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陷入贫困和忙碌

作者: 佛祖保佑我主 | 来源:发表于2016-01-30 20:54 被阅读3022次

我大姨4年前因为肺癌去世,一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姨夫在大姨去世一年后又娶了村上一个人人嫌弃的“风流”女人——所谓“风流”,不过是个打扮略微洋气一点的离异大妈而已,但由于“洋气”,就被村上人唾骂,所以当有一天我姨夫在工厂蹲着焊钢管,气罐爆炸伤了裤裆时,村里人都幸灾乐祸、喜形于色、眉来眼去的嘀咕:“谁让他娶了一个妖精呢?活该!”

大姨治病5年耗光了家里几乎全部积蓄,儿媳妇跟我表弟离了婚,开走了家里的汽车,拿走了剩下的存款,却把6岁的儿子留给了表弟;表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打工,钱挣不到几个,抽烟喝酒赌博倒一天不耽误,孩子就整天被锁在家里面打游戏,时间一长眼睛都斜视了。前几天他来电话说要问我借5000块钱给儿子治眼睛——他赌钱欠了一屁股债,显然这钱对我而言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我把钱打给了表弟——大姨一直最疼我,这些年来看病我也出了不少钱。大姨一家虽算农民,但好歹在富庶的苏南,生病前吃喝不愁,算不上贫穷,现在却陷入了如此困境。

我表弟怎么样才能咸鱼翻身呢?他这一辈子除了中彩票,还有希望吗?他是不是戒掉抽烟喝酒赌博的坏习惯,努力打工挣钱,就能让日子重回正轨呢?

说实话,我看不到任何希望。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曾经潜入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卧底”期间,她做过女侍、旅馆房务员、看护之家助手和沃尔玛售货员,最终写成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任劳任怨、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没有晋升阶梯的底层世界”。由于揭露真相和引人思考,这本书占据亚马逊畅销书榜12年之久。

书中想要思考的问题是: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可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芭芭拉的结论是:

对一个健康的单身女性来说,她所得到的报酬并不足以养活她自己。甚至,对于那些住在廉租房、汽车旅馆、房车公园的人来说,他们做着一份累得自己腰酸背痛却只有最低报酬可拿的工作,所赚的钱还不够支付房租、交通费和食物费的。低收入者们是如何生存的?答案是他们根本生存不下去。只有那些身体强壮得足以做两份工作,或是能与别人合租房子的人,才能够生活得下去。

书中对各种底层工作的现状做了直白的描述。比如芭芭拉曾在一家女佣公司打工,这类的公司常常把“匍匐在地”作为卖点,宣传小册子上会写到:“我们用老派的方式清洁地板:双手与膝盖并用。”可是公司又规定女佣们只能用“不超过小半桶微温的水”来清洁地面。实际上:

若改用一支拖把和一整桶热肥皂水,不只能使地板变得更干净,也能给实际从事这项清洁工作的人更多尊严。然而,似乎正是这种趴伏在地的原始服从姿势(甚至推到极端,是连肛门都敞开到可以被进入的姿势),才能令使用女佣服务的客户感到满意。

纵然如此丧失尊严的工作,所挣薪酬也只是社会最低工资,这意味着一个月省吃俭用,到了月底也永远会为如何交下个月的房租而烦恼不已,更不要提如果扭了腰或者伤了腿造成的医药费和误工费。芭芭拉不得不每天挣扎着做两份工,疲于奔命。即使是这样,她和同事们还经常吃不饱饭:

罗莎莉跟我一样是新人,她的午餐少到我忍不住出手干涉,因为她只是吃了多力多滋而已,而且量才那么一点点,要不是前一天留下的半包,就是刚买的一小包。她实在没钱买午餐,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因为我问她要不要在超市顺便帮她买一罐汽水,她才不得不承认她连89美分都没有。那她怎么撑过一天8小时甚至9小时的工作?“呃,”她承认,“有时候我会觉得头晕。”

芭芭拉所揭示的美国底层穷人的生存真相,同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研究所得有异曲同工之处。塞德希尔长期研究穷人和贫困,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得出结论:

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不过,塞德希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

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即: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比如我必须先借钱把房租交了,虽然要付出一些高利贷;或者这笔钱先得给亲戚孩子的婚礼随份子,地里的化肥缓缓再买吧。

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紧急问题的解决、效率提升或者仅仅是面子得到满足),但是从长远来看,会陷入恶性循环,比如高利贷越借越多,比如底层打工者越穷越忙,越忙身体越差,越差越难以翻身——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塞德希尔教授在他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提出只有对“管子”外面的事物(我理解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进行持续、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穷人如果意识不到这点,就很容易永远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几乎没有。

对我表弟来说,翻身的机会更小——芭芭拉笔下的美国穷人好歹还努力工作(虽然越忙越穷),好歹还有较为完善的劳工保护措施。而我表弟,不仅不努力工作,还吃喝嫖赌,想不做穷人也难。

所以,我表弟应该怎么做呢?

他或许应该戒烟戒酒,因为这不仅费钱,而且伤身体;他更应该戒赌,因为这不仅负债累累,而且毁灭人性。

——可是根据塞德希尔教授的研究,穷人由于身陷“稀缺”,自控力更差,所以太难做到。

他不打工的时间,应该全身心的陪护儿子,使得未来存在希望,而不是一代一代的重蹈覆辙;

——同样的,很多穷人自己就没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比如我表弟初中都没上过,又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呢?

他应该更努力的工作、全身心的工作,慢慢的还掉借款。他毕竟不用象前面提到的美国穷人那样需要定期支付房租。

——可是我又想到了我大姨,她可是一辈子努力工作的。她是村子里面的纺织高手,人又勤快,总是没日没夜的在乡办棉纺厂加班挣钱:我去过那个厂子,大白天的昏暗无光,四处飘散着粉尘和棉絮。十年后,大姨得了肺癌死掉了。

印度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在他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提到:

在16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时期,曾盛行“杀死女巫”活动。当时农作物歉收的现象十分普遍,渔业也不发达。女巫们大都是单身女性,其中以寡妇居多。当坦桑尼亚一旦发生旱灾,就会经历一次“杀死女巫”的暴动——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是除掉无用闲人的一种便捷方式。很多家庭会这突然间发现,与他们生活着一起的较年长的女人是一个“女巫”,然后她就会被村里的其他人追捕或杀死。

可见自古以来,摆脱贫困、丰衣足食都是人类持久的梦想,甚至杀人越货、不惜一切。然而似乎到了现在,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贫穷依然如噩梦般存在着,即使现在不能再“杀死女巫”了,可是立竿见影的办法却一直没有。

不过我另一个表弟近几年却出乎意料的摆脱了贫困——他在县城里面买了三居室,娶妻生子。他脖子上套着大金链子。他偶尔给我打电话,说,“哥,我现在不是以前了,我过得好了!你以后来找我玩啊。”我后来知道他给一个老板做了保镖,还负责帮着别人讨债,要到的钱会分给他不小的比例。有时候他还陪老板去澳门赌钱,老板手气好的时候就给他很大的打赏。

也许这算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

相关文章

  • 我们为何陷入贫困和忙碌

    我大姨4年前因为肺癌去世,一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姨夫在大姨去世一年后又娶了村上一个人人嫌弃的“风流”女人——所谓...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和忙碌的?

    全文共5037个字,阅读时间约为15分钟。 在下面哪个人身上,你看到自己的影子? 例子A:白领小丽平时最大的爱好就...

  • 欣赏感恩,丰盛人生

    物质的稀缺让我们陷入贫困,时间的稀缺让我们陷入了忙碌,人际的稀缺让我们陷入孤独。因为稀缺造就管窥心理,也极...

  •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与忙碌的》

    今天听的这一本书虽然没听完,但是解释了我五一长假的疑惑。 为什么在工作的时候阅读、运动、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会那么高...

  • 稀缺读书总结

    重读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的《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与忙碌的》,没有初始的激动和焕然大悟,做点小结备查。 主要观点 ...

  • 骆海涛 | 勿以稀为贵

    文/骆海涛(微信公众号:自由骆体)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忙碌和贫困》一书,对“稀缺”的定义是: 稀缺是一种心态...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

    最近忙里偷闲的在看书,也在周末带着娃一起去看书。 最近也有点累和迷茫,看看现在想想未来,想要很多东西,想通过自己一...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

    我们陷入贫穷和忙碌,究竟是压力个人能力不足,还是背后有一种其他的内在逻辑。《稀缺》一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稀...

  • 读《稀缺》笔记摘录(持续更新)

    最近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与忙碌的》一书(上图),觉得有很多独特有趣的观点见地和精彩纷呈的锦言妙语,根据阅读...

  • 我们为何忙碌?

    我们为何忙碌?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然后最重要的是你的答案是什么。 曾经一个年轻人来到海边度假,看到一个渔夫躺...

网友评论

  • fxK74G:想起一部电视节目:穷富翁大作战。
  • cherieyip:说到点子上了
  • 前端黑板报:越忙越穷
  • 东郭185:穷人可能更缺机会
  • 25ce2445d5b5: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思想的贫乏,要想富,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头脑!
  • c11c2bbea507:很现实!很直观!
  • da9f07172771:仔细看中
  • 6c14a252fde7:赞一个吧! 因为我觉得很对,连自己都控制不住,何谈家呢! :smile:
  • 0ac9186087c6:因应该是一种选择和努力,农民工很多,他们忙碌的目标就是保证儿女能好好读书,能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他们的辛苦就是儿女们最好的教材。从前,现在,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底层父母的儿女们进入公司后更容易成为高层,更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而有钱人的儿女们,则更大比例会成为啃老族乃至奢侈浪荡。所以,没必要看一些表相。另外,楼主两位表兄弟并不能形成对比。代收高利的那位,现在的繁华能代表他一生吗?将来他要遇到的风浪和凶险只怕要和他今天的风光成正比。李斯父子临死前羡慕的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
    0ac9186087c6:@微微爱 输与不输,只在心里,自己要认输,自然就输了。懂得努力的人,自然不会输。马云不是富二代,可是他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富二代做得到?
    f3ef6be74c4f:@玲珑玉 谁说有钱的儿女们,会更大比例啃老族了?财富是需要能力支配的,你没那个能力,你也没法保住你的财富。有钱的孩子因为不用愁钱,他们可以想更多的事,做更多的事,即算挥霍了青春,他们仍有挽回的余地。我们从起点就输太多。
    佛祖保佑我主:@玲珑玉 sure:)thanks
  • 06d3ade65d53:也许这算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
  • 547b36da92b4:写的很棒
    佛祖保佑我主:@七夫人 thanks:)
  • yzf:看过《稀缺》,深有感触
    佛祖保佑我主:@yzf :)
  • 加肥个喵:自控力真是个问题啊::>_<::
    佛祖保佑我主:@加肥个喵 :)ye s
  • 9403d84da242: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 短视频制作启航:穷是因为不想改变现状,不努力学习,而是等上天掉下几百万,让自己暴富。
    佛祖保佑我主:@潘映航 yes:)
  • eb30fe43d371:说的有道理。
  • b4508bc325cb:越忙越穷,越闲越富。穷人出卖体力挣钱,富人有头脑赚钱。
  • 高玉慧:那是不是穷人就没有办法富起来了呢。
    佛祖保佑我主:@高玉慧 办法总是有 但概率低 越来越难吧
  • 故人已死请烧纸:世界本来就是万事相对的 再富的国家也有穷人 我开着四驱同样羡慕邻居的悍马 在他眼里我也是穷人 只不过 最低限度的生活是否可以保障 这不是道德问题 而是社会治理问题 差异就在于纺织厂的女工是否也可以丰衣足食:blush::blush::blush::blush:
    佛祖保佑我主:@故人已死请烧纸 嘿嘿
  • d77fbdc593ba:嘿嘿,还有个办法能让你表弟脱贫,只要他能再撑五年。习大大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里说过,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部脱贫:heart_eyes:。想到这里,我混沌的双眼又看到了光亮,久治不愈的悲伤也减轻了不少。我只要再活过五年!:relieved:
    佛祖保佑我主:@美猴女王 哈哈 是的。好主意
  • d77fbdc593ba:唉,至今还没摆脱贫困和忙碌:sleepy:……对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进行持续、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这句话实施起来还真不是一般的难,我也宁愿选择投机:sob:是不是太政治不正确了。
    佛祖保佑我主:@小火乱飘 正确 没问题!哈哈

本文标题:我们为何陷入贫困和忙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uj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