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问题》第二章,有感。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对于生活,每个人的理解看法也都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生活就是炼狱,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把石头推到山顶,然后石头滚下来,再把石头推上去,周而复始,充满艰辛;
有人认为生活是艺术品,要活出属于自己的格调,可以精雕细琢,惊艳绝人,也可以粗俗不堪,不忍直视;
有人认为生活是贪婪的饕餮,不断地吃东西,撑大自己的胃口,然后胃口大了以后,想吃更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结果就是无止境的欲望。
你所认为的生活的意义其实代表了你对生活的洞察和看法,而我活了二十岁,也说说自己对过往生活的解读,我认为我的生活是满足父母的需求。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筹划盘算着我的未来,可能更早,甚至他们谈恋爱的时候都想好了。升学时,要我尽一切努力考最好的中学;放假时,要我去上各种补习班;考大学时,要我报考他们决策的专业。他们是棋手,而我就是他们手里的那颗棋子,容不得半点商量;他们是傀儡师,而我就是他们操纵的木偶,在舞台上表演他们的思想;他们是流水车间的工人,而我就是他们生产的产品,一切循规蹈矩。
而到了大学,脱离了父母的束缚,我变得自由,同时也没了方向。以前生活的意义就是不断符合父母下达的要求,虽然无奈不爽,但是有目标,而现在呢?不知道要干嘛。于是有一段时间打游戏,刷美剧就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可小时长期父母的话语要求似乎演变成了我大脑深处一个垂帘听政的掌权者,所谓“内在父母”,冥冥之中,有这样的声音指示着我要学习,要有出息,要积极生活,让堕落的我不免有些愧疚。
就这样,忏愧而又自由的我,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还是比较迷茫,但没有最早的消沉了,有去好好学习,拿个奖学金什么的,但我并不感到幸福满足,因为还是在满足“内在父母”的需求,还是以往生活的翻版。
后来,渐渐地,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牛人的事迹,才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精彩,有那么多的可能性。我看到奇葩说里的奇葩们的唇枪舌剑,思想的交锋,使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此能说善辩;我看到王石年过五旬,还能征服珠峰,让人敬佩,使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此挑战自我;我看到知识经济的时代,无数自媒体的崛起走红,使我希望自己也能有一片天。
这些我想成为的,也许就是未来的我所要的生活意义。
而我所想要的这些生活意义,又从多方面决定了我未来生活的走向。所以现在的我,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死抱着学校的教科书,不再挤破脑袋考高分拿奖学金。我开始阅读其他感兴趣的书籍,不断思考,持续输出,锻炼身体,研究好好说话,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里面有自证预言,你所认为的生活意义,你会不断地自我证明,你认为生活是充满欺骗,你欺骗他人,他人不会相信你,也跟你耍诈,你会发现你确实就是生活在一个欺骗的世界当中;而你认为生活是充满善意,你以善待人,他人也会回馈你,所谓广结善缘,终得善报。
所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当前的生活意义,如果觉得不满意,就多去了解参考他人的生活,也许正好能触动你心灵深处的那根神经,也许那才是你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