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中毕业,我基本上就和篮球无缘了,所谓的无缘,其实是不怎么热爱了。即便是高中时代对篮球的热爱,也仅仅停留在玩耍层级,和几个小伙伴打打篮球,参与下拉拉队,喊喊加油,再没什么了。受身边人影响,对NBA资讯略知一二,但仅仅知道几位明星,乔丹、艾弗森、奥尼尔,当然还有我们的姚明。在美期间,赶巧有一场底特律的活塞和火箭的比赛,在不知道联赛背景的情况下,奔着姚明的前东家名称而去体验了一下NBA的现场,没想到有了很多意外收获。与其说是体验现场,倒不如说体验了美国人的对篮球的融入式的生活。手拿一杯啤酒或咖啡或其它饮料,赶着点儿,去看看球赛。这种节奏和我们去逛个超市、赶个集市,或饭后去公园散散步,几乎是一模一样。我身边的一些足球迷,为了去看一场自己喜爱的球队的比赛,下午包车去球馆,次日凌晨三四点钟回来,去呐喊,去加油,去看一眼喜爱的明星,仿佛上战场般的紧张刺激,但这种感觉不是在现场,而是在路上。与美国人这种休闲式的观看球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论哪种方式好与坏,只是生活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方式不同罢了。看完这场比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倒不是比赛本身,因为我也不太关注两支球队的比赛结果和对将来的影响,更不认识几个球星,所以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周围的观众和比赛的花絮上了。
奥本山宫殿球馆 球馆外的停车场我们到球馆的时候天色渐晚,大型的停车场稀稀落落的停着几辆车。比赛七点半开始,我们提前了一个小时,毕竟是第一次看NBA,之前都是从电视上偶尔瞥见的画面,这就要亲临现场了,竟然也有一点小激动。
比赛开始前的球场观众席到处都空空着,有几个运动员在场内热身,但是我不知道这些球员是打酱油的还是要参加比赛的,毕竟距离开场还有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观众都没来几个人,像我们这样早早的来看球的,显得倒是很突兀。
可能是球员在热身有认识这些球员的朋友可以认认,有没有熟悉或曾经熟悉的明星。
球场中央上方的大屏幕到场的人不多,所以摄影师将镜头对准几个仿佛已经做好准备的人,他们看到大屏幕中的自己时,立刻站了起来,即兴打了一次招呼。
现场助兴的乐队一开始这乐队出现在大屏幕上,还以为是播放的视频,环顾了四周,终于在上方发现他们。有些观众专门坐在他们附近,好像不是来看球赛是来听演唱会的。毕竟这支乐队担负了全场所有除了正式比赛之外的演奏工作。
马上就要比赛了看来是美国人悠闲的习惯了,不到比赛开始那一刻不会到场。实际上我的推测也是错误的,开场了十几分钟,还仍然有不少的人一手端着啤酒,一手拿着票找座位,慢悠悠的坐下,或许他们知道开场的几分钟,球员也不会太尽力,观众也不会全部到场,氛围还差点火候。所以看上去都并不着急,和球员开场的状态一样,似乎在等待什么。
比赛中不知道开场多久,观众席才坐满。我们的票是20美元一张,球场中线一侧,但是比较靠后,靠前位置的中线两侧的票高达100多美元,确实不能这么奢侈。但是实际上还有更合适位置,篮球框后面,我觉得那里最适合我这样不懂球的人,18美元,而且是啦啦队休息的地方。后来得知,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看到和拍到自己喜爱的球星。
后场啦啦队全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属于乐队、啦啦队和表演队的。在我看来,最繁忙的也是他们,我最感兴趣的也是他们。比赛本身我确实不记得什么,依稀记得进了一些球,作为主场的活塞队最后差一点就赢了。观众憾憾立场。但是整个过程,这些美国人还是很喜欢的,我倒觉得这个过程是他们最看重的,结果反倒是不那么重要,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
现场花絮打满比赛也就48分钟,开场、暂停、小节场、中场、尾场,加起来超过两个小时,而且我们到的比较早,所以观看比赛,对我来说无足轻重,甚至是不知道支持哪个球队,如果姚明在的话,我还可以加加油,支持下他,但是今非昔比,甚至是球馆也将在两年后关门,所以球赛本身对来说更像是鸡肋。也许有NBA球迷说,我这样的机会是浪费,但是真切的,现场的氛围、表演和花絮才是我收获最大的。
总之是热闹又不失稳重,激情却还有平静,我可以欣赏每一个目所能及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当我目视一个拿着小本子的计分员时,突然他出现在大屏幕上,在他略微吃惊的一瞬间,观众席起哄,演奏乐队随机即兴而起,这位记分员不失礼节却又节奏感十足的卡着节拍来一段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个头不高的黑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通话耳机,手拿着笔和小本子,在那舞动身姿,全场挥舞手臂,跟着音乐呐喊,我竟然忘记了拍照。这个画面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多少年之后,始终萦绕在心头,尽管我依然不会去看电视转播的NBA,依然不会去关注篮球比赛,但是一想到比赛现场,这个幽默富有戏剧性的画面就会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说能想象到现场观众的热情和比赛的刺激的话,这画面更像是一种记忆,体现在美国的篮球文化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