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花,种棉花!”
父亲种棉花的热情无人能比。
谷雨前后,父亲会选一块肥沃的土地精心育苗,我们叫它“营养杯”。待到麦子割完,父亲便套上牲口把麦茬耘起来,然后把“营养杯”整整齐齐移栽进满是麦茬的农田,一场雨,一遍肥,不到二十天光景,曾经的麦田就变成了碧绿碧蓝的棉花地。
秋季的农作物棉花最吃功夫,懒人种不得棉花。从棉花半尺高田间管理就得跟上,锄草,浇水,施肥,打岔,掐顶,捉虫,喷农药…… 样样马虎不得。棉花四个月才能收获,哪一个环节跟不上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在所有的活计当中,最要紧的是与虫打“持久战”。起初是蚜虫,然后是红蜘蛛,杀伤力最大的是棉铃虫,棉铃虫专咬含苞待放的棉铃,让即将开花结果的棉花毁于一旦。
我对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的痛恨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做梦都想把它们消灭干净。这种痛恨源于少年时代刻骨铭心的劳累。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连续四五年的暑假,我天天都要背着喷雾器穿梭在自家的棉花地里。那几年,父亲要种十几亩棉花,十四五岁的我就得顶半个劳力。一天到晚泡在棉花地里,早晨趟着露水,中午顶着烈日,下午干到摸黑,一天下来骨头架子都快散了。
给棉花喷药绝对是个辛苦活。那种辛酸不仅仅是负重之累、炎热之苦,还要冒着农药侵蚀之毒。那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戴口罩、手套,没有防护眼镜,更没有隔离衣,你唯一能选择的就是站在上风头,往返之间,时常得倒着走,农药吸进鼻孔、揉进眼睛、灼伤皮肤总是难以避免。
我们家有三块棉花地,每块三四亩,即便是父亲和我同时干,喷一遍农药也得六七天,常常是一遍刚完第二遍、第三遍又接上。上初中的时候,我还没有夏天的棉花棵高,在烈日下的中午,我常常望着看不到尽头的棉花地绝望到哭。哭,也是一个人偷偷地哭,因为哭没有用,虫情上来如临大敌,不容你懈怠。用手背抹一把泪,吸一吸酸酸的鼻子,还得挺起腰杆继续干。
那时候的暑假,最盼望的是下大雨。在地里正干着活,一阵东南风,黑压压的乌云涌过来,瞬间电闪雷鸣,来不及往家跑,雨点子便噼里啪啦砸下来,只好躲到附近的机井房避雨。最令人高兴的是一早醒来天在下雨,翻个身继续睡,睡它个天昏地暗,好好缓解缓解连续多日的疲惫。
田间劳作也不全是辛苦。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会了苦中寻乐 —— 在距离村庄最远的“南河”棉花地里偷偷种上十几棵甜瓜、七八棵西瓜。那是我的秘密,更是我的希冀,眼看着瓜秧一天天拖长,瓜妞儿一天天膨胀,心中的憧憬能抵消不少筋骨劳苦。结束一天的劳作,背着空空的喷雾器,胳膊弯里挎着水桶,水桶上面覆着一把青草,青草下面藏着一窝刚刚摘下的又鲜又俊的“布鸽青”甜瓜,暮霭里遥望村头的袅袅炊烟,怀想着到家后祖母、母亲、小妹看到甜瓜的喜出望外,心里美滋滋的,比自己吃了瓜还甜。
这个秘密是瞒不了父亲的。父亲在棉花地锄草的时候早就发现了,严厉到不近人情的父亲不仅会替我保守秘密,还会替我管护瓜秧,及时掰掉不坐瓜妞儿的荒秧,放任西瓜甜瓜与他心爱的棉花争夺养分。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你对棉花越用心,棉花给你的回报就越丰厚。待到秋后,透明的骄阳洒满棉花地,一株株棉花缀满洁白的棉絮,白花花的像下了一场大雪。白云似乎要与大地上的棉花一比高下,在村庄和田野的上空久久窥视,高远的蓝天令人心旷神怡,夏日劳作的辛酸一扫而空。拾棉花的喜悦写在父亲和母亲的脸上。打麦场上晾晒的棉花堆积如山,母亲像打理自己的孩子一样,坐在棉花堆里挑挑拣拣,把品质不好的单独存放,分别打包拉回家。
父亲会选一个星期天,叫上我去十五华里之外的国营棉厂缴棉花。父亲种的棉花每年都有一两千斤卖到一级,“一级棉”不仅仅是价格高收入好,它更是一种荣耀。往大处说,是为国家做贡献,往小里讲,证明你是勤劳能干的庄稼汉,十里八村口口相传,街坊邻居交口称赞。
父亲很享受这种荣耀。他认为老百姓的口碑就是一个家庭的声誉和尊严。
卖完棉花,平日里十分节俭的父亲会带我去下馆子,到公社食堂吃烧饼喝丸子汤。父亲看着我狼吞虎咽,笑着抚摸我的头:“别把丸子吃完喽,没有丸子师傅不给添汤!”下完馆子,父亲要去供销社采购母亲嘱咐的生活用品,我常常趁热打铁,提出买个的书包、钢笔、文具盒、带电影明星的日记本或许一双心仪已久的运动鞋,父亲总会爽快的答应,能让我高兴整整一个学期。
包产到户的第三年,父亲在村头盖起了五间大瓦房。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令村里人刮目相看,我大哥刚满十八岁,登门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这让父亲很有成就感,种棉花的心劲更足了。
父亲常说,棉花浑身都是宝,籽棉缴到国棉厂立马就能拿到现金,一两个月之后还能领到棉籽油和棉籽饼,棉籽油足够全家人一年吃的,棉籽饼是种麦子的上好底肥,能保证来年粮食丰收,棉花柴是农家烧火做饭的好燃料,咱们辛苦一点,多种几亩棉花,就能让咱有吃有喝有钱花。
父亲的“棉花经”很朴素很实用,但是他忘了说一条:棉花让咱农家儿女有衣穿,寒冬腊月不受冻。
等忙完秋收、种完麦子,就迎来了农家的冬闲季节。然而,这种闲是相对的,于我的母亲,恰恰开始了另一段忙碌。
父亲把弹好的棉绒子铺在屋当门,在方桌上铺一张报纸,用光滑的高粱杆把棉绒子卷成一米长的棉花筒,我们叫它“棉布吉”。每天晚饭之后,母亲收拾完锅灶,便把纺车支在煤油灯下,把一个又一个的“棉布吉”纺成棉线穗子。冬日寒夜长,为了赶活儿,我不清楚母亲要纺到深夜几点,往往是睡醒一觉仍看见灯光下的母亲还在纺纱,在她嗡嗡的纺纱声中我又安甜的重返梦乡。
冬日里晴好的时候,母亲会在祖母和父亲的帮助下,把一个个棉穗子倒到线拐子上,然后进行浆染。待这些繁琐的工序完成之后,才能上织布机,开始飞梭织布。纺纱织布,是祖祖辈辈几千年传下来的手工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印象中,母亲整整一个冬天都在不分昼夜地纺织,发髻间粘着棉絮,眼睛里布满血丝,那一双四季劳作的大手裂开许多口子,那一道道血口子该有多么疼!为了一家人的温暖,母亲早忘了疼痛,她把岁月和心愿都一线一线织进了棉布里。
记忆中的冬天常常是冰天雪地。母亲拿出家织的棉布仔细裁剪,填上厚厚的棉絮,为我们缝制棉衣、棉鞋、棉被,让我们白天黑夜都裹在温暖的棉花里。现在想来,不仅要感恩母亲,感恩父亲,也要感恩棉花,感恩自己在棉花地里经受的那些苦难。
1984年是甲子年。“六十一甲子”,老人们说:甲子年要多织布,甲子年织就的床单、被里能保佑子孙后代健康平安。母亲对此深信不疑。那一年,她更是不知疲倦地纺纱织布,她要为四个子女和孙辈们准备足够的布匹。
十几年之后的初冬,我要在城市里结婚。父亲母亲从数百里之外的乡下赶来,母亲用顶级的棉花为我们缝制了“两铺四盖”,还郑重地为我们的婚床铺上她甲子年织就的床单。在城市里长大的妻子嫌老棉布床单粗糙、土气,她哪里懂得老母亲朴素的心愿?“六十一甲子”,她分明是希望我们能白头到老,祝愿我们六十年不分离。
我女儿出生的时候,母亲又从老家带来用棉布做的小包被,用新棉花缝制的小棉袄小棉裤,还有洁白柔软的棉尿布,让我女儿一出生就裹进老家的棉花里。
如今,父母已是耄耋之年,我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这个黑夜最漫长的冬至,我想给女儿讲述遥远的棉花,讲述那个从棉花地里走出来的倔强少年,讲述棉花给我的辛酸、喜悦和温暖,以及她的爷爷奶奶如棉花一般的品质。
作者简介:鹿剑林,全国公安文联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诗歌散文见于《山东文学》《星星.散文诗》《诗选刊》《诗潮》《作家天地》《散文百家》《当代散文》《西部散文选刊》《武汉文学》《人民公安报》《齐鲁晚报》《联合日报》《济宁日报》《济宁文艺》等报刊,多次在全国和地方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