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是

作者: 公子凉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22:40 被阅读143次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活动,主题:嘘,秘密https://www.jianshu.com/p/15ab63ad61d2

    乡关何处是

    八月,一纸通知书从远方寄来,杨笙满怀欣喜的跑回了家。母亲的药还在砂锅上熬,但那份喜悦冲淡了药的苦涩。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年靠吃中药维持,之前加上杨笙高考,母亲担心,日渐好转的身体再次病倒,家里天天弥漫着中药的味道。

    杨笙家里有一个大染坊,是古老的人工作坊。小时候,杨笙最大的乐趣就是趴在窗户上看父母将一块块棉布染上颜色。父亲从来不让杨笙乱碰染缸,在杨笙看来,染布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染好的布晒在院子里,在阳光下随风慢慢的飘荡,常常让杨笙看的入迷。

    一直以来杨笙最大的快乐就是穿上母亲为她做的裙子。母亲曾经对她说:“阿笙啊,等你长大了,去上大学的时候,妈妈给你做一件最漂亮的裙子。”

    现在,杨笙真的要去大学了,杨笙的母亲当然没忘记那句话。

    杨笙父亲在一个清晨将染好的布送到房间,新染好的布料闻起来泛着初晨阳光的味道,母亲打开针线盒,开始为杨笙缝制裙子,一针一线,将父母对儿女的爱也缝制进去。

    几天后,母亲将裙子放到还在沉睡中的杨笙的床头。杨笙醒来看到裙子,将裙子捧在手里,淡青色的布料,母亲精心的缝制,杨笙的脸上浮现一抹微笑。

    杨笙这个暑假第一次尝试自己染布,怀着敬畏的心态,看到自己染的布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杨笙将布往竹竿上晾晒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的趣事:偶然的一个机会,小杨笙趁着父亲不在家,搬来小板凳,站在小板凳上摸着还在晾晒的布,假装自己正在晾布。曾亦刚好来找杨笙,看到小杨笙现在小板凳上,急忙忙的跑过去帮小杨笙稳住凳子。等杨笙平安下来以后曾亦才松手。思及此,杨笙看着棉布,不由得笑了出来。

    杨笙抱着染好的布,听妈妈的话把它送到曾亦家。杨笙去的时候,曾亦也在家,曾亦问杨笙考到哪里去了,一问,原来才知道,他们两个竟然是同一个学校,虽然是不同的专业。杨笙听到后,开心得在原地转圈,因为她和曾亦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个班,大学还在一个学校。曾亦叹了口气,宠溺的说:“哎,又要被你压榨四年了。”杨笙把布扔到曾亦的怀里,嗔怒道:“胡说,明明都是你欺负我!”“哈哈哈……”院子里飘荡着他俩的笑声,余晖洒在院子里,两个人的身上被镀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临近开学,曾亦和杨笙一起出去,去了小时候经常去的那些地方。他们坐在大杏树下,那颗杏树在他们还没出生就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一直繁荣的生长,小时候他们几个小伙伴每到杏子成熟之际,最开心的就是一起打杏子了。一个人在树上用力摇晃杏子,其余的人在树下用衣服接住,金黄色的杏子从树上掉下来,像是下了一场金黄色的雨。孩子们的笑容渲染了整个村庄。在老杏树的附近有一条河。一条河如同村庄的血液汩汩流动,给村庄注入了活力。杨笙怕水,因为小时候在河边玩的时候不小心掉到河里边过,后来被路过的牧羊人救起,从此杨笙对河便心存敬畏,只远观而不近涉。

    “啊,这里的空气真好。”杨笙坐在老杏树底下的石板凳上不由得感叹。“对啊。真好。”曾亦也附和着说。“哎,可是很快就要去学校了。”杨笙的情绪有一瞬间的低落。“嗯,怎么你不想去学校吗?”曾亦回头问到。“不是啊,我想去,对大学我还是很期待的,但是我不舍得离开家。”杨笙闷闷的说到,“你说咱们去学校,又谁都不认识,万一想家了怎么办呀。”“你个傻子,不是有我吗。”曾亦笑了笑,“咱俩从小玩到大,想家了的话,就去找我啊。”听了曾亦的话,杨笙抬起头说:“那你说的啊。不能嫌我烦。”曾亦拍了一下杨笙的头,“这么多年了,我哪一次嫌弃过你了。”“你看,你又打我!”杨笙趁着曾亦不备,又拍了一下曾亦的头。两人打打闹闹,似乎从来没有长大。

    转眼间便开学了,曾亦来杨笙家接她,道:“我们出发吧。”曾亦和杨笙可真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如今又在一个大学。杨笙见到曾亦,揪着裙摆转了个圈问“好看吗?”曾亦摸了摸杨笙的头,笑着说:“好看,阿笙漂亮穿什么都好看。”杨笙的脸瞬间就红了。“好了好了,曾亦你就别夸她了,再夸啊,就得上天了。”杨笙的母亲笑着走过来说。

    从杨笙家到车站,杨笙的母亲一直在叮嘱,生怕有何遗漏。绿皮火车缓缓驶来,曾亦提醒杨笙:“阿笙,该上车了。”杨笙点点头,看着母亲。“阿笙,在外不能任性啊,和曾亦两个人互相照顾着,你们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间还能有个依靠。”杨笙的父亲缓缓说道。“曾亦,你是男孩子,在学校一定要多多照顾阿笙。”曾亦的父母对曾亦说着。曾亦无奈的笑了笑:“哎呀。你们还不了解我吗,放心吧,我会照顾好阿笙的。”

    曾亦与杨笙一同上了车,杨笙不敢回头看父母,因为她怕眼泪会决堤。隔着车窗,看着车外的父母,泪水渐渐模糊了双眼,即使有再多不舍,火车还是出发了。

    绿皮火车承载着少年的梦想和家人的牵挂,载着杨笙和曾亦驶向远方的大学。

    乡关何处是

    杨笙去宿舍的时候,曾亦帮她把行李搬上去。替她把所有的都收拾好才离开。“阿笙,以后有事就去找我。”杨笙点点头。

    曾亦离开后,舍友以为杨笙是带着男朋友来的,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杨笙知道他们误会了,便笑着解释她与曾亦的关系。青梅竹马,这四个字她和曾亦是担得起的。

    离家太远,总会想家,想家门口的那条长板凳,想着傍晚那梦里怎么都捉不完的蝴蝶。杨笙是一个在陌生地方没有安全感的人,刚刚来到大学,整夜整夜的失眠。但好在她有曾亦,白天没有课的时候和曾亦一起,其实心里也就没有那么多想家的思绪。

    曾亦后来进了学生会,很忙,但是他还是隔几天去找杨笙。有时候杨笙抱着课本在曾亦的办公处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其实生活如果这样也很好,可是生活从来不是波澜不惊,

    那天,曾亦像往常一样,去接在柳园上课的杨笙回学校,曾亦拿了一袋子零食递给杨笙。杨笙很自然的接过去,曾亦欲言又止,和杨笙吃完饭以后他将杨笙送回宿舍,在杨笙准备进门之前曾亦把她叫住了。杨笙回过头看着他:“说吧,我一直觉得你有心事。”曾亦挠了挠头,说:“我最近和一个女生关系比较好。”熟人之间话不必说全,三分足矣。杨笙有一瞬间的失神,愣住一会,然后轻声开口说:“哦,那你加油哦,早日抱得美人归。”曾亦笑着点了点头,说:“快回去吧,外面冷。”杨笙转过头就进去了,看到她进去以后曾亦才反应过来,啊忘记把零食给她了。

    杨笙回宿舍痛哭了一场,将舍友惊了一下,毕竟杨笙一个天性乐观的人很少哭。杨笙让谁都不要问,因为她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想哭。

    杨笙恍然间想起一句话:“不曾想归家路贪玩,转眼间就走失了玩伴。”或许是她太贪玩了。

    乡关何处是

    杨笙后来在一次比赛中看到了曾亦,嗯,不出所料,他旁边有一个姑娘,两个人看起来很般配。杨笙没有去打招呼,她对自己说,没有想好该怎么打招呼。

    杨笙心里还是会有失落感的,小时候虽然她和曾亦天天打架,但是曾亦永远会护着她。在杏子成熟的时候,他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打杏子,曾亦总是抢她的杏子,逗她,看到她要哭,眼泪汪汪的时候哈哈大笑,可最后金黄的、最香的杏子曾亦总是偷偷塞到她的布兜里,或许以后这样的待遇都不会有了吧。小时候玩的弹珠也散落在长满青苔的河桥边的石头缝里再也寻不到。那个会看到她鞋带开了以后毫无所忌的蹲下帮她系上的男孩子也要去给别人系鞋带了。曾亦的自行车后座她在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坐就坐了。

    有一句话很好,“有些人不舍得拿来做恋人,可是也舍不得就这样让给别人”。杨笙想,她和曾亦大概就是这样吧。

    一个冬天,第一个在异地的冬天悄悄的来了。杨笙过得也没有很差,只是偶尔难过的时候找不到人倾诉罢了。杨笙一直在刻意躲避曾亦,她不知道见到他和他女朋友时该如何打招呼。

    雪莱在《西风颂》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个冬天虽冷,但并不漫长。

    来年初春,冰雪未融,墙角几支迎春悄然绽放。杨笙踏上了去西藏的旅途。临行前,她去找曾亦,和曾亦说了这件事。曾亦很不同意,因为去西藏旅途遥远,而且杨笙一个女孩子。很不安全。但杨笙执拗要去,说:“我不想我的青春这么浑浑噩噩的过,青春那么短,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曾亦带有几分薄怒的说:“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不一定非得去西藏。你一个女孩子,独自跑那么远,出了事情怎么办,遇到危险你向谁求救?”杨笙默然,她知道,曾亦说的很对。可是她想出去散散心,不想一直待在这里,外面的世界,她想去看看。

    最后曾亦还是没有拗过杨笙,杨笙还是踏上了火车。临走前,是曾亦送她上的车。曾亦和她说了很多求救的方法,在她的包里放了很多食物。杨笙在站台看着曾亦,眼里泪水打转,终于,杨笙开口了,“抱一下好吗?”曾亦把杨笙揽进怀里说:“傻丫头。”

    火车即将出发,杨笙也要上车了,临走前,杨笙对曾亦说:“曾亦,你要幸福啊。”曾亦笑着点了点头:“我等你回来。”

    杨笙去了西藏,像一个朝圣者,怀着崇敬的心观赏了布达拉宫。还去想去登顶珠穆朗玛峰。当然她没有那个胆量,只是在西藏的一个小雪山上感受了一下雪域高原的震撼。非常不幸,在下山的时候,杨笙遇到了难得一遇的雪崩。杨笙一行人被困住,生死之间,杨笙倒也看淡,只是放心不下父母,只是后悔没有早些认清自己的心。积雪倒塌的那一瞬间,日光被遮,天色灰暗,杨笙切实的感受到了死亡的压迫。闭上眼,以为在劫难逃,但杨笙命大,他们所处的位置刚好没有被积雪埋没。后来,一位藏族少年发现了她们,并报警。藏族少年协助救援部队将受困的旅客成功解救出来。杨笙以为自己不会怕,但是当救护车把她拉进医院的时候,杨笙发现自己浑身颤抖。谁不怕死呢?活着,真好。

    藏族少年着特色的民族服装,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跟杨笙交流,看出杨笙的恐惧,藏族少年安慰着杨笙,杨笙的情绪也慢慢平复。藏族少年长得清秀,高原独有的高原红在藏族少年的脸上也不明显。当知道杨笙一个人从江南水乡来到西藏的时候,藏族少年对杨笙投来了敬佩的目光。一个女孩子,敢有如此的胆量的确让人敬佩。藏族少年主动担当起杨笙的导游,杨笙在西藏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情。西藏的日子很美,也很快,杨笙的假期也快结束了,杨笙准备回学校了。临行前,藏族少年将哈达献给杨笙,还给了杨笙不少藏族特产。杨笙作为回报,将自己旅行日记本送给了少年,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少年一直送杨笙到自治区车站,看着杨笙离去。杨笙看着渐渐渺小的身影,心里默默的说了句:再见。

    杨笙从西藏回来了,回到学校,同学要她讲述西藏之旅发生的故事,杨笙将一切风景描绘,故事慢慢的讲诉,似乎一切淡然无味,细细品味却深藏醇香。杨笙没有和任何人讲述自己遇到了惊心动魄的雪崩,生死之只是瞬间。她将那个长得很好看的藏族少年以另一种形式讲述。

    曾亦前来看杨笙,打趣道:“竟然没丢,我都做好了报警的准备了,哎。”杨笙将从西藏带来的纪念品塞到曾亦怀里来没好气的说:“你就不盼我点好。”“哈哈哈哈”曾亦大笑,“那你这一路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没有偶遇个帅哥?”“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一路平安,帅哥倒是遇到一个。”杨笙楞了一会,不动声色的说到。曾亦问杨笙他和那个帅哥谁帅,杨笙瞥了曾亦一眼:“肯定是我遇到的那个帅啊。”“那你桃花运还不错。”曾亦笑着答回去。

    都说光阴似箭,谁说不是呢。一个学期的课程,说结束就是瞬间的事。杨笙曾亦放假回家,还是之前的绿皮火车,可是人却不是本来的人了。人们行色匆匆,他们都知道站台只是停靠点,而终点才是港湾。

    家里的染坊像个老人吱呀吱固执的还在运作,河桥边的大杏树又添新芽,一切是原来的样子,一切又不是原来样子。就像。那牧羊人的家,似乎又多天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就像,那河边的石板凳,因为没人打理,竟长出了细绒绒的青苔,薄薄的一层。

    杨笙将布料从染缸里捞起,晒到杆子上。淡青色的布料在阳光下美丽的很。

    江南的天像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前几天还是艳阳高照,如今竟也飘起雨点,滴滴答答,落在地上,滴答在心里。雨天无法晒布,杨笙撑起一把油纸伞,出了家门。

    不知不觉,还是走到了河边树下。杨笙看着河水东流,几个孩童在树底下打杏子。嬉笑着,也不嫌弃这杏子粘上泥土。

    杨笙看着这眼前的景象,眼里蕴起一层水雾。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之前的画面。两个孩童在大树下打杏子,小女孩用淡青色裙子的裙摆接住男孩打下来的杏子;大树下,几个孩子在玩着过家家,你一句我一言,互相谈着自己的理想,话说天涯,一眨眼,过去数年,再有几年,那群孩子也该成家立业了吧。当初的誓言啊,随风散了吧……

    乡关何处是

    那个扎着皮筋辫的女孩重新扎起了皮筋辫,可是再也没人说好看了,背影再好看也终究抵不过岁月啊。

    你说,去吧,去呀,远远的忧愁那么淡,青春摇摇晃晃聚散。

    杨笙坐在河边的旧木凳上,手里从地上捡起一个青涩的杏子,嗅一下,也有淡淡的香甜了,一阵风吹过来,野花伴着蒲公英,在杏花香中漫天飞舞。

    杨笙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她身后,有个人看着她的背影,抬手抹了一把脸,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日子还很长,故事还在继续,总要一个人来把故事慢慢讲述……

    乡关何处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957b98fce55:故事写的很真挚,作者用情很深啊。
        1957b98fce55:@不一样的蒲公英 你这个还有续章吗?很期待呦
        1957b98fce55:@南乔SY看来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公子凉风:@不一样的蒲公英 可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谢谢您啦♡

      本文标题:乡关何处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rd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