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最多的地方在哪里:股市,债市,楼市,集市。
今天讲一讲楼市的故事,那个全国人民扛着钱蜂拥而去的楼市。
一
东哥的老爸是从三线小城市闯荡出来的小建筑包工头,在上海摸爬滚打了20余年,却没有买一套上海的房子,眼睁睁看着上海的房价从5千一路狂飙到5万1平米。
如今,上海的房子限购了,即使手中有粮的东哥,租住在能俯视黄浦江夜景的房子里,也总是为房子的事发愁。
为什么当年自己的老爸明明赚了好几桶金,为何没有痛下狠手在上海买房呢?
东哥自嘲地说,要怪就怪自家不是温州人,没有那温州商人奔赴全国各地炒房的基因和嗅觉,错过了一轮又一轮楼市跌宕起伏的上涨大潮,可谓眼见楼市一点点垒砌起了高楼,却与自己无关。
这个要提到一个概念:金融思维。
普通人买房子,都是当做买一个家,买一个能给家人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样的家价格不菲,倾尽全力买一个就够住了。
就算想多买一个房子:
一来钱不够,早期很多人也没有贷款买房的魄力,根本没有多买几套等待升值投资或者出租的想法;
二来总觉得当前的房价已经很高了,不久的将来房价肯定会跌,买了就是砸在手里的赔钱货。这就是最朴素的买房思想,让无数人错过了买房致富的财富列车。
当房价真的一再打破人们的想象力,无穷无尽地上涨时,很多刚需阶层已经被甩在楼市之外,再也没有能力买房上车了。
正如东哥的老爸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房子这个东西,又不是食物,不算是生活的必需品,在老家多买几套房子,把三姑六婆甚至远房亲戚安顿好就行啦。
至于上海嘛,也就是个工作混生活的地方,工作日打拼,周末回家团聚,本不是久居之地,当时租房也便宜得很,何必要花大价钱买房来住呢?这害死人的传统思想,让上海的房子变得越来越高不可攀了。
二
那么,什么是金融思维呢?就是把买房当做买卖商品一样来考量。
首先,不要把房子认为是买了就会住一辈子的地方,当前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很频繁的事情,可能你今天在北京工作,过几年就会换到上海去工作了,总之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而房子也是随时可以卖掉换一个新的。
这就符合了商品买卖的第一个逻辑,房子是商品,有买就有买,是流通的商品。
其次,既然承认了房子也是商品,那么就会有涨有跌,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这是商品的第二个逻辑。
很少有人房子买了十几年,没有丝毫的价格波动的,就算是跌了,也是价格在随着市场在变化着。
更何况,最近几年从一线城市到边陲小镇,房价都在击鼓传花式的上演上涨的喜剧,更让无数投资客坚定了一个信念:中国楼市永远涨。
再次,对于楼市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买了之后如果跌了,那也无所谓,反正主要目的是自住,管他跌多少呢;买了之后如果涨了,那也算遂愿了,如果嫌弃房子老破小可以卖掉,重新置换一个自己心仪的房子。
最后,如果你能看得更深远一些,那就多看看发达国家的楼市案例。
比如:日本和美国的楼市都曾经暴跌过,甚至美国的底特律还沦为过“鬼城”,从心理层面上打破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
然后学会从经济的角度,来观察楼市的未来走势,判断一个城市房价是否会上涨,无非就这么两个基本因素:是否有大量年轻新鲜的人口涌入,造成买房需求的上涨;
是否城市经济有活力,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经济有向上的趋势,经济好了,自然也会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如果这两个基本因素不能长久持续下去,即便短时期因为政策或者全国热潮的效应带动楼市的上涨,过了这股热乎劲,也会房价下调的,毕竟脆弱的经济基础支撑不起持续上涨的楼市泡沫,你说还是不是?
如果你有心投资楼市,希望你能多一份金融思维,而不是去赌楼市的运气。
三
讲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子,那一场楼市大崩盘的灾难中,无数的房子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被还不起房贷的主人抛荒了。
这个情景似乎正在中国上演:
早在2008年,万科在全国范围内降价促销,结果被杭州万科的业主集体围攻售楼处,要求退房。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幕再次上演。
杭州未来海岸因二期价格比一期一套房低了40万,引起了一些业主的不满,部分一期业主拉出横幅维权。
再比如,连房价坚挺的上海也出现了降价的蛛丝马迹,碧桂园浦东南郡的房子,才隔了一个多月就降价,这降价速度,果然符合上海的高效率。
比如,连房企老大哥万科也抗不住楼市的寒冬了。
国庆前夕,在万科“活下去”的呐喊中,厦门万科项目因降价促销上了热搜。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0多家品牌房企开始打折促销,以价跑量。
如今摆在开发商面前的不是该不该降价的问题,而是降多少或者如何降的问题,开发商在降价促销加快销售和控制风险之间谨慎地平衡着自身的利益。
这股降价之风刮来的背后,最惨的恐怕是那些高位买房,被套牢的人们,这和炒股是一个概念,高位当了接盘侠,就应该愿赌服输。
可是,偏偏不服气的业主还真不少。
比如,最近传的最热闹的,要数泰禾集团旗下的合肥院子,9月底该项目“打折甩卖”的消息传出,从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降至最低1.3万,折价幅度最高至35%。消息传出后,就有业主集体去售楼处维权。
开发商有句话回应得好:涨价的时候也没见业主补钱给我们,但是一降价业主就来维权。
房子本来就是属于商品的范畴,遇到销量不景气跌一跌也正常,买房之前需要学会这一课,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变成哭哭闹闹的楼市林黛玉了。
四
这次楼市出现降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的房子过剩了吗?
未必如此,至少北上广深的房子没有过剩,从每年无数大学毕业生怀揣梦想涌入一线城市可以看出,住房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即使是上海传出的碧桂园降价消息,也是极个别的案例。
比如,你再看看最近北京的房租上涨了,便是佐证,一线城市房子要么太贵买不起,要么房子限购买不了,总不能让无住房的人睡大街吧,房租一定程度上被旺盛的住房需求炒热起来。
虽然一线城市的房子没有过剩,三四线城市的房子确实泡沫明显,有过剩的趋势。
很多老百姓的钱无处可投资,无处可保值,纷纷攀比着买房,你家买一套,我家也跟进买两套,似乎手里的房子越多,心里安全感越强。
尤其是一些没有多少人口流入的小城市,房子也卖得飞快,没有外地人来帮忙去库存,都是当地老百姓在攀比着买房。
最后的结果是很多房子买了都来不及装修,就那么扛着房贷空荡荡地闲置着,很多家庭手头坐拥好几套房,租也很难租出去,就这么套在手里了。
房企一哥万科的”活下去“并非危言耸听,由于房价太高很多人买不起,如果能开启降价通道,真正的购房需求会被激活起来,开发商也能在降价中获得红利,这才是让利于民的双赢之策。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今楼市的有降价趋势也是好事,使这个物欲的世界能够稍微平静,让所有人静思己过。
那么,未来的楼市会怎么走呢?
如果是投资,未来楼市就是对“价值论”的一种博弈。
是持有与抛售之间的徘徊,未来楼市的蛋糕还是有的,但绝对不会有“大市场”,不会像前两年一样成为投资的爆款,房价起起落落或许是常态,就看你能否抓住那值得入手的珍贵时机。
如果你在观望,犹豫不定,那么送你一句话:不要再看楼市了,你当它是海市蜃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