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3日开始,我们品质部每天早会上,要求组长、主管讲完话后,都要请一位品管员到前面讲话。说是为了陪养大家的表达能力,锻炼大家在大众面前发言的胆量。
发言内容是主要谈谈自己所管理工序的上工序送过来的来料有哪些问题及自己本工序在制程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从一楼的品管员开始讲,慢慢轮到四楼的品管员,最后才轮到我。因为我们品管部有二三十人,所以直到今天,我才被叫上去发言。
别看我平时和熟悉的人闲谈,都可以讲得滔滔不绝,好像口才很好的样子,但真正是到了比较正式的场合,人多的地方,我却怯场害怕,语无伦次。
今天登台,虽然我之前写了一下草稿,也私底下念了几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比以前胆子也稍微大了一些。内心也给自己说了多少遍,说都是同事,没有什么好害怕的。结果上得台来,虽然说话声音比较大,但还是有些紧张。最主要表现在,说话语速较快,声音有些颤抖,本来声音有些低沉沙哑的我,彼时彼刻发出的声音,更显得急促难听。幸好说了几句后,便赶紧暗暗调整了自己紧张的心情,后面讲话就平稳了一点。
我的谈话内容是:同事们,大家早上好!我在这里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我的岗位不存在上下工序),我就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我来自……的邓××,就是本地的。是我们中间的老大,当然不是职位的老大,而是年龄的老大,因此,今后大家叫我邓姐或邓阿姨都可以。能够和你们这一群年轻人共事,我感到很开心,也感觉自己心态很年轻,谢谢大家给我带来的这种感觉。我是做IQC的,平时和大家很少沟通,但实际上我与大家应该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因为每一个车间,都会用到原材料,因此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有原材料问题,都可以在群里艾特我,我会及时向上面反馈。愿我们今后工作合作愉快!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之前轮流上台的20多位同事,基本都如我一样,有恐惧感。有的的说话声音很小,嗡声翁气像蚊子在哼;有的低着头,羞得满脸通红,好像自己在跟自己说话;有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有的三言两语,说不出什么名堂;有的写好了台词,拿着手机到上面念,也只说了两句就结了尾……
但不管同事们讲得怎么样,每个人讲完后,我们都会互相给予掌声鼓励。
唯有一个男孩,不知是平时有过这方面的锻炼还是天生胆子大,总之发言自自然然,而且讲得比较有逻辑性。赢得了同事们发自内心的阵阵掌声。
但其实我不太相信什么天生的胆大,应该他之前在别的地方得到过这方面的锻炼,而且发言内容也应该是提前想好了的。
就拿我们现在的两位组长来说吧。
有一位第一天上任就讲得比较好,慢慢地越讲越好。目前,她已经上任快半年了,每次开会都讲得有条有理,而且口齿清晰伶俐,口若悬河。我有些佩服她,便私底下问她,小小年龄(93年的)怎么这么厉害。她说她之前上大学时当班长,经常上台讲话。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提前打一下腹稿,想好第二天早上开会的内容。
还有一位组长则是一个月前新提升上来的。她30大几了,只读到高二便辍学了,之前没做过领导层面的工作,因此也没登台讲过话。品管部之所以升她为组长,可能是因为目前所有的品管员中只有她做得时间久一点,将近做一年了,对各工序熟悉一点,加上年龄也还适中。她新升组长的那几天早会上基本不敢讲话,但主管逼着她讲。她从之前每天讲两三句话还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到现在能讲一段话了,而且语速自然多了,吐词也清晰了不少。虽然讲得不是很好,但也有了不小进步。
因此,从我们这次上台发言的情况和两位组长的成长历程中,我体会到,要想做好任何事,就必须要有重复锻炼的坚持。正如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卖油翁》一文中记述:卖油翁沥油,油于钱孔入,而钱不湿。而卖油翁却平淡地一语破天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