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是?

作者: 周Jourway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01:17 被阅读0次

已经很久不再探讨关于“人生”“活着”“命运”这类思哲范畴的话题了,生活阅历并不算丰富,谈起来总是觉得有班门弄斧之举。

倒是困在小情小爱里无法自拔一阵子后,开始重复一日三餐的简单,不再疯魔、痴狂。


中午翻完了一本小说后,闪念里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说,我们好像都回不去了。

许久整个人就呆坐在那里,一种失落,无力之感顿时袭来,无所遁形。

在外久了,生活习惯,处世哲学总是与周遭所处的环境有着分割不开的联系,甚至直接投射在社交语言上。

每次回家总觉得像是在做客,倒让彼此都不自在。

他们忙着做那些儿时欣喜的菜肴,不知道是自己的味蕾变了,还是现在的食材不够地道了,总也达不到那时感觉。

我们总是佯装着他们固有的观念里我们应该的模样,不说脏话,不赖床,不……

好些年前我就觉得我们回不去了。

但在外的日子总是漂泊不定的,今天可能还在北京的王府井给外国友人指着路,明天就在景德镇跟着小哥哥学做泥胚。

人与人大概对于生活的指向性各不一样吧!

有人租着房,却喊着“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把别人的房装成了自己的梦。有人来回换着工作,来回换着城市,可他的行李永远只是简单的一只拉杆箱和一个电脑包,但是他的生活质量也并没有因为外在物质的简单而乏味过。


这些年换了三个城市,也换了几份工作,却也落得自在。一路见闻,偶有故事。

但最怕的事非搬家莫属。

在北京搬了三次,上海搬了三次,苏州目前一次。没有哪一次不是筋疲力竭,特别是同行的如果还有女生,简直不敢想象。

犹记得从昌平搬到北三环,最后一车,我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捧着一缸金鱼。怕道路颠簸,还特意提前把鱼倒进保鲜袋里,再放到鱼缸里。鱼的脆弱好比当时的我们。

三环内搬过一次家,由于夏天没注意,把鱼缸放空调底下了,结果第二天发现鱼都给冻死了。自此再没有养过金鱼。

那时候日子总是遥远的,不会去想什么以后。身边都是一起玩到大的伙伴,谁也不会嫌弃谁,都指灯对誓要做一辈子的好哥们的。

可能那时候用的不是节能灯,灯头的钨丝由于某次电流过急,断了。从此人海浮沉,有人扁舟一叶,有人泰坦尼克。

我曾说过,搬家是今天的自己与昨天以前的回忆之间的博弈。念旧的人出的打车费都比薄情的人多。


前几天跟表弟说,快给我在老家市里面物色一份工作,我不想再活成现在的这种状态了。

可能这就是老了,倦鸟知返,叶落归根。

也不全是这样,环比大环境的支出与回报率,如果不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看夜景,那回归也不失一种好的选择。

懂经济学,或者算数不迷糊的人应该会算薪资待遇,交通费、食品费、住宿费……的差异,剩余的才能算是劳动价值,但能有剩余的人的比例从来就不会太高。每当看到工资条上那一列醒目的数字,甚至苛刻的财务会计还会算到小数点的后两位,瞠目结舌不算夸张吧?

我爱大都市的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但总是会迷失自我。在苏州的这几个月,作为旁观者的视觉去看上海,或者其他的城市。

就在某一天我忽然豁然开朗,距离总是美的。

到上海不过几十公里,可是去之前总是要有个心悦诚服的理由。所以两个月间,我只去了一次。理由是,散心,兼玩耍。

那我可不可以搬回我的小城市,而出逃不过就是一张纸质车票的厚度。这样我就可以真正地说出那句,“房子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然后把房子装成自己喜欢的性冷淡的禁欲系风格。


说真的,这几年在上海就去过两次宜家,一次是公司采购办公设备,逛了一下午。另一次是老友结婚,我出其不意地跑到宜家挑了几套中西式的餐具作为礼物送了过去。

我对于设计量的物件特别感兴趣,优衣库的睡衣看似老气横秋却也慵懒得别具一格,MUJI的生活用品逼格总是和他们高昂的价格一样盛气凌人,又不可一世。

对于这类的店,只是逛逛而已。偶遇爱不释手的玩意儿,也会自己跟自己旁敲侧击说,搞不好下个月又要搬家了。

物归原主,心如止水。

现在宿舍的摆设总是因势象形,可是还是会有一堆物件处于鸡肋的状态,只得等下一次的因缘际会,或是狭路相逢。

周末在宿舍午睡,朦胧中被楼下的两个阿婆的交谈声吵醒。由于是本地方言,听得不真切。

但是儿时的感觉,妈妈们好像从来都不用午睡,下午空闲了就凑在一起各种聊。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听个把小时,那么十里八村的大情小事总能第一手掌握。可惜你不是报社记者,不然每日头条的新闻撰稿署名的必定是你。

被吵醒后,洗漱了便打算出去逛逛。

前不久在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于是每周都会去还书,再淘一些备着下一周的口粮。

几乎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比较声名在外的书店打卡,若说买个一两本留作纪念,我是断然不肯的。不方便倒是其次,还是怕搬家。

我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第三间卧室肯定要做成书房的,远离尘嚣,顾影自怜。


书看得多了,相形之下,自己就变得太渺小了。人生太短,要去完成的事又太多。

在健身房办的卡由于换了城市也不能用了,他们还时常问我最近有没有锻炼。

思虑再三要不要再在这里办张卡,最后以我人生中第一次夜跑的良好感受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天气很好,心情也很好的当天,会跑个十公里。有些事能坚持下来等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总会使人莫名的兴奋。

但某些不好的习惯却也在滋生蔓延着。

譬如最近开始抽烟了,夜深人静时,或者感觉特别郁闷,一支接着一支。

曾经像个红卫兵仇视着身边所有新老烟民,可曾想到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被策反,缴械投诚。

人生啊!话不能说得太满了,不然到时候下不来台的。

那就缄默其口,漠然视之。

最近又开始把“1988”拿出来看了,应该算得上活这么久最能打动自己的剧集了。那时的人们为什么就能活得那么质朴,贫穷着竟也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喜欢一个人真的就不求回报地对她好,傻里傻气的很可爱。

不要跟我说哈韩哈日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脾性。

就像前一段时间微博上的某某话题被打压,我看着激进的博主连发了数十条微博谴谪这个泱泱大国对社会舆论控制的滑稽性。我心想说,对于这样的国度,我们沉默就好了,不会胜利的。

当晚凑巧看了电影“每分钟120击”,他们呼吁预防艾滋病,争取同志权益,和命运对抗。游行,办公益。前赴后继,众志成城。

今天偶然翻到被打压的话题竟然能点进去,话题内容还挺丰富,内心涌动的是对这个社会仅存的善意的感激。

小时候我们有着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却觉得是自己囿于年纪不能兑现。而今看着世事浮沉,灯红酒绿,竟在梦里流连忘返青春年少哭醒枕巾好多回。

我不敢看下午四点放学后的校园门口,我不敢想北京西站一天有多少的聚散别离,我不敢去问那些走散的人过得好不好。

但日子总是还要过下去的,期待与失望,冷漠与真挚,愿你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 乡关何处是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活动,主题:嘘,秘密https://www.jianshu.com/p/15ab63ad6...

  • 乡关何处是?

    已经很久不再探讨关于“人生”“活着”“命运”这类思哲范畴的话题了,生活阅历并不算丰富,谈起来总是觉得有班门弄斧之举...

  • 何处是乡关?

    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在人间缠绵得太久,就完全忘失了真我。很多人觉得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好像这...

  • 乡关何处是

    曾有一段时日,内心有千种疑惑,万般无奈,为何提起故乡别人可以津津乐道,而我还要思虑良久却还无法定夺,到底何...

  • 乡关何处是

    绕过黄河几字弯,再沿719县道向西,这条路我走了无数次,沿途撒了红色喜字,“是一件好事。”开车的父亲心情不错,“结...

  • 日暮乡关何处是

    想你,念你,不远千里万里,我的心始终和你跳在一处。 于是,我夜夜魂归。魂归处,欲作家书、意却万重。 出生地是一个小...

  • 日暮乡关何处是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夜幕降临时,自己一个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中,或者是一个你已经待了两三年的城市,再假设是在夏...

  • 日暮乡关何处是

    最近在看这本《乡关何处》 而我觉得,读一本书 其实也是在遇见一个人 他写一生尝尽苦难的母亲 晚年毅然走向江中 至今...

  • 日暮乡关何处是

    今天依然好想你!但是某人一点都不理我,特伤心,虽然隐隐约约被抛弃,但是《刺杀骑士团长》有新进展。 我只能说,很不喜...

  • 日暮乡关何处是

    “日暮乡关,一去不返。”过年期间,这是我所听到的最揪心的一句话——我是在老家南面的山顶上听到这句话的,可我不知道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关何处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d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