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才华老师在春晖学院讲授了一节示范课《清平乐村居》之后,进行了说课讲座。不管是示范课还是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两者联系起来学习,我们更能看到彭老师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深度思考。
他首先申视了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指出来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深了”。就是有的老师教得比较高大上,云里雾里的,但是不接地气,学生没有多大收获。
二是“教浅了”。有的老师就是让学生把诗词读一读,课下注释背一背就结了。
三是“教死了”。有的老师在黑板上,左边写课文,右边写课文注释,让学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
四是“教错了”。把课内古诗文按照课外古诗文的教法来教,只让学生读一读,没有领会诗词深处的意蕴美。
基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彭才华《渔歌子》《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分析
归根结底是忽视了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两个显而易见的关键词:“小学”和“古诗词”。
回归:小学古诗词
1.基于小学
(1)课表要求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兴趣和基础
小学的古诗词教学首先应把路子走正,把步伐放慢,引着儿童饶有兴致地与古诗词作亲密接触。给学生的内心渲染上温暖而纯正的底色,叩启他们对古诗词的灵性感悟和盎然兴味。
2.基于古诗词
古诗词有以下特点:形象性、抒情性、审美性、音乐性、含蓄性。
我们应该向这样的教学说“不”:教条化、图解化、条分缕析、肢解分割、梳理知识点、传授标准答案……
彭老师总结的十六字诀
(一)字字落实一感受诗词声气之美
学生能读准每个字音吗?
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诗句吗?
教材里要求会写的字,能写吗?
遇到难点字词,会用基本方法吗?
以《渔歌子》为例
有人说,诗是语言的责族!语言太复杂太啰嗦,就不是诗了。你看,这首诗词一共只有27个字多简练!我们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字音都不能错。我们要把它读得一(板书:字字落实)“字字落实”!你们先练一练吧!
“西塞山”中的“塞”可以让学生记住多音字的多个读音来识记。“鳜鱼”这个词学生比较陌生,老师告诉学生,鳜鱼就是桂花鱼,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鳜鱼的距离,再通过分析字形,让学生写两遍,也就记住了,会学了。“箬笠”“蓑衣”从形声字的构成,再结合插图学生就可以有清晰的认识。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ー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在表面热闹好看的课堂之后,一个班总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孩子达不到这一要求。脚步还没走稳,就急着要快跑,哪有不摔跟头的?学走路摔几次跟头,还可以学会;小学生学诗词,老摔这样的跟头,恐怕就不妙了。
“字字落实”,不仅指向读音,在生字记词义揣摩、学法渗透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
字字落实要谨防:沉闷无趣,过于理性;机械板滞,过于坐实。
如《清平乐村居》中“亡赖”这个词的课下注释是“顽皮”,彭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提问:你们想做现在的无赖还是古代的无赖,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个词。
再如“相媚好”,彭老师让两个学生扮演翁媪,互相玩笑、打趣、逗乐,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朗朗上口一品味诗词音律之美
诗词之美,首先是来自音律。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两方面。
诗词的音律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因为它左右着诗词的情味。
《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归”换成“还”字行吗?他还举出了一些古诗词中用“还”表示“回”的例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一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带进词中一试,就感觉缺了点意境,缺了点韵味,缺了点美感,学生理解到这里就到位了!
不同的韵脚传达不同的情绪,一字出口,莫不带着固有的情绪,影响着词境,影响着心境。韵脚一变,情绪必然要变。在这样的对比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能对诗词如歌的音律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真切体验。
(三)历历在目一想象诗词意境之美
诗是有声画――西蒙奈底斯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无论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还以《渔歌子》为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西塞山的样子,颜色,白鹭飞翔的姿态;桃花的颜色,面积,流水的响声,鳜鱼飞跃的样子等等,在古色古香的音乐伴奏下,学生的思想在西塞山前驰骋……
基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彭才华《渔歌子》《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分析(四)津津有味一体悟诗词意蕴之美
蕴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黑格尔
蕴是指潜伏在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和意味。――童庆炳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仅仅是不想回家吗?
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了解张志和的生平,了解张志和内心深处的想法。
【张志和】(约730-810)浙江人。本名龟龄,精通书画、音律、作诗。少年时便深得皇帝器重,被皇帝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他干脆辞官回家,整日泛舟垂钓,漫游于山水之间,并自号“烟徒”,从此再也不愿踏进官场。
到这里学生才能理解“不须归”不是简单的不想回家,而是不想回归官场。
基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彭才华《渔歌子》《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分析“读书就应该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
基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彭才华《渔歌子》《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分析最后彭老师总结:诵读从字字落实→朗朗上口→历历在目→津津有味是有梯度的,要一步步落实。
一点疑问:张昂波老师在讲《渔歌子》的时候,读“斜(xia)风细雨不须归”;彭才华老师读“斜(xie)风细雨不须归”。我的理解更倾向于彭老师的读法,因为“斜”字只有在需要押韵的时候才读“xia”,也就是说只有在句末的时候才能读“xia”。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高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