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有时间多读书了。在挑书时无意中遇见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一打开就很吸引我,几乎一口气读完。读时感觉既解渴又有触动,因为作者真诚地回答了教师群体的一些真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我在现实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浮在冰山上和冰山下的困惑。
喜欢这本书,也和现阶段自己的状态有关。写作社的朋友说他在“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到关注自我的一个过程”,我说我经历过他这样的心路历程,但是不一样的是我在再次出发,去寻找自我与世界连接的价值。慢慢成长中,真切地感知到:自我的价值不仅是自己过得好,还有对他人的一种温暖与力量的传达。一直觉得: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力。
坦诚地说,有一段时间,我把工作只当做工作,虽然也认真负责地教学,但并没有深入地用心地育人,感觉在忙碌琐碎看似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些疲倦。于是,我把幸福感寄托对爱好的追求中——读书与写作。
欣喜地发现,在书中朱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提到专业发展的三个途径前两个就是阅读和写作——和现在自己在闲暇时做的事情还挺契合的!的确,一年多来在几十本人文书籍的浸润中,我感觉眼界与胸怀开阔了,滋养、润泽了心灵,在自我关怀与成长中慢慢从心里又生长出温暖的能量,并愿意去传递给他人。在不断的读书、思考、交流、写作中我也蓦然发现:在工作中寻求幸福感是自身寻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需要——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那么多的时间呢。当读到《致教师》中提到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主张时,就觉得很亲切,像及时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田。
读《致教师》,好似在重塑我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与热情。整本书读下来,最触动我的是,做教育的人要有理想主义,具有诗人情怀,挖掘诗意的内涵的美。喜欢书中的一首小诗,整理读书笔记时摘抄了下来,来勉励今后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一首诗》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有一脸永恒的笑。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智慧/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有一双发现的眼。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当我把《致教师》读后感分享在我的“遇见美好读书会”里,最后一句写道:“其实,自身活出并传递生命美好的人,都是一位好教师。” 写这句话,不仅是因为书中开篇页就以“曼德拉”为例来说明他其实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还因为我知道我的“灯塔”朋友有些怀念他曾经的教师时光,而我也觉得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也是位传递美好的教师——作为记者,做过不少爱心公益项目;自由书写的文字里常能感到对生命、时光的爱意。
果然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做一名老师,可是当我真的做这份职业的时候,我觉得我很喜欢这份职业,也很适合这份职业。”
我问:“为什么喜欢当老师呢?”
“我是多年后回头发现自己喜欢老师,是因为其实你以前并不知道,你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可以影响一个人深远,甚至是一生。而这个过程,波澜不惊。”
的确,这就是教师职业诗意美好的内涵之美,如灯塔般,会指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方向。
我们接着对话:
“你要去的灯塔是什么地方呢?”
“温柔良善坚定,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依然追求光明。”
是的,我知道,现实的功利的教育肯定是会长期存在的,有时候也会因它而焦虑。但慢慢成长发现:在现实中追求理想主义才是一种成熟的态度,戴着镣铐去跳舞,多去关注自己能做的事,能改变的事。希望通过行动和努力,让我身边的教育更加平和一些,更温暖一些,更个性化一些。
当我向有人文情怀的同学表达“希望教育更有温度和个性化时”,她向我推荐了《教育的情调》一书。这本书也在区阅读工程的书目单里见过,于是我立即买了回来。一听书名,就很喜欢,果然不似印象中的教育学的书籍那么严肃地一板一眼,读起来很亲切。
“这是一本爸爸妈妈,校长老师们都应该读的书。一个个真实的儿童故事,如此似曾相识……当教育者用敏锐的触觉,在关键事件、关键细节中,倾听,观察、用同理心感受儿童,小步子跟进,让教育学的过程始终是‘生命在场的’,用积极心理学去关照儿童的‘秘密空间’,其过程就会变成教育的情调。儿童的成长就在‘情调’的导引中实现了,一个个的‘调调’,就优美地组合成了婉转悠远的人生河流。”
读的过程,我体验的角色不仅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也在体验如何做父母与孩子沟通,如何作为人与他人保持一个彼此都舒服的距离沟通。思考如何将“敏感而机智”体现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当然,我觉得这是一门长久甚至是一生需要修炼的功课。如书中所言“教育机智虽然不是简单的情感或可以学习的习惯,但它可以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过程而形成的。”
“中文版的《教育的情调》连序言和后记仅仅182页,却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因为它蕴含着人的生命,辐射着人的温度,散发着人的气息,激荡着人的情感,燃烧着人的思想。” 的确,是因为书中的这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底色深深吸引着我,
在我十来年的教育经历中,有着因“荣誉称号”、“公开课、论文获奖”等带来的成就感,但感觉这种成就感只能待一段时间,是一种外在的安全感。而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因为爱的传递带来的温暖与力量,会在彼此心中持久地更加长久。从教学走向教育,用“心”看见教育中的每个“人”,在教育中感受并传递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是我想去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