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幺女
我是在父亲46岁、母亲42岁那年出生的,是家里的幺女,从一出生就备受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五兄妹中数我书读得最多,但是二哥才是读的最好的一个,但因为家里的成分不好,二哥和其他的几个哥哥姐姐都早早的辍学了。在当年的那场运动中我们家被划为地主,但其实爷爷是穷苦出身,七岁就给人放牛,勤勤恳恳一辈子,谁也想不到到老了却被划为地主,成了剥削阶级一分子。而爷爷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就成了造成这一切的祸端,那个颠倒是非的年代真是什么样的荒唐事都会发生。
1968年出生的我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那场运动的冲击,记得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每次评红领巾我都会被提名,然而到了政审就会被淘汰,只是因为我爷爷、我父亲是地主,成分不好。
大概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帮”倒台了,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红领巾,后来改称少先队员。就这样一路顺风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小时的我很乖巧,不爱多说话,是个相当沉静的女孩,摸样也长得周正,白皙的皮肤、小巧的嘴唇、灵活的大眼睛。周围的人都很喜欢我。我也算给爹娘争气,小学毕业后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村里的人都争着向父亲和母亲说些祝贺的话,父亲和母亲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
母亲一直盼我有出息,能考上大学,虽然她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很明事理,知道要让孩子读书才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在得知我考上窄溪重点初中时欣喜若狂,她和父亲亲自把我送到学校,因为父亲和母亲当年都已是近六十的年龄,所以同学竟然以为他们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呢,妈妈把我打扮得清清爽爽的,一套黑白格子相间的衣服,细长的脖子上挂了一根扎钥匙的绳子,剪了一个童发,看上去很文静,让我们的语文老师邓老师误以为我是老师家的孩子,她第一次见到我就问我:“你妈妈是老师吗?”我很害羞地回答说:“不是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种田的农民。”
母亲是个喜欢干净整洁的农村妇女,虽然家庭条件不好,穿不了新衣服,但是即使是打补丁的衣服也是干净整洁的,她有一手好厨艺,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到了她的手里也能变成美味,印象最深的一次,记得那是读初一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了同桌,一位美女同学回家,妈妈非常热情好客,她包了馄饨然后放进油锅里炸得金黄色,那滋味直到现在我都还在回味呢!
每个周末妈妈都会炒好一大罐子梅干菜或是自己做的黄豆酱给我带到学校里去吃,因为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学校食堂的菜,那时候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和我一样,班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吃得起食堂里的菜,虽说都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但是我们没有觉得不快乐,因为大家都一样生活艰苦。那时候每个星期天都从家里带米带菜到学校,把米交到学校后勤部换成饭票,然后我们就可以每天用这饭票去食堂里买饭和面包吃,那时我们学校食堂里有一位叫全根的师傅,他做的面包真的太好吃了!虽然他头上长了癞疤,有时会在做面包时去头上抓一把痒,就算是这样恶心,我们也不嫌弃他做的面包哦,照样吃得津津有味的,因为那是个物质条件相当缺乏的年代啊!有时候小嘴馋了,便会趁中午休息的时间去小镇的街上走走,偷偷地用饭票去一个老奶奶那里换零食吃,有用报纸包包的香喷喷的小包葵花子和花生,还有糖炒野生小板栗,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只是偶尔为之哦。
有时候妈妈手头宽裕一点便会给我一点零花钱,我就可以去新华书店买几本爱看的书了。
从我识字以来便爱上了文字,小学时买不起书便会去村里一退休老师盛老师家里借书看,老太太是个大块头,身材很是肥壮,她特爱吃肉,但是因为有高血压高血脂,所以又不敢多吃肉,我母亲常常让我把父亲种的蔬菜送给盛老师吃,也好还个借书的人情。冬天放寒假时,盛老师喜欢和我玩扑克牌,我有时便会带上表妹英子一起玩。在盛老师家隔壁住了一对老夫妻,听村里的大人说老爷爷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因为当年的那场运动的缘故被流放到农村改造,听说和某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还是同学呢,这个我没有去考证过,不知真假。不过,老爷爷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世界语,他曾经想让我跟着他学世界语,只是由于我没有兴趣学而不了了之,我不喜欢学外语,主要原因是因为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开口大声地朗读,怕自己发音不准遭人耻笑。现在想来曾经我有那么好的机会学习外语却错过了,也觉得蛮遗憾的。
我从小到大好像没有吃过苦受过累,一路上有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的爱护和关照,结了婚后又有了婆婆和爱人的爱护,想想自己真是一个福分不浅的人!
感恩父母!感恩我成长路上陪伴我的所有人!
因为有你们,才有幸福快乐的我!
家有幺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