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控力差同时也反映的是家长的一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注重的是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避免将来上学了还需要天天督促孩子,劳神劳力还是不能让孩子自觉学习。所以让孩子提高自控力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困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的成长发育更为健康。当让在这方面家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位置。
1.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是Celeste Kidd的关于信任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Kidd把28个小朋友分成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4人;然后在做棉花糖实验前,让研究人员分别与两组小朋友做游戏。
在做游戏时,研究员给了两次承诺;A组的研究员两次都信守承诺,而B组的则两次都食言。结果在棉花糖实验中,A组的小朋友有9个等了15分钟,拿到了第二块棉花糖;而B组的小朋友只有1个等了15分钟。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孩子不相信你会信守承诺给他第二块棉花糖,为什么他要白白等那15分钟?对他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直接吃掉第一块棉花糖。
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为了图一时省事,经常给孩子空头支票,或者等手头事忙完,马上食言。家长以为偏偏小孩子无伤大雅,其实在一点点蚕食孩子对他们的信任。这不仅容易使孩子的自控力受到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孩子将来更难管教,所以要提高孩子自控力,家长的信守承诺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
2.
有一个很简单的游戏叫“红灯停、绿灯行”,适合几个3-4岁小孩一起玩。估计各位80后的家长小时候也都玩过。
家长/老师叫“绿灯”的时候,孩子可以往前走,叫“红灯”的时候就必须停住;做错动作的孩子要回到出发点重新开始,看谁最后第一个过终点线。我们只要在这个游戏基础上加一点小改变,就能起到训练孩子自控力的目的。当孩子习惯了“红灯停、绿灯行”这个规则后,把规则倒转:叫“绿灯”的时候必须停止,而叫“红灯”的时候可以往前走。
家长可以自己设计出很多类似的游戏。比如,在很常见的Freeze游戏中,听到音乐的时候要跳舞,音乐停了马上静止;在孩子习惯了这个规则后,倒转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不动而音乐停了反而要跳舞。再如,听到快的音乐的时候动作放慢,听到慢的音乐的时候动作变快。或者,在放音乐的时候家长做一些动作,但要求孩子这时只能观察,不能模仿,只有在音乐停止的时候才能模仿着做。
做这些与直觉/习惯相反的游戏,目的就在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抑制自己冲动的能力。
研究表明,对于那些自控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其自控力。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有意识地做一些与直觉/习惯相反的事,像每天用左手刷牙,只要长期坚持,也可以改善大人的自控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