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枪拿在手里,不扣动扳机你永远也不知道会不会炸膛。前面讲了那么多的整体学习的规则,下面就该轮到应用了。
整体性学习技术
首先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技术不是万能的。不管是什么技术,都只是完成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都是死的,只有人的想法是活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刻舟求剑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忘却套路才能打出你的降龙十八掌。
获取知识
快速阅读: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早读时会将课文念经一般逐字大声朗读出来,一篇小蝌蚪找妈妈就能念二十分钟。如果按这种方式读一遍《国富论》的话,我想你一定能睡个好觉。好在我们有了一些快速阅读好方法。
指读法—就是指到哪里看哪里。我们获取书上的线性的文字信息必须单线程的录入,手指好比数据结构中的指针,能够确保注意力专注于需要解读的字符上。
练习阅读法—通过统计和计算,定性定量的评估阅读的效率,并要努力进行练习来不断提高。
积极阅读法—在阅读中时刻提醒自己:你在看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怎么才能记住;如何应用。
笔记流
是速记,但又不是完整的记录,择其重点,创造性地使用图表和箭头,串联起整个知识结构。
混合型笔记流:通过绘制图表、图画、导向箭头和文字描绘出整个知识场景,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生动的再现。
课下笔记流:课上记笔记,课下将笔记内容扩展为连字带画的混合笔记,以便于记忆。说到这里,突然感觉课堂涂鸦还蛮有用的。
评注流:适用于信息量太大的情况,简单一句话:捞干的记下来,然后再做分析。
然而所有这些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到最核心的信息并记录下来,否则还不如录像来的实在。
联系观点
知识中蕴含的重要信息分为困难信息和关键信息。
困难信息:不好记。谁谁的电话号码,出生日期什么的,但好在后面有方法介绍。
关键信息:构成知识铁链的每一环,积木垒成的高塔中的最下面那块,这类信息必须专门去理解而且必须准确,将来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迭代。俗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意思。
比喻是整体性学习方法的核心,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恰当的使用比喻是理解记忆的绝佳助手,是不熟悉与熟悉之间建立起的桥梁。就像是给幼儿老师给小孩子教知识一样,找出他能够理解的事情来作类比,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认知的难度。注意做到三点
一是要知道自己要比喻的对象是什么;二是要知道没有完美的比喻;三是要反复思考并想办法无限贴近。
内在化。啥叫内在化,记得我小时候用过庞中华字帖练字,拓着字帖描满厚厚的作业本,看着很辛苦,但是拿开字帖写作业的时候字又恢复了原状,跟没练过一样,这就是没有内化。
这里面作者提供了几个很好的方法,需要你来开启自己的想象力,调动五大感官系统,将知识变为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触摸、甚至可以闻到和尝到“实物”,甚至还需要加上自己的情感,这样就可以做到内在化。
图表法。使用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制作并记忆示意图。使用图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直观的看到各要点之间的关系,并方便再次学习。涂鸦也是不错的方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要与自己的比喻对象结合起来。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