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gela自在
小儿子出门在外面玩的时候,时而会碰到有意无意的“逗弄”。比如:“我要把你领走了啊,你的东西归我了吧,你和你哥哥谁听话啊?”……
一开始,小儿子会认真解释一番,慢慢地,他默不作声,不作搭理,有时候还会不屑地翻个白眼走人。
当大人把孩子当成傻子,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可以随意逗弄时,其实真正拎不清楚的恰恰是大人。
在面对明知故问和背后有愚弄意味的问题时,主体清晰的孩子会愤怒,会反击:把我当傻子么?还有完没完了!而主体还不那么清晰的孩子,内心容易发生分裂与混乱,并且对大人产生不信任。
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当面对孩子时,如果不知道说什么话,可以不说,甚至,也可以不想和孩子说话。但是,倘若与孩子对话,还是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诚挚。
一个孩子,无论他是几岁,是什么性别,是什么模样与性格。首先,他是一个人,需要被平等地对待。
真实与清晰的表达,也是对彼此的基本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