打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队是有队长的,而且队长无论是球技本身还是对队员参赛的排序都堪称高手。
可是,因为下午的比赛排序没有听队长的,就像田忌赛马,我们最终因为排序不当,错失了赢得一、二名的机会。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诸葛先生再厉害,也得有统帅的权利,不然没有听从指挥,那也是没用的。
3. 刻意练习,事半功倍。
在这次比赛前的一个星期,我们队长制定了让大家每天去打球两小时的训练计划。
可以说那五天的训练,对我们太重要了。
因为队长针对每个人提出了训练要求和专项提升任务。
比如,我主要练习发球的速度和角度,以及接球的能力。
因为,以往我发的球太软,对对方没有杀伤力。而对方发的旋球,我一个都接不住。
通过几天定向的训练,今天比赛中,我几乎接住了打过来的每一个球,就这一项,我们少失了好几分。
而另外一个队友,则完全凭借这几天队长叮嘱的发球技巧赢了对方。
平时,我们练球的时候,总是随意地打,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项的训练,那样打来打去,接不住的始终接不住,发的不好的依然是发的不好,进步微乎其微。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的读书。之前,我总是囫囵吞枣式地读,读了很多,却好像没什么长进。
现在这样扎扎实实地读,一点一点地精进,反而觉得记住了一些东西。
所以,不论是打球还是读书,都需要刻意练习,都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去击破。
虽然,一段时间只练一个招数没有随意地打更有快感,22天只读一本书没有一下子翻看好几本书觉得过瘾。可是,你练就了一个招数就可以击败一批人,你读懂了一本书就可以逐类旁通很多道理。
慢即是快。继续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