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时都是老公在家做饭,今天老公出去会友了,中午我就得自己给自己和孩子做饭。切菜时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头,当即就生气地给老公打电话训了他一顿:都是因为你,明明知道我们娘俩在家你还要出去,害我切到手指了!
老公在电话那头一定也是觉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是不是觉得很无理取闹?
是的,毫无意义的一通电话!
当然,如果不是生气的状态打电话,而是嗲声嗲气的话(矮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是向老公撒娇。
但,生活中,工作中,这种无理取闹的、自己给自己找不愉快、还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事情,处处可见。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让我很生气!”
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这种逻辑是怎么形成的?不合理的认知或不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认知?主要有以下三类:
1、绝对化的要求(应该、必须):这是一种完美主义倾向,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比如觉得自己必须做得最好,觉得对方应该满足自己,一旦没有如料想中,就会失落和痛苦。
就像开头的,我生气地给老公打电话,怪罪他不该外出,就存在一个绝对化要求:老公必须在家给我们娘俩做饭。
上面那位抱怨老公经常不在家的女士、因孩子不听话而生气的妈妈、因为上司不赏识而情绪低落的男人,基本上都绝对化要求的错误认知体现。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事失败,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3、糟糕至极(灾难化):这是一种担心事情变得极度糟糕的想法,比如觉得孩子不爱说话,长大就会吃亏也是一种过度担忧的状态;这种信念,会让我们处于焦虑、恐慌。
很多的时候,不合理认知在没有经过刻意提醒或自我觉察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太以习为常了。
小孩摔跤,小孩哇哇哭,老一辈人就敲打地板,说:都是你的错,害我家宝儿摔跤摔疼了,打你打你!
小孩不哭了,从此知道一摔跤一定是别人的错。
错误认知的开始。
那为什么看到老人家敲打地板,小孩子也会止住了哭呢?情绪变化是怎么样的?
一摔跤,感觉到疼痛,不开心,难过。
老人家敲地板,感到好奇,注意力从疼痛进行了转移。
都是地板的错:哦,原来是这样,打了地板了,有人受罚了,好开心。
自始至终,孩子自身的感受没被关注,久而久之,孩子通过把责任推给其他人来获得情绪转移,而不是真实体验,特点是:都是因为谁谁谁或者某某事情,才让我不开心的。
再来看看,正确认知是怎么开始的:
摔跤了,感觉到疼痛,不开心,难过。
询问孩子的感受: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摔疼了,所以就不开心感到难过了?我们是为什么摔跤了呀?是前面有个石头没有看到对么?那我们以后走路的时候是不是要注意看路面状
况?
嗯,那我以后走路的时候或者跑的时候,一定会小心一点,如果下次出现个水坑什么的,我就不会再摔跤了。
通过孩子体验自身的感受,我不开心是因为我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而引起的,进而提升自我认知,从而形成更好的行事风格。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谁困扰,谁负责,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下次再出现生气、愤怒、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更深一层想一想:你的负面情绪背后,主要是什么不合理信念:是绝对化要求了?还是过分概括,亦或是糟糕至极了?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快乐的钥匙”经典故事: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
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
朋友答:“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这个故事的底层逻辑就是:谁困扰,谁负责,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