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一种痛苦的夹心人状态——关系的三角化。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两个人同时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稳定。
那三角化对自我发展有什么影响呢?第一,它容易让我们产生防御性隔离;第二,会扭曲我们的情感,第三会产生内疚和自责。
作为拉第三者进入关系中的人,要告诉自己,无论多么困难的处境,都要自己直面关系中的问题,而不要把第三者,当做宣泄情感的工具。
作为痛苦的夹心人,请记住,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无论你多么关心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陈海贤。
有时候,大家都知道最有利自我发展的关系是一种自由、有选择,又能为自我负责的关系。
可在真实的关系里,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逃避自己的责任,觉得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在主导着关系的结果。所以会试图通过改变别人来解决关系中的问题。
本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责任混淆,陈海贤老师把它取名叫“都是你的错”。
“都是你的错”开始的地方
这种生气、指责和抱怨,实在太常见了。那它究竟开始于哪里呢?陈海贤老师认为源头是: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
如果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从个体的视角看,我们会把人从关系中割裂开来,觉得是他的个性,造成了这种关系的问题。
比如:这是一个控制的妈妈,所以老公孩子都对她有意见;这是一个软弱的领导,所以员工都反对他。
引用前文的话:从关系的视角看,你就会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的各方相互配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所以高级的咨询师不会问这个妈妈是不是很控制?而是会想老公和孩子做了什么,让妈妈这么爱控制;妈妈又做了什么,让老公孩子都对她有意见。
如果把人从关系中割裂开看,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首先会让你有因果思维,认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所以另一个人有这样的反应,是妈妈控制,所以孩子老公对他有意见。
因果思维特别讲究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因为有了因果,就会去对追究对错,追究谁是婚姻不美满的第一原因,谁该为结果负责。
这让我想到了,秦桧跟他老婆。他们俩被皇帝处决的时候,秦桧和老婆据说,还在相互指责说,都是你的错才导致了这样。
所以简单说,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陈海贤。
你认为对方是罪魁祸首,对方认为你是最初的因。于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对错思维塑造对立关系
对错思维虽然是个体视角的产物,但它本身没有逃脱关系的约束。
因为对错思维本身也是在塑造一种关系:好人和坏人的关系;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惩罚者与被惩罚者的关系;聪明的人与无知的人的关系……
无论怎么样的关系,对错思维都把关系的双方对立了起来,塑造的就是一种对立关系。
比如情侣吵架,男的跟女的说: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女朋友不依不饶说:那你说说你错在哪儿了?
陈海贤老师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方:讨论对错,就像两个在拳击台上的对手,都不敢轻易地把自己防御的拳头放下。因为他知道,如果我把拳头放下,对方就可能会穷追猛打一顿爆锤。
而这样谁也不敢认错,谁都指责对方错了,两个人的关系就在对错的讨论中陷入了僵局。
可认真想想,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呢?
常常是“你没有顺我的意”,当然“你没有顺我的意”之前还有一句话“你对我很重要”,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纠结对错了。
可正因为“你对我很重要”,我更难接受“你没顺我的意”。
如果关注我文章的人,应该会想起来,前面提到过的一句话就是: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我们不去改变我们的想法,而需要世界、自己或他人,按照我们的想法运行。纠结对错就是应该思维。
我最常抱怨的是什么呢?就是我没钱。让我想起了最近流行的一首歌,叫做《好几年》。写的很实在,一种淡淡的忧伤,莫名的扎心,因为我就是他写的这样。
整天在抱怨我没钱,恨老天不开眼,为什么好的事,都跟我没有缘。就好像全世界,都与我无关,还不理解,为什么像我这种天才会失败。
总觉得是现实把我逼成了这样。抱怨自己没有钱,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抱怨为什么狗屎运会掉在他脑袋上,而不是我。
实际上,你有你的计划,而世界另有计划。别人的想法,跟我们的不一样,这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好事应该落在我头上。我没有应该是天才这回事。
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对错就是维护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世界的运行,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
当我们能够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而最终受伤的是关系。——陈海贤。
就像《好几年》中说的,没办法让世界的运行、他人的想法,符合自己的意志。如果你容忍不了这个差异,就会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变糟糕。表现是全世界都和我无关。
愤怒和批评的背后,是我们很难面对的无力感,无助感。于是倾向于向外寻找替罪羊:都是你的错。
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该怎么看责任问题呢?其实特别简单,就是这部分反复传递的一个观点: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那既然没有对错,身处关系中,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改变?陈海贤老师的回答是
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做我能做的事,承担起我在关系中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结果最终如何。
如果你去观察争吵,就会看到他们反反复复在说一句话:“都是你的错,如果你按我的想法做,我们的关系早就好了。”
而作为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会让他们停下来,跟他们说:“你们已经罗列了太多对方的错误,尝试了太多让对方改变的事情,看起来都不怎么奏效,现在我们能不能回到自身,让我们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来让关系有所改变?”
这时妻子和丈夫可能会说:“为什么让我改我有什么错,明明是对方的错。”
陈海贤老师继续说:“关系里,并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只有相互影响。如果你一直在考虑对方应该怎么做,你就在试图控制你控制不了的事情,那么现在你能否回到你能控制的事情,想想你能做什么让你们的关系有所改善?”
这时他们会有一些奇怪的说法,他们不会直接说“都是你的错”,可是如果从关系的语言来解读,他们会用各种形式来表达,“都是你的错”。
遇到这些陈海贤老师会说:他改不改是他的事,你能不能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你怎么做,这是你唯一能控制的事情。
回到自己,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陈海贤
那你可能会说“凭什么让我改”?你不是必须这样做的,关系是允许破裂的。如果你真不舒服,可以从这段关系中离开。
当你愿意改变自己,去修复这段关系,就说明这段关系对你很重要,你很珍惜它。
可是你一边说自己珍惜这段关系,一边又不愿改变自己,而一遍遍尝试让对方改变,哪怕你的经验早就证明这样做没有效果,那这又何必呢?
下一篇的内容是,“都是你的错”的姊妹篇,“都是我的错”,你不好奇吗?
陈海贤老师的总结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我们不去改变自己的想法,而要世界、自己或他人按照我们的想法运行。
简单来说,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
只有你的思维挣脱了相互指责、推脱责任的死循环,你们的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谢谢你的欣赏,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这个世界很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