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唐诗比作高山峻岭的话,那么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李商隐这类名人大家,就应该是长在山顶的参天大树,郁郁葱葱,万年长青。他们的诗作就像树木发达的根系一样,牢牢地扎在唐诗这片沃土之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片斑斓绚丽,惊艳无数个四季。
可是,在这些“参天大树”之下,也有许多不知名的诗人,就像那漫山的野花、无涯的春草一样,为唐诗这座高山带去了同样绚烂的色彩。他们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显赫的声名,却用自己的才华和诗作,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很多时候,人们只知道他们的诗作,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唐诗虽然很冷门,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开篇的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它就是《白鹿洞二首·其一》,一首开卷有益的唐诗经典。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末诗人王贞白。关于他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可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句话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一句启蒙诗词,是师长们教育晚辈子女时最常用的一句话,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那么,王贞白是谁了?王贞白,字有道,江西广丰人,唐末著名诗人,与罗隐、方干、贯休等交往频繁,常有诗作倡和。他曾经随军远赴塞外,写下不少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深切动人。此外,他也创作了大量描写个人读书生活的诗句,例如这首《白鹿洞二首 其一》。
很明显,这是一首诗人描写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作,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励志诗。试题中的“白鹿洞”,不是洞,而是一座书院。其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因中唐洛阳人李渤在此读书时,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后人故名“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很多。他们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王贞白此诗就作于这段时间。全诗朴素直白,没有什么华词丽句,有的只是一个读书人发自内心的感悟,真切动人!
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纯用口语,说自己因为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竟没有发觉春天将要逝去,此时已经是暮春了。一个“不觉春深”虽用语直白,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读书入神,每日过地紧张而充实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状态真令人羡慕!
诗人读书太过专心,不经意中发现春天快过完了。这个发现让诗人非常感慨,又感到意外。但是,他不是因为没有欣赏到美丽春色而感慨,而是为光阴过得太快而感慨。在诗人心中,有太多知识要学,有太多的书要读。可是,时局功荡,这样的读书时光太少了,时间总是不够用。
于是,诗人禁不住感叹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用度量单位来横量极短的时间,形象生动;“一寸金”,用金子来横量光阴,比喻时间的宝贵。这是诗人发现“春深”后的独特感悟,也是诗人勉励后世,特别是读书人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流传千古。
诗作后两句“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补充叙述诗人发觉“春深”,不是因为自己偷懒懈怠,而是因为“道人来引笑”。在唐代,道教繁盛,白鹿洞旁边建有道观,读书人和道人交往互通,探讨学问,是非常稀疏平常的事情。
诗人这么说是为了强调自己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需要道人来“引笑”,才会放松一会儿,休息片刻。因为诗人读书非常专心致志。即使道人偶尔过来拜访逗笑,他也几乎都是在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其中,“周情孔思”,是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会不会十分羡慕诗人紧张而充实的读书生活呢?“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平淡无奇,读来容易,但很多人往往要等到多年以后,才能够明白它的深意。然而,等到那时,我们已经白白耗费了许多大好年华,悔之晚矣!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