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从海鲜到海洋——重新认识“蓝色沙漠”

从海鲜到海洋——重新认识“蓝色沙漠”

作者: 杨木子js | 来源:发表于2016-09-16 00:58 被阅读109次

中秋节的前一天,约了闺蜜吃午饭。七转八转,来到了一家路边的海鲜小馆。作为北方人来说,这家海鲜的做法比较新鲜:锅底放米,其上加笼屉,白虾、皮皮虾、蛤蜊、生蚝、扇贝、鲍鱼倒进去蒸熟,盛出。在吃第一锅成品的空档,多宝鱼加娃娃菜上锅继续蒸。海鲜全熟,锅底的粥也熬好,加料,入口,爽哉。

我的老家是没有这些海鲜的,小时候的肉类基本是猪、牛、羊这些红肉,而市场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使得海鲜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与之相关的生态概念,也是建立在“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情形之上。

前几日出差,往返的飞机上习惯性地带一本自己的读物,或是小说,或是杂志。这习惯也是被逼无奈,平日里囤书不少,但没有时间看,反倒这飞机上的几个小时,成了难能可贵的阅读时间。这次带了一本今年第33期《三联生活周刊》,主题是《海鲜诱惑——中国人重塑海洋生态》。细读下来,让我对于海洋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旅游海岛上,而对于海鲜,更是超越了北戴河南戴河的大排档,超越了给肉圆儿君吃的深海鲽鱼,让我一个离海那么远的陌生人,变为生态系统的参与者。

海鲜和海洋,如今什么样?

我第一次吃鲍鱼是朋友送的,查菜谱,买佐料,选择了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做法,认认真真做了一盘慢慢来吃。

鲍鱼、鱼翅,在记忆里是不属于普通老百姓的,它们离我们的餐桌太过遥远。而现在,这两类海鲜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前者经过人工养殖,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廉价,使得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轻易吃到;而后者因为无法进行人工养殖,同时捕获方式太过血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明星、团体呼吁抵制。

然而,并不是所有海洋生物都能进行人工养殖,也正因为这样,如今的捕鱼业依然兴旺。而恰恰因为捕鱼业的兴旺,海洋生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笔者袁越老师跟着渔船出海,在文中描述了这样的景象:渔网的网眼越来越小,铺设的面积越来越大,下探的深度越来越接近海底,很多渔网都是“绝户网”,把能够打捞到的东西——无论大小——都一网打尽。打捞上来的鱼虾有大有小,大的卖钱,小的留下当鱼饲料。当然,打捞上来的不止有鱼虾,还有很多日常生活垃圾。渔民在垃圾里面挑出鱼虾,再把垃圾铲起扔回大海。

这就是目前的近海捕捞,鱼虾越来越少,就连渔民都很难吃到十几年前个头比较大的海鲜了。

远海捕捞除了生态,还会产生更多问题,因为公海和主权海域的划分,远海捕捞的渔民除了要与大自然的风暴对抗,还要冒险去捞别人家的海鲜——没办法,自家门口实在没有了,可渔民还得生活。

海洋为啥是沙漠?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目前的技术,很多深海区域依然无法探测到。

莫说深海了,就是浅海区域,也依然存在很多未知。袁越在文中提到,陆地上的生物是可见的,因而人们对于物种大概的存活程度能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判断。但是海洋的区域是人类不可见的,所以在我们疯狂捕鱼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并无法判断海洋里的物种还有多少、还能维持多久。这种不可判断的情况,反倒使以此为生的渔民只能尽量去多捕捞,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在海里寻找鱼,并不同于在陆地上猎杀动物,而是更像在沙漠里寻找绿洲。

细思恐极,在我们的常识里,很多鱼都是季节性繁衍,当它们在近海区域休养生息时,一网下去,两网下去,真是让海洋生物再无繁衍的可能。而且,海洋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某些鱼类缺失甚至灭绝的时候,对整个海洋系统也是致命一击。那个时候,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国家也有禁渔期,在禁渔期内,渔民就要休息,不可以再进行捕捞。这么做是为了给海洋生物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市场不允许啊,海洋生物要活,渔民也要活。这么一来,又回到了上面的问题——非法捕捞。

保护海洋?离你我确实有点儿远

人类把海洋动物分为三类:能吃的、不能吃的、还未认识的。

能吃的里面,又分为三类:好吃又有营养的、不好吃但是有影响的(可以加工)、好吃但没营养的(可以解馋)。

中国人百毒不侵,大概也是因为什么都能吃。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挺有意思,说几个中国船员在外国渔船打工,老外只要把鱼肉剃下来做成鱼排,中国人便把鱼头红烧了,老外都看傻了。这是一段真实的采访。西方人一般吃无骨鱼排、鱼罐头,而中国人喜欢吃全鱼。

海鲜不是奢侈品,对于很多人、尤其是海边的居民来说是必需品,所以戒海鲜是不可能的。该抵制的应该是鱼翅一类,当然,我也吃不起。同时不要乱往海里扔垃圾,内陆又有很多人想扔也扔不到。

按照文中的说法,目前看到的最大希望有二:一是科技改变生活,想办法驯化海洋生物,主要是能吃的那部分,就像几千年前人类驯化猪牛羊一样;二是立法保护。

不过倒是知晓了几个好消息:一个是鱿鱼目前不缺,要多少有多少;二是带鱼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大家吃到的都是真的海货;三是海水养殖的鱼虾抗生素基本没有,“因为很多海洋生物对水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养殖户必须经常换水,抗生素就没用了。”

后记

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一篇读后感,我挺喜欢自己写这样的文章。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 从海鲜到海洋——重新认识“蓝色沙漠”

    中秋节的前一天,约了闺蜜吃午饭。七转八转,来到了一家路边的海鲜小馆。作为北方人来说,这家海鲜的做法比较新鲜:锅底放...

  • 裂变之旅

    我在滚烫的天炉里 掉进了人类的海洋世界 瞬间蒸发了蓝色的海水 将蓝色的海洋变成了干裂的沙漠 我从天炉里出来 是为了...

  • 海洋与沙漠

    海洋似蓝色沙漠, 沙漠似黄色海洋。 海鸥在成群盘旋, 雄鹰在孤傲翱翔。 海豚群结对起舞, 驼铃声一路在响。 岛屿如...

  • 相信吗?TA用一个音符就能轻松俘获你的心

    人类的文明史 就是一部不断探索未知的历史 从地球到太空,从赤道到两极 从森林到沙漠,从陆地到海洋 如今,我们迎来了...

  • 沙漠与海

    时间是永不停歇的沙漏 上端是沙漠 下端是海洋 当沙漠只剩下最后一粒沙的时候 海洋就会流进沙漠 沙漠变成海洋 海洋变...

  • 惊艳过我的五座名山,不是泰山,不是黄山,却更高,更远,更奇...

    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从高山到盆地,从沙漠到海洋,从丘陵到峡谷,从雪域到河网,各种地形气候...

  • 蓝色海洋

    这世界如同一片海洋 海面浪花荡漾 有潮落潮涨 与岩石对抗 挥舞千军万马气势昂扬 可我 不是海浪 我沉睡于海的心房 ...

  • 蓝色海洋

    学校操场有个梦幻的名字 蓝色海洋 这里 冬天会有寒流,夏天会有暖流 这里 既没有捕鲸人,也没有漂浮的油污 这里只有...

  • 蓝色海洋

    你说你喜欢蓝色,喜欢它的纯净、安详;你说你喜欢海洋,喜欢它的广阔、深邃。你说,你想成为一个像蓝色海洋那般的女孩儿。...

  • 蓝色海洋

    我要去见三个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采访”,毕竟做任何事还是有一个相对正当的理由比较好。公交车来的很快,由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海鲜到海洋——重新认识“蓝色沙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o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