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国学与传统文化
清朝没能君主立宪,是满人恐汉,还是皇室愣头?

清朝没能君主立宪,是满人恐汉,还是皇室愣头?

作者: 张二先生说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22:54 被阅读8次

    《走向共和》里,慈禧死前专门召见袁世凯,嘱咐他: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找机会杀了孙文。或许老太太已经预见,大清江山的未来命运。

    很多人觉得,清廷与立宪派的差别不大,革命党与立宪派的差别很大,毕竟,立宪派要保留皇室,革命党却是要把皇帝拉下马。

    在本号的上篇文章,谈到这个问题。

    由“反法之儒”组成的立宪派,本身对“周秦之变”留有不满,他们的目标是改变“帝制”。清廷的立宪却是日本式的实君立宪,相当于再来一次“周秦之变”。

    可见,清廷与立宪派的差别,远大于立宪与革命的差别。

    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君主立宪,而是发生辛亥革命呢?

    清廷不接受君宪,革命党不接受清廷?

    有人说,假如清廷接受做虚君,争取到立宪派的力量,辛亥革命几乎就不可能了。

    没准我们现在还是君宪国,海峡两边的问题,皇帝摆个家宴就能解决,虽然朕不管事,但毕竟都是朕的子民嘛。

    但是,清廷不接受做虚君,是满人有“恐汉症”吗?毕竟他们一直这样做。革命党也不接受有君主,是汉人有“仇满症”吗?就像他们宣传的那样。

    我们先来看革命党这边。

    他们以“异族专制,不能望君主立宪”为革命理由,不接受异族君主。

    是不是异族君主,就不能君主立宪?

    其实,不接受异族君主仅仅是中国式激进,欧洲搞君主立宪,接受外来国王,是家常便饭:

    光荣革命就是从荷兰请威廉三世取代他的英国岳父,立宪英国也接连出现两个外族王朝,源于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和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异族君主对君主立宪还有很大好处,德国人乔治一世还因为不会英语不出席枢密院会议,后来枢密院脱离国王干预成了内阁。

    既然异族君主不能君主立宪,那汉族皇帝当家会怎样?

    革命领袖孙中山说:就算汉人是皇帝,也不能不革命。

    为什么别的国家可以玩成君宪?

    通过君宪建立现代政治的国家,往往长期封建,君主本来就不集权,像西方的英国、荷兰、瑞典,和东方的日本、泰国。

    王室的地位,是以德高望重或者宗教光环为基础的。没有实权就没有危害社会的能力,因为“时弊不在君”,所以人们往往不恨王室。

    这是 “正统主义”和“皇权主义”的差别,封建国的君主经常大权旁落,却也保持了“皇图永固”。

    为什么清廷不接受君宪?

    答案极有中国传统:大权旁落之后,对皇族生命的担忧。

    长期实行秦制的国家,都没有走成君主立宪的道路。它们或者经过努力,走向共和民主的宪政之路,或者在共和外衣下,实行极权制度,至今面临民主化问题。

    有人指责辛亥革命的共和理想反传统,其实不然,君主立宪倒是真的和传统相违背。

    因为,君宪成功的国家,君主不像我们这样专制,却远比我们这边更受人民爱戴。我们的帝制朝廷神秘而不神圣,令人恐惧而不令人敬畏,国人尊重君主,不是因为对纲常名教的信仰,而是慑于“法术势”。

    “法道互补”是我国的专制传统,支持实君。儒家价值观也不支持虚君制,它和共和的距离,并不比君宪大。倒是共和的理想,在政治上显得很激进,在文化上却似乎很保守,因为它的很多内容,都能从不满秦制的古儒传统价值中,找到相应的支持。

    辛亥的局面,完全可以用传统来解释:

    传统王朝本身就有“汤武革命”的传统周期,清朝到辛亥已经260多年,即便没有西学传入,也气数将尽了。即使没有新朝代出现,仍然打着清朝旗号搞君宪,就已经反传统了。

    我们的君主,要么是实君,要么是废君,一旦大权旁落,便难免性命之虞,清廷没有墙倒众人推,已经很难得了。

    所以,清后的乱象,到底是谁的锅?有多少是辛亥革命的欲速则不达?又有几分是传统的治乱循环呢?

    别的国家没有改朝换代?

    当然有,但是他们的朝代跟我们的不是一回事,比如,辛亥革命推翻的王朝,和西语dynasty不是一回事。

    Dynasty的意思是权力、能力,本身没有涉及权力的来源,靠选举得来和靠世袭继承都可以用。

    罗马共和国后期,掌权者往往连续来自同一家族,这些“权力家族”就被称为dynasty,权力形式上通过元老院授予,实际上是私相授受的,方式也很灵活,不一定是嫡长子,甚至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

    由于国王其实是诸侯的盟主,所以贵族们争夺权力,却对王统没什么非分之想,因为没什么必要。

    英国传统中,国王就是那家人干的,即便政治高度发达的今天,英国人也不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

    虽然农民起义这个词,源自英国,但它的意思是,农民与贵族主人的阶级斗争,不是与朝廷为敌,更不是官逼民反,也不要求改朝换代,是民间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

    我们的农民起义是专制帝制下,民间社会与朝廷官府的冲突,是导致周期性改朝换代的原因。

    我们的改朝换代,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英国从1066年诺曼征服者威廉占领不列颠后,号称经历了一连串王朝,但其实都是从征服者威廉这一条根上出来的。只是有时父系有时母系延续,不在乎外来国王,但是必须有原来王室的学员成分,王室内有争夺,但是外人从不参与。

    改朝换代只是王室的家务事,社会上波澜不惊,通常只不过是换个王徽而已,去英国街头问他们最近一次改朝换代,大多答不上来,因为本身就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王统的中断和改易,除非异族的征服才有可能,比如征服者威廉占领不列颠。这种情况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不是改朝换代的亡国了,而是文明的更替,是亡天下。

    按照我们的观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王朝末世,光荣的维多利亚女王是亡国之君。

    这位英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伟大女王,在位64年,是日不落帝国君主。但是,汉诺威王朝就是在她手中灭亡的。

    由于她的丈夫是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舒尔伯特,因此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继位后,改用了父亲家的徽章。后来由于一战,英国和德国对立,为了民族立场,改用国王乔治五世继位前温莎公爵的徽章,这就是延续至今的温莎王朝。

    宪政之路容易走,是因为基督教文化?

    欧洲的封建制,有基督教文化的许多特点,但它的许多行为逻辑,其实是封建这种制度,而不是基督教文化决定的。

    信封基督教的专制帝国拜占庭就没有这样的逻辑,不信基督教的封建国家,如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泰国,就有类似的逻辑。

    日本明治维新,有着周秦之变的色彩,如果按照军国主义发展下去,成为实君的天皇,恐怕再难万世一系了,因为当时已经有很多起刺杀首相的事件了,在发展下去,刺杀天皇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段时间太短,后来美军占领,天皇又重回虚君。

    其实,俄国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它是半封建半帝制,历史早期也是完全封建的。

    俄国第一个王朝留里克,延续了736年,经历帝国分裂,蒙古入侵,实际霸权在诺夫哥罗德,基辅,弗拉基米尔,莫斯科之间多次转移,但王公与后来的沙皇都是留里克家族的人,直到末王无嗣才王朝告终。

    又经过15年战乱,贵族会议选举留里克王室的亲戚米哈伊尔为新沙皇,建立罗曼诺夫王朝,直到被1917革命推翻。

    俄国后期三百年,逐渐由封建向中央集权演变,贵族政治没落,皇权官僚政治兴起,这个时候,王室外的人们乃至平民,开始出现武力争取皇权的现象,不过他们不是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而是假冒罗曼诺夫家族的人,不否定罗曼诺夫王朝的权威。

    辛亥前的局面是,和平宪政可能性不大,而革命代价又太大且前途坎坷。那么维护帝制,靠传统求复兴,搞点洋务船坚炮利,加上忠君爱国可以吗?不可以仅仅是因为国际环境的因素吗?

    在革命派、立宪派被指责太激进、太西化时,中国奇迹又鼓舞着人们重兴传统,上述的想法又被重新包装起来,变得越来越时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朝没能君主立宪,是满人恐汉,还是皇室愣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p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