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有没有被语言暴力伤害过?作为一个没经过学习的野生父母,你有没有用语言暴力伤害过你的孩子呢?今天来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这本书里,博士交给了我们有效的进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如果我们的家长都能学会非暴力沟通,那将减少多少对孩子的伤害呀~
书中告诉了我们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第一点是留意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描述事实;
第二点是表达自己对上述事实的感受;
第三点是基于事实和感受表达出自己的需要;
最后是为了达到改善或满足需求的目的而提出的请求。
在整个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首要的是要区分观察和评论。观察,是客观的事实,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不带个人评价的事实,事实能被证明是真的还是假的。而评论是主观的看法、评价等等,不需要证明真假,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评论可能都不一样。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会进更倾向于听到的是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家儿子写字比较难看,是曾被老师提醒需要练字,于是给他报了一个写字班,每天需要练习两行学过的字。有一天他写完字之后,拿给我看。字写的有点东倒西歪的,于是我跟他说,你怎么写字又不认真呀?他说,我写的挺认真的……吧啦吧啦,一直就认真不认真的事说了十分钟,谁也没能把谁说服。最后他在我的怒吼下,不情愿的去修改写下的字。
在这里,我说的你写字这么不认真,这个就是一个评论,从主观给出了定论,我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认为他写的字不认真,没有考虑他的感受和看法,引起了他的抵触情绪。导致即使他去修改写的字,也是带有情绪的,没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如果我用另外的说法,比如:“看你从看你写这两行字,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这个字没有顿笔,那个字竖写的不直。看到你这个写法,我感到很着急,我希望你能把你的字写的干净工整,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照着字贴练习写下每天字吗?”或许这样他就会更容易接受一点,而不是一直在那里和我纠结这个字写的好看难看。最后闹得我火气上来吼他一顿,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在我们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习惯性的在交流的语言中暗含着大量的道德评判。比如“你就是懒,什么都不愿意做。”这也是语言暴力的根源之一。暴力的根源在于我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问题的症结归于对方,如果表达出的原因全是对方那么问题,情绪就很容易对立起来,而尤其是在我们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的时候。这时沟通中的两个人,就像跑在两条轨道上的列车,相互能够观望得到,但却互相理解不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按照书中所提到的沟通方法去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分析自己和孩子的真实需求,会让亲子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减少大量不和谐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