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不仅仅是听见

作者: 苏老夫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7-24 23:23 被阅读501次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时常听到别人这样的抱怨:“你听我说!”“你好好听我说行不行!”“我说的话你到底有没有听见去!”……

只要我们耳朵没有毛病,在人际互动当中,我们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在聆听,我们也习以为常了,但我们真的懂得倾听吗?我们倾听技术如何呢?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倾听水平呢?

一,听,被忽视的技能

1.听占有很大的比重。

你是否会稍微思考下,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听的呢?据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沟通活动的时间分配中,27.9%用于倾听大众媒介;27.5%用于倾听人际!仔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说了,即便在听的时候,也时常走神,想着如何去回答,却很少会全身心地去聆听。

而在小时候,大人们经常教我们的就是“小孩子有耳无嘴”。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小孩子,大人讲话的时候,认真听就好了,不用多嘴。

2.我们的倾听能力有多好呢?

每天我们接收了那么多信息,你还记得多少呢?你还记得早上公交车上播放的那几则新闻吗?你还记得老板开会讲的十件事吗?你还记得三天前父母对你叮嘱你的话吗?……

其实跟我们的记忆遗忘曲线一样,在倾听过程中,我们所能记住的很少。这就如同漏斗一样,越来越少。

3.沟通不畅是说者的错还是听者的错呢?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就是,看情况!不可否认,在一对多的沟通中,大家听的是一样的话,但是最后有些人听明白了,有些人似懂非懂,有些人一头雾水。除了说者有责任之外,至少听者也得负一半责任。

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只有听者正确理解了信息才算是有效沟通,否则就是废话。也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二,倾听的几个好处

关于倾听的好处很多,我们在此列举三点:

1.获取信息——听比说收获更大

记得有次在跟有位老师聊天时,他很羡慕地告诉我说:“我现在很羡慕你们可以这样听别人的分享,因为听有时候比说收获更大”。

当时有些不解,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理解了那句话。直到有次出差,和客户在吃饭的时候,几杯酒下肚,两位客户开始打开了话匣子!

当时只有四个人,客户也就放开了说,而对于刚刚入行的我,其实啥也不懂,当时就是很有耐心地听着。

客户越讲越起劲,我越听越好玩,还时不时赞美一下客户的优点!同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和耐心。(客户讲得实在太好玩了,确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两个小时的聊天,里面的信息包罗万象,而且有些信息,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永远不知道,更别说在网络或者书上可以看到了。当时竟然有种感觉是听了那两小时,似乎对于他们有了较深的了解。

后来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有些人跟他聊天,他总能用各种问题,以及他的热情,让你不停地说话,甚至有些经验原本你是不想跟他说的,结果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了。整个沟通下来,你说了好多,对方听得兴高采烈,同时也汲取了你的经验,而原本你是要来学习他的经验的,结果却收获很少。

也因此,慢慢地汲取教训,跟智者聊天,聆听就是最好的学习。

2.理解对方,也让对方专心听你讲话

我们都明白,当我们倾听一个人越多,对他的了解也就越深,同时也就越能理解对方了。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当对方很有耐心地听我们讲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会反过来认真听他讲话呢?比如对方侧着耳朵,很用心地听你讲话,你还好意思一边聊着天,一边玩手机吗?

3.倾听增进感情,促进合作

三,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呢?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拿出大写的听来,“聽”。首先要用耳朵去听,其次是还需要用眼睛去看,同时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得不承认,我们古人造字是很有内涵的。

1.用耳朵听——倾听和听不一样

我们必须区分的一个概念就是,听和倾听一样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听,不过只是机械式的听。它仅仅只是一个器官的功能而已,但他并没有进入大脑进行加工。所以听应该就是一个用意识的过程,而不是自动化的。也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听的准备。比如环境,如果你在吵杂的环境中是很难有好的倾听效果的。比如你的心情,如果你正心烦意乱,可能就很难把别人的信息听进去。

2.用眼睛看——看出言外之意

其实很多时候,肢体语言比语言更真实。而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看到对方的反应,比如当我们看到对方讲到某个话题比较激动,眉飞色舞,那可能他就比较感兴趣,或者对方的一些安抚性动作,可能我们需要进一步觉察是不是他心里有其他事情呢?

用眼睛看,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寻找言外之意。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影响,我们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喜欢用含蓄的方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比如你没有跟老婆沟通,想给她一个惊喜,给她买了一辆车。车钥匙交到她手上的时候,你原想她会高兴得给你一个吻。结果她拿着车钥匙,大声地问道:说,你这钱哪里来的,家里都有车了为什么还要买……

这时候你也不爽了,反驳道,不要拉倒。我自己开!于是每次出门旅游,一家四口开了两辆车,而两个孩子也在纠结,坐爸爸的车还是妈妈的车呢?

原本是一件好事,最后为何会这样呢?问题出现在哪里呢?问题就是在于丈夫的倾听。当老婆仔质问钱哪里来,为何还要买车的时候。老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她内心的小孩不开心了,在问:“为什么你要买车都不提前告诉我一下,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但她又不好意思这么问,因为风险很大啊。万一丈夫说,我就不在乎你了。那她就很没面子,而且也没有台阶下,于是她就采用质问道方式。而如果丈夫能够看到她内在小孩的疑问的话,就可以很亲切地跟自己的老婆说:老婆,不好意思,为了给你个惊喜,我没有跟你商量就买了这辆新车。相信你会喜欢的,以后家里有啥大事我会先跟你商量一下的。

这样的表达老婆就更容易接受了,而且她内在的小孩也会很开心的。因为她感受到了丈夫对她的爱。

看出言外之意,而不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这一点男人做得比女人差。比如男人听到老婆的抱怨,第一反应不是给予支持,而是马上给予各种建议,各种解决的方法。比如女人身体有啥不舒服,男人第一反应就是多喝水,孰不知女人此时只是想诉苦,想要安慰。至于多喝水等各种解决方式傻子都懂啊!

3.一颗平和心

其实我们每次的聆听都是带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过滤器去听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三观去选择听的内容,同时也会去批判,这时候我们可能就很难听全所有信息,也很难真正听明白说者的意图。

比如有架飞机在空中突然油不够,这时候机长让大家准备跳伞,结果有个小男孩很主动,很积极地说让我先跳。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太自私了,向他投去了鄙夷的眼神,男孩很委屈,淡淡地说:我只是想快点出去,然后给大家带来汽油!

这就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断章取义说者的信息,从而也就造成了误解。其实要做到平和的心很不容易,这需要我们有一个宽阔的胸怀,去接纳那些不在我们三观范围内的信息。

一个优秀的沟通者,从良好的倾听开始~

(坚持每天做一件有意义事,一直做,一直做……喜欢就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 倾听,不仅仅是听见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时常听到别人这样的抱怨:“你听我说!”“你好好听我说行不行!”“我说的话你到底有没有听见去!”…...

  • 《沟通的艺术》— 7. 倾听不只听见

    第7章 倾听:不只是听见 人们大约55%的沟通时间花在倾听上。(2008) 7.1 倾听的定义 倾听(hearin...

  • 倾听:不只是听见

    倾听的定义 我们对倾听的定义是解读别人口语信息的过程。 听与倾听。听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振动后经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

  • 倾听:不只是听见

    在读《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之前,我以为的倾听就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插话,偶尔给出一些回应,表示我有认真在听你说...

  • 图图听见,同理倾听

    你明明觉得很累很辛苦。 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都看在眼里, 但是唯独你最亲爱的ta 对你横加自责, 你一肚子委屈, 却...

  • 012同理倾听遇见职场冲突|图图听见

    同理倾听,听见你我。 我们陪伴和倾听,走进你的心里。 下面是图图听见,第12次活动的复盘。 今天活动流程: 1.活...

  • 倾听

    什么是真正的倾听呢?要搞清楚倾听,首先要与充耳不闻、听见做区分。 充耳不闻——耳朵有能力听见,但是心不在,注意力不...

  • 倾听的三个层次

    倾听的“聴”字中蕴含着倾听的三个层次:听完、听见、听懂,竖起耳朵听完,睁开眼睛听见,敞开心扉听懂。[微笑][微笑]...

  • 学会积极倾听,孩子值得

    听见不等于倾听。 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几乎都在听见来自周遭的各种声音。但扪心自问,你我又投入几分真心去认真倾听这...

  • 关于交流

    交流是什么? 我好像从此刻起才真正开始琢磨个中深意。它远远超过了倾听和表达这两个过程,它不仅仅是说你听见了对方的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不仅仅是听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di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