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学是我喜欢的哲学,王阳明也是公认的五百年来唯一的圣人。王阳明的哲学体系集我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说、致良知说等思想命题。一般认为,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形成的标志,心即理是他思想成熟的第一个哲学命题。
以下分层次地对王阳明哲学进行剖析。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实质,也是王阳明心学形成的标志。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并且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
实际上如果高中学过哲学,我们就会发现,“心即理”说中,把“心”放在第一位,“物”放在第二位,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或许在当今的社会中,不被大流接受,但其却影响深远。
关于心即理,有一个很重要的讨论,就是王阳明与他的弟子徐爱关于《大学》宗旨的讨论。
徐爱认为天下有许多理在,并且认为“心即理”不能解释天下存在的各种“理”。例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期间有许多理在”
而王阳明则认为道德法则的“理”并不例外,就在主体的内心,“心外无理”,主体与本体同一,因此只要保持此心无私欲之蔽,那么“心之所发”自然就会合乎道德。事父之孝,事君之忠等,只有在主体“心之所发”的道德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与彰显。
“心即理”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观点
一是心外无理,二是心在无事,三是心外无理。这些观点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但把外在的客观事物以及其本质置于心与物“明觉感应”的前提条件下来理解天地万物,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主义色彩。
给我的启示:
万事万物不存在不可能这种说法,做一件事,首先得从内心里觉得这件事是对的,是可以完成的,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去完成这件事。如果连自己都在质疑自己所做的事,质疑自己是否正确,那么自己就很难成功。
这就是成功人士所说的:“我相信我能,所以我能。”
二,知行合一论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提出的。他认为朱熹哲学的根本毛病就是把“心”和“理”分开,从而导致了“知”与“行”的分开。“知而不言”、“行而不知”,是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认识论根源之一。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才可以恢复人之为人的良知本能,破除“心中贼”,维护社会的稳定。
知行合一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
一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王阳明与徐爱的讨论中,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从理论逻辑上来看,王阳明的这一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知行为二必然会导致知先行后,或者行先知后,而这两者又存在着知而不行的可能。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这是对知行合一关系的进一步阐述。
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有感知产生,就可以视之为行为上的反应,推而广之,人类的一切复杂活动和有意识的作为,也都超不出“知行合一”的范围。
给我的启示:
曾经别人跟我说,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个人觉得,脚踏实地固然重要,但认知也很重要。我们不可能一眛地盲干,更应该用我们的认知去指导我们做事,同时在做事的途中又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
这就是我认为的“知行合一”,可能和传统的“知行合一”的解释不一样,但这就是“知行合一”给我的启发。
三,致良知教
“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思想探索的结晶,也是其一生教法的总结。这不仅提现了王阳明“心即理”的思想倾向,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命题的深化。
王阳明认为,“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人人自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用依靠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在事上磨练,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工夫。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对于“致良知”这一观点,我着实不能深究其义,无法从中获得启示,愿日后老师可以指点迷津,弥补我这方面的缺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