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2018《教育》专题新月刊备选
在中国古代,学校都是什么样子呢?

在中国古代,学校都是什么样子呢?

作者: 微微一勺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16:29 被阅读0次

说起学校,现在每个人都不陌生, 小学、中学、大学……如今的孩子们,都在按照这样的“流程”,在学校里完成自己的学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

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学校都是什么样子呢?

私塾

提及私塾,想必大家印象最为深刻鲁迅先生曾经就读的“三味书屋”了吧。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几乎所有上过学都知道,绍兴城里有一座名叫“三味书屋”的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为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家塾、学馆、书屋。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也还有中了进士,甚至作了官,然后又因种种原因,再作教师的。如《红楼梦》所写贾雨村作黛玉的教师,就是中了进士、放了官又丢了官,才到林如海家教家馆的。明、清两代不少很有名的学者名人,也都是长期教私塾出身的,如明末归有光、清代郑板桥,都作过很长时期私塾教师。

私塾里,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

私塾启蒙学习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衣帽整洁、洒扫应对、文明礼貌之类;二是读、背一些蒙学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蒙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清代,杭州城内著名的宗文义塾在条规中要求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

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

书院

学生们上完蒙学私塾之后,就开始上高级一些的学校了。这一类的学校,大多由官府承办的比较多,所以称为“官学”。不过这里一般都是贵族子弟上的比较多,普通人几乎不可能进去,而且里面收费也比较高的。

唐朝灭亡后,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宋初的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

伴随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书院,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最为著名的有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其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的“清华”、“北大”。

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古代书院的负责人不叫“院长”,多称“山长”、“洞主”。这是因为古代书院多建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上,喜欢与道观、寺庙为邻。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名儒大师,在主持书院日常教学时都是亲自进课堂给学生授课。

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即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

书院的教育模式并非死记硬背或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自己读书钻研为主,教师讲学指导为辅。学习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并且结合讲明义理,身心修养上躬行实践。讲师主要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允许各人有所侧重,发挥专长。

书院讲学实行“门户开放”,一个学者可以在几个书院讲学,听讲者也不限于本院生徒,常有慕名师而远道前来者,书院热情接待,并提供各种方便。

但是,书院的规矩也很多。古代书院大多希望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极严。以作息时间来说,不分冬夏,每天早上五时头鼓,五时半二鼓,六时三鼓上课。

进入了书院之后,首先要穿校服,“校服”也就是颜色深的衣服,并不是像现在的校服这样统一定制。

除此之外,书院会设置专门的“请假簿”、“讲簿”、“德业簿”、“食簿”、“宿斋簿”等,记录你的功课、食宿、请假、听课各方面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每天起床、早饭、午饭以及晚上,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无论是自学还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老师答疑,都会记录在案。

胡适先生曾说:“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惟书院是赖。盖书院为稳固古时最高的教育机关。”

国子监

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用今天的话说,国子监既是教育部,又是为官府培养后备人才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这里面学习的东西也比较多,除了四书五经,还有一些经史、历法、算术等,还有一些本朝律法、礼仪等。

国子监内设绳、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以分理各项具体事务;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掌教务。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深造;二是“捐监”,挂名监生,民间的学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三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俄罗斯等。明洪武时期,南京国子监就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记载。先是有高丽国学子,后日本亦遣子弟入监读书,国子监增设号舍,专供留学生居住。他们也成为最早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见证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辉煌。

监生在国子监分六堂肄业,通四书未通经者入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修业一年半以上文理通畅者,许升入修道、诚心二堂。又修业一年半以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率性堂。生员入率性堂后,实行积分制,肄业后,可被派往政府部门实习或参加科举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代国子监从洪武五年开始实行监生实习历事制度,即让国子监高年级学生分别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等中央机关实习。时间三个月、一年、三年不等。这种制度可使监生在未进入仕途之前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是对国子监教育的一种补充。

北京国子监与北京孔庙一同始建于元代,“左庙右学”,分作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在这座古老的学府里,处处有着它独有的尊崇气息。

学校,在任何时代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什么国家,还是社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学校都是一样的重要。古人的读书声早已走远,留下的只有这些历经风雨沧桑的建筑,成为历史过往的文化名片。

相关文章

  • 在中国古代,学校都是什么样子呢?

    说起学校,现在每个人都不陌生, 小学、中学、大学……如今的孩子们,都在按照这样的“流程”,在学校里完成自己的学业。...

  • 2021-11-28

    你的快乐是什么样子呢?成年后,快乐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我听到的都是生活的不易呢?真的也这样认为,生活是苦涩的,家人...

  • 你们应该是一朵花

    学校这学期安排实习支教,来到菏泽,5个小时的车程,在路上也想过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学校是什么样子,学生是什么样子,...

  • 未来

    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每天都是未来吗?抱着手机的我,在幻想什么未来呢,如果有美好的未来,应该也不是抱...

  • 未来学校,我说你画

    未来世界什么样子? 未来学校什么样子? 未来老师什么样子? 在看过课程预告时,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构画未来学校的图景。...

  • 大家的想念都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要清风代我向你问早 我想要星星对你说晚安 其实他们不会 我只是希望你看到这些就会想起我 我想要你闻见下雨 感觉...

  • 2035年的我

    写给2035年的自己,2035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在干嘛呢?长什么样子呢?自己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呢?孩子多大了呢?这...

  • 路上思绪跳动

    坐在公交车上,看着人们的活动。 突然想,老话说“红男绿女”,实际中满眼都是“红女绿男”。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书籍...

  • 谈班干竞选

    现在,许多学校的班干部都是虚有其名的,完全不起作用。为什么学校不重视班干呢?这是对无数学校的质问。有的学校在选择班...

  • 谈班干竞选

    现在,许多学校的班干部都是虚有其名的,完全不起作用。为什么学校不重视班干呢?这是对无数学校的质问。有的学校在选择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中国古代,学校都是什么样子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su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