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回忆》
作者:暖阳
春天——清明扫墓,天蒙蒙亮,外婆小脚伶仃,带着母亲去扫墓(在现在的五港西边,母亲的爷爷奶奶去世时,在那里买了一亩的墓地。母亲记得那有一个大大的墓穴,旁边种了四棵大柏树,家族兴盛时期,每逢清明,请好多挑夫,准备好几扁担祭祀用品,祭祀完了,把贡品分给附近村民。还请了一个当地村民负责管理墓地,他在周边种了些蚕豆黄豆,丰收时会给外婆家捎上一份。外婆会自制连枷打黄豆。这么大的墓地,上海二舅文化大革命时期还受到影响)。
五十年代末,母女俩高一脚浅一脚地走上近十里地(母亲更小一些的时候,外婆怕她走不动,会叫上一辆小推车)。母亲回忆,每次走到五港一个小学附近,都会在一家豆腐店歇歇脚,热情好客的主人,会拿出热气腾腾的“百叶”,撒上些盐,熟练地卷好,送给母亲吃。母亲说,那时吃起来,真是美味。
夏天——瓜果成熟,外婆会拿出老家当——木头制作的榨汁器(利用杠杆原理,根据她的描述,我在网上让找到了图片)。她把大西瓜放在太平缸(相当于现在的消防设备)里冰镇,然后榨出美味的西瓜汁,别提多爽了。
夏天的夜晚,母女三人(外婆、母亲大姨,其他三个舅舅都已经在外地工作)乘凉,谈天说地,饿了吃一份宵夜,每次都是大胆泼辣的姨妈做跑腿,拿个小锅,去长江饭店(现在的解放路、静海路红绿灯东南,锦江之星)买上一份阳春面(大姨善于交际,她买的一份总比别人多),三人分着吃。
秋天——祭月,半月十五的夜晚,外婆家把八仙桌搬到外面,上面放上水果和糕点,然后焚上一炷香,全家人坐在院子里边吃边赏月。
冬天——过年,外婆腊月初八左右开始掸烟尘(打扫卫生),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把灶神外面的衣服(纸糊的)脱下来,和“银子”一起烧了,然后第二天迎灶神,给灶神“穿”上“新衣服”,两边点上蜡烛,中间焚上一炷香。除夕下午,母亲帮外婆堕稻屯(将生石灰放进草做的包里,拿着在家里家外往扔地上扔,寓意来年生活富足)吃完年夜饭会守岁,母亲小,实在撑不了了就会上床睡觉。早晨起来就会发现外婆为她准备的一身新衣服,放在床上。母亲穿上新衣服,按照老规矩,挨个去隔壁邻居说:“新年好!恭喜发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