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青春想法
谈见识!从抖音一个视频说起

谈见识!从抖音一个视频说起

作者: 春晓michelle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0:28 被阅读150次
抖音视频

今天在抖音无意刷出来一个点赞很高的视频,内容是陕西博物馆著名的倒注壶,播放的是视频解读壶的奇特造型原理。

发布者在下边配了一小段文字: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另一半水怎么办?能倒出来吗?

不知道作者是真想不明白还是只想调侃一下,只见评论区里一片争执,有说是打火机原理的,有说啥原理的,总之让我很惊诧!

我之前去西安的时候在陕西博物馆见过这个壶,倒注壶是陕博几个镇馆之宝之一,当然现场必然有解说人员解释这个壶的原理。

倒注壶 倒注壶

一般你去博物馆,解说人员会跟你讲评价一个古物的价值,看的是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当然这个倒注壶技艺精湛,是属于艺术价值范围的。在场看过的人会连连惊叹古代人的超高技艺以及智慧。

而抖音评论区,一万多条评论在争论这个壶倒水的原理,只有零星几个评论是看过这个壶的人,在评论这个艺术品的价值和地位。

我之所以惊诧,是觉得,一个人见过和没见过的东西,脑子里对这件东西的认知竟然相差这么大!

1先见后识

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我还看到了一座犀牛的塑像,那个犀牛不是我们在电视中见过的那种,而是体型超级大,比大象还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故意扩大的,后来解说人员说在唐代,是和真实的犀牛同比例制造的,这种犀牛已经绝迹了,而且犀牛的脚上到膝盖的地方,还有鳞片。

如果不是看到这个塑像,我脑子里关于犀牛的认知就是电视里跟牛差不多大前边带角的动物。

我觉得见识这个词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见,就是所谓的体验,你需要去看、去听、去感受,去做;

另一部分是识,就是所谓的认知,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儿,你会把这件事与那些知识、经验相关联。

所以见是首要的!很佩服中国文字的力量,先见才有识,顺序不能反了。

2有见无识

很多人虽见的比较多,但其实是没有识的!

很容易在人群中看到这种人,他们只会转述一些事件和问题,但是对这件事说不出什么见解的。

见识需要独立的分析能力以及与其他事情相关联的能力,许多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脑子里的知识又有限,是没法编造出见识的!

见识同样需要知识的积累,带着知识去见识和毫无所知去见识,得出来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去博物馆这件事,如果你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那么你去博物馆会把这件器物和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联,而如果没有知识,只是去看了个罐子。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现象我们解答不出来,而专家却能解释的一套一套的,很可能会用一个知识体系去解释这个问题。

掌握知识和独立思考才会有见识!

3见识有很多感性的

二战的时候,英国有的市民能用肉眼分辨哪些飞机是德国的敌机,哪些是英国自己返航的飞机。

后来英国政府说,这个技能太厉害了,来,哥几个来帮我们培训一下吧。

结果呢?

这些能分辨敌机的人,说了一句:我不知道啊,但我一看就知道啊!

同样,你问一个单身的人,你要找什么样的对象?好多人也描述不出来,但是他们会说,遇到就知道了!

这种感性的经验和见识更要在大量实践中获得,达成一种直觉一样的东西!

4不断刷新见识

我们的认知好比一个圆圈,圆越大,越会发现更多不知道的东西。

如果某个事物在我们的圆圈之内,那么我们就能完整的看待这个事物,而如果这个事物和圆相交,我们看到的往往就是片面的。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见多识广,是他的视野比较大,也就是这个圆圈比较大,所以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就全面一些。

增长见识并不难,人随着时间推移都会增长阅历,难的是刷新见识!

因为刷新见识需要我们有一个动态的批判性的思维,有一个开放式的心态,接纳新事物,不停刷新认知,因为只有正确的见识才会转变成能力和财富。

总结:

1见识需要亲身体验获得

2见识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

3见识有感性的部分

4见识需要不断刷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见识!从抖音一个视频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nm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