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文艺调频国学与传统文化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不只存于小说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不只存于小说

作者: 青木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09:45 被阅读74次

由于一本小说的影响,自己对于帛画和帛书有着一种情怀,遗憾的事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而且这种东西年代太过久远,余量很少,本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自然便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不只存于小说
《人物龙凤帛画》便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帛画之一,是东周战国中晚期的精品。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在百科上的介绍,也足以见它的珍贵。

01.

它的材料是绢帛。在战国时期,还没有能够用来作画的宣纸,造纸术也还只是在历史长河里酝酿着。只有最富贵以及有权势的人,才能奢侈得用绢帛来作画。这种东西自然是造价高昂,在那个年代,一般老百姓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精品的画作。

整幅画的大小和标准的A4纸差不多,和中国那些名画,例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相比较来说,显得渺小了许多。

画面中有一位侧身而立,似作祈祷状的妇人。面向画面左侧,长发盘起;身着云纹广袖长袍,腰间束着白色的宽腰带;穿着曳地的长裙,裙角末端向上翻起。

妇女头上方有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凤鸟,占整个画面的上半部分。凤鸟头朝向左上角,也许正在鸣叫,两翼展开,双脚一前一后,前脚前曲,后脚后伸。凤鸟身后还拖着两条长长的翎毛,向前弯曲至凤鸟的头上,使得整个主体造型成为一个环状,增添了美感和艺术气息。

02.

这幅画的意义,很多人有各自的解读。

凤鸟自古来说都是祥瑞的象征,有人说象征了生命和希望,因为战国时期有大量战争和死亡;有人说这与战国时代的楚国神话有关,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洛水河神宓妃。就连三国时期的曹植都写了一篇《洛神赋图》;还有人说这是一副祭祀祈祷图,希望神鸟带着亡者的灵魂升天,登级。

我这个伪艺术人喜欢神话故事,所以就比较偏好理解这幅画可能与洛水女神有关。

传言洛水女神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里最漂亮的一位。是黄河之神的配偶,司掌洛河的水神。

洛神最初的名字“宓妃”源于屈原的《天问》,之后他的《离骚》、《思玄赋》等都写到了洛神。后世的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也写过宓妃。

当然,流传最广的关于洛神的,便是曹植的《洛神赋》了,后来的顾凯之还为此做了一副名画。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03.

关于洛神的身份,也是各自赋予意义。如此优秀的女神,总会有一个光鲜亮丽的家庭背景。

据说她是伏羲之女。

李善注《文选·洛神赋》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此则注释实际上是引自汉末人如淳的说法,如淳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上林赋》曰:“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 ,遂为洛水之神。”

也有人认为是伏羲之妃。

清人屈复在其《楚辞新注》中关于宓妃的身份提出疑义,曰:“下女佚女为高辛妃,二姚为少康妃,若以此意例之,则虙妃当是伏羲之妃,非女也。”认为宓妃应是伏羲氏之妃。

但是神话故事,总是人们各自从大量的历史残余资料里仔细揣摩,带有个人色彩,带有个人想象。

总归是让人充满好奇与意犹未尽的。

(完)

相关文章:

《洛神赋图》人神注定相隔,后来我们没有在一起

《五牛图》作为十大名画,为什么不出名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

《百骏图》中西画风的完美结合

我是青木谷家: 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 青木谷家。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0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不只存于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ba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