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天气预报提示我地区大范围降雨降温,办公室小陈干脆把卫星云图发上朋友圈,并写上:如不出意外,几天后将见到雪。
真不希望会出现什么意外,要知道,据我所知,所在城市距上一场鹅毛雪,已过了整整三十年。那个黄昏,下班后和刚放假的哥哥踩自行车回到半路时,发现原先打在伞上的雨,后来就变成纷纷扬扬的雪。回到家,弟弟把一个竹簸箕放在院子里承雪,爸爸则在炭火边烫酒,一冷一热间,大伙脸上洋溢着团圆,更是对一场恰到好处的雪的一种神往……
于是天天翻看实时云图,眼巴巴等候一场雪的到来。在这期间,南方多地甚至已经历过几次降雪,而我们这,除了冷风冷雨不断外,飞雪不度。
倒是离家乡不远的姑婆山,下了鹅毛雪,朋友圈内各种图冲击,两天后,人们的热度退减了,估计雪也融了吧。
今天,是正月以来最晴朗明媚的一天。午觉后,办公室小陈发上小群一组冰景,并说,想去的马上出发。小陈是摄影爱好者,那组图是他们无人机小组的实时拍摄,证明高寒的明梅山上,这几天由风吹而凝结的冰,比往时任何时候都更壮观。心里不免一动——冰是骨朵雪为魂,一静一动亦羡人。飘雪看不成,退而求其次,看冰也可以!
于是把车钥匙丢给小陈,他开车有天赋,敢冲。经常帮朋友接新车跑跑腿,看看车等入户事宜。在我眼里,他算懂车一族。我坐上副驾,听他计算着一去一回的时间。我提醒了一句:安全第一,不赶时间。
他驶着我的车,一路几乎都在超车,并说:“十几年的车,保养得不错,看来阿叔你开车属于温柔型。”
车子在盘山路上,很多车被甩在身后,其中有款越野豪车,起初不肯让道,后来也被我们超越了。
一路只向目标进发,他为航拍我为情怀。但明显地,我感觉到车子转右弯时会发出“呜”的声音,小陈说应该是球头问题,无大碍。
再转了几个弯,竟发觉仪表盘显示“电池”图标,随后是“油底壳”图标,小陈说:“难搞,方向机出问题了。”于是他吃力地打着方向,往前找了个较开阔的地,驻了车。打开引擎盖,发现曲轴皮带已脱落。
怪不得出发将上车时,一股小旋风在我门边转了几圈,小时候我们称它是“鬼风”,难不成竟应验了?哎,我呸!
小陈给了两个意见:一是原路折返,顺溜时开时断空档下山脚;二是原地待援。我心想,原来这半个“专家”,面对脱落的皮带,也是束手无策。于是打电话给修车的同学,他让我们实行意见二,然后带东西进山驰援。看来各马还归各来骑,一旦换了发脾气。
同学赶到,三下五除二装好了皮带,这时我要去赏冰的心情,已大打折扣。小陈说是去是回,让我拿主意。为了不辜负他的无人机,还是决定前往。同学不放心,在后面跟着我们的车。他是本地方山里人,一片冰雪,在他心里,荡不起涟漪。
很快,远处的山顶,一片耀眼的白映入眼帘,我不禁兴奋了一下。继续上坡,到了山口开阔地带,驻车后,眼前一团团的冰雕,正在展姿以待好奇的人。向阳的冰块正在沙沙作响,慢慢消融;而背光的地方,冰球冰柱寒光逼人,冰林耸立。
当小陈的无人机完成了拍摄任务,挥别夕照的“冰山”,实现了开年以来与冰雪的零距离首秀。
我也首次在车上,实现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