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本书的感觉是酣畅淋漓,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这本书是由同人于野的若干篇博文组成的。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搜作者的博客。作者是研究物理的,用当下时髦的话讲,学这种“烧脑”专业的,都是超级聪明的大牛。难得的是,作者还能用幽默的语言,缜密的逻辑,翔实的数据去分析推导一些社会问题或思维问题。
在作者文章的引领下,我们会对一些现象惊异之余恍然大悟。比如“你猜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作者提出这个观点,并且表明这个其实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的“确认偏误”。说实话,我在前年就囫囵吞枣读过这本《思考,快与慢》,当时读完我并没有理解确认偏误。而现在,“确认偏误”让我忽然明白为啥性格测试让每个人都觉得超级准确。
说到性格测试,虽然明白了是人脑系统的确认偏误在作怪,可是回想到一道心理题目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就是那道著名的“一个非常准的灵异测试”,一堆计算,选择数字之后给出你选的结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从网上搜一下。
可是,“如果人人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回音室效应’。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所以“要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看,明白了这些,我们再时时警省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要注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有多么重要。
其中有的文章还会颠覆三观。比如作者用科学的论证得出:偶然的错误不值得深究,成绩也不值得深究。当然这是从管理的角度说,要相信随机性,要允许员工偶然犯错误。
说到管理,还有个概念是“损失厌恶”:完成任务得到80元奖金与完不成任务扣80元奖金,导致完成任务的效果截然不同。这令我联想到“给糖哲学”,异曲同工。
书中一些精彩的文章令人叫绝。《匹夫是怎样逆袭的》这篇文章会让你明白,困境不可怕,优势也不见得都好,因为优势劣势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是不是很哲学?《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这篇文章诠释了为什么如今的许多优秀文章是理科生写出的而不是文科生写出的?在这一点上我早就很有感触,在作文方面,我国的教育从小就在给孩子误导,小时候写作文,老师都会给所谓的“好句子”划上波浪线。到初中,孩子们写的作文基本上就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并且一个个无病呻吟,为赋新辞强说愁的腔调。到高中,则开始玩命地用典故,以给人造成博读的假象。这样的文章,又怎么可能是好文章?如果《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作者不懂得尿液是弱酸性的,可以导电,如果他不精通许多物理知识和科学实验,他肯定创作不出脍炙人口的经典。
这本书里提到,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这个心理学知识对我触动很大,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于呆在舒适区,比如小时候背英语课文,总喜欢从第一课开始,结果是第一课背得滚瓜烂熟,越到后面越生涩;我们在工作中总是先做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对比较困难地潜意识中存在恐惧;就连我们做家务,打扫卫生也是按自己的习惯走一遍,从而就形成了“卫生死角”。这倒提醒了我们要避免停留在舒适区,要不断地在学习区里学习。
在作者的观念里,知识是分等级的。在互联网上文字泛滥的今天,他用思维密集度去区分这篇文章的含金量。作者给出了一个公式:
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
这个公式让我想起正阳新媒体的师北宸提到的一个理论:要写好一篇文章,输入输出比是一百倍的关系。形象一点的解释是,如果你要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你的阅读至少要达到十万字。
那么,思维密集度和输入输出比的观念自然就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么多的垃圾文字了。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很有趣的,因为作者的语言极富幽默感,“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历史就好像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女嘉宾。你离着很远看,和把她领回家细看,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但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语言风格让人想起逝去的王小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