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
孙杨这一举动被网友怒赞?!

孙杨这一举动被网友怒赞?!

作者: 学国学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1:04 被阅读3次

这几日,泳坛健将孙杨荣登热搜榜。

当大家都在对大白杨穿什么衣服议论纷纷时,小书却执着于他一次又一次的“one more time”,回看这段视频,感觉大白杨浑身上下都在发光——

我们都一样,一样有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

在小书的记忆中,爱国——

是男子体操队员北京奥运会强势回归的永不言败,

是女排队员里约奥运会夺冠后的相拥而泣,

是每一次赛程上国旗冉冉升起的娇艳……

这样的场景常常让人热血沸腾!

当孙杨看到国旗落地了,他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他深知,他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维护国家象征、呵护国家形象是义不容辞的事!

此情此景,小书感叹万千:我们“爱哭”大白杨真的长大了,为可爱的大白杨点赞!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些人,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总能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救万民于水火。

他们,就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

今天,小书就跟大家聊一聊历史上的中国脊梁。

铁子们准备好了吗?走起!


邓世昌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

他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是他的信念,更是他用生命谱写的诗章!

他,就是邓世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在一次返航时突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邓世昌沉着应战,带领将士奋起抵抗。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是邓世昌对将士的鼓励,更是他心中的坚守!

在日舰的包围圈里,“致远”舰舰身多处中弹,船身更是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

邓世昌却丝毫没有示弱,而是下令开足马力,直直地朝日舰撞去,决意与敌人同归于尽。

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致远舰不幸被击沉。

落水后,下属连忙用求生圈相救,邓世昌却以“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为由拒绝。

最后,邓世昌和前来救他的忠犬一起沉于海中,与祖国山河融为一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怀民

他去世时只有22岁。

他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是他留给历史的回音,是他在爱国诗篇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陈怀民!

1938年4月29日,36架侵华日军的飞机盘旋在武汉的上空。

时任航空大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和队友驾机迎战,在空中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空战刚刚开始,陈怀民就凭借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击毁了一架敌机。

不幸的是,陈怀民出色的战斗能力成了众矢之的,很快,就有五架敌机把他重重包围。

敌机的火力迅猛,陈怀民驾驶的飞机全身多处中弹,由此失去了控制。

陈怀民本有机会跳伞逃生,但为了打压敌军的嚣张气焰,陈怀民毅然决然地加大油门,驾驶飞机骤然升高再翻转180°,狠狠地朝着敌机撞去……

那一场战役,战友被陈怀民的牺牲激励,一共击落敌机21架。

空战的前一天夜里,陈怀民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在家中,我很想把自己的心情向父母亲讲讲。

我怕他们难受,又怕他们为我的安全担心,故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

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

我是为国家和广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写到这里,的小书不禁想到一句“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

历史已然远去,爱国精神却代代相传。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正因如此,孙杨爱护国旗的举动,才会引得网友八方点赞。

正如歌曲《红旗飘飘》唱的那样——

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

为你欢呼 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红旗飘飘!

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杨这一举动被网友怒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h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