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小妹一二一
我在跟过往糟心的人和事说再见,梳理一遍,自此也就过了。要不然每每想起它,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无处言,只能在此做一记录。
毕业两年之季,认识一人,我有心想跟她交个朋友,奈何或许我只是她的工具而已,她就是同事的闺蜜。那会刚毕业不久,我和同事已处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出差,同睡一间房一张床,相同的喜好,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自然而然我们一同出游,朋友介绍她闺蜜给我认识,我们一起去同事家蹭饭,一起去做护肤,一起去KTV唱歌,日子过得潇洒,也伴着些许空虚。当然我并没有单独约过朋友的闺蜜,每次聚会都是朋友相约,大家一起玩。
我并不是那种自来熟的性格,用现在特别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来看,我属于妥妥的 i 型人格。官方解释,这类人被归类为内向或内倾型,他们倾向于安静、独立,不太喜欢社交活动,有时被戏称为“社恐”。i人可能会享受独处的时光,但即使是与亲近的人相处过长时间后,也可能渴望一些个人空间。
那时候的性格或许偏向e型人格,渴望交到朋友,所以碰到一个能聊在一起,耍在一起的人,觉得特别珍贵。
1. 爬山
好景不长,记得有一次周五晚上,朋友的闺蜜,就暂且称呼她小A吧,我正在努力的回忆她的名字,可是没有一点头绪,忘的干干净净。
小A打电话约我周六爬山,就我和她两人,我欣然答应。当时觉得被别人邀约爬山,是被当成了朋友,特别开心。那晚我早早入睡,第二天早早起床准备爬山的东西。一切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时,电话铃声响起。那边传来了小A慵懒的声音,似乎还在睡觉,只听她说,昨晚不知何事(我已经忘记她说的什么事)睡得晚,今天早上起不来,就不去爬山了。问我起来没,我说在收拾东西,她说了几声“不好意思”就挂断了电话。显然,那次的爬山之旅以失败告终!
当一个人兴致勃勃的准备干一件事,那种箭在弦上的感觉,你是否能感觉到呢?我怔怔的坐在床头,将包中的物品一件件翻倒出来。此刻的自己就像是被人浇了一盆凉水,哭了吗?我想应该没有,只是心里憋屈,觉得遇人不淑,这种人就不应该以朋友的真心待之。或许,我把她划进了自己的朋友圈,而自己未必在她的朋友圈之内。
2. 借钱
这件事之后,事情还尚未结束,或许当时的自己还对这段友情抱有一丝丝希望。过了大概一个月,小A又打电话过来了,这次是借钱,开口二千,答应次月就还。我念她是朋友的闺蜜,一起玩过几次,就爽快的答应了,可是我像个傻子一样,忘了上次被放鸽子的事。
当时的二千,是我半个月的工资,现在看来不算多,可是想想,当时的自己着实慷慨,一半的家当就这样出去了(笑哭)。可想而知,一个月过去了,钱没还;二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丝丝动静。
我去找朋友了,问小A有没有找她借钱?朋友说,没有。不知道这是什么套路,小A没有向她最好的朋友借钱,反而向我这个认识不到两三个月的人借。好奇归好奇,最终我也没再多说什么。
我给姐姐打电话,说了借钱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也说了发生在小A身上的一些事。姐姐让我直接打电话,问她要回来,还说这种人和我不是一路人,做不了朋友。
后来,我给小A打过几次电话,编了一些谎言说急用钱,没过多久,钱终于要回来了。真正体会到了,借钱的人是大爷,要钱的人是孙子。
自借钱这件事之后,我和她断了联系,两人互相未曾联系。是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吃喝玩乐之上,不做朋友也罢了。
写在文末
娃哈哈啊娃哈哈,没了这种需要奉承,需要不断维护的关系,整个人都轻松了。
遇人不淑,退避三舍;
讨好自己,最最重要;
学说拒绝,早点避坑;
有一有二,肯定有三;
明知是坑,千万别跳;
若是入坑,愿早日出坑。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4793/264efdee6d1e7d8b.png)
素材灵感,翻出陈年旧事,写一写,也算是和过往的不愉快,说拜拜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