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生平
712年—770年,字子美。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
(一)出生: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家世显赫。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来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杜家在当时是一个大姓和大户,十三世祖是西晋时期的名将兼学者杜预,曾为《左传》作注。
京兆杜陵。祖上是杜陵人,杜甫也自称“杜陵野老”或“少陵野老”。爷爷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沈诠期并称于世。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未坠素业。就是从来没有放弃家族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业。他们家族世代以读书写诗为业,杜甫本人非常遵从家训,劝勉儿子“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就是因为这种家庭环境,杜甫把“奉儒”和写诗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事业。所以我们在读杜甫诗歌的时候,会感觉到他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有正统的思想,而且积极入世、脚踏实地,从他身上能感受到大儒的精神存在。
这跟他的家世和教育有关。当然,对诗歌创作产生根本或制约性作用的还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所走过的道路。唐王朝由盛转衰急剧变化的时期,他和李白一样见证了开元盛世的繁华,也见证了安史之乱生灵涂炭的全过程,还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的一蹶不振和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所以,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他的作品由青春时期到成熟时期的转变,和时代有很相似的印证。
(二)四个时期
1、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
他自小聪慧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而后“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开始漫游生活。先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第二年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登高,饮酒,过了一段豪放浪漫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一时期,杜甫接触到了祖国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大好河山,结交了不少文学造诣很深的诗友。现实生活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启发。如《望岳》,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出青少年时期杜甫不凡的抱负。在《画鹰》这首诗里,他写道:“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表达了他要开创一番事业的豪情。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天宝五年(746年),杜甫怀着他的政治理想回到长安,迎接他的却是十分冷落的现实。他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当时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没有结果。
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他一面陈述“致君尧舜”的抱负,同时也倾诉了干谒权贵的悲愤与辛酸。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750年冬预献《三大礼赋》,但作用不大,只得到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到了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因已年四十四,在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回到家,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诗人的理想一再碰壁,生活也很拮据,饥一顿饱一顿,穿着打补丁的破烂衣服,而且经常遭受到别人的冷眼,特别心酸和屈辱。这种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逐渐接近下层人民。当权者的排斥,又使他对政治黑暗有了切身的感受,所以诗人的性格由轻狂转为深沉。
这一时期他写了一百多首诗。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陈述时弊的诗作。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展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现象。这些作品都标志着杜甫作为忧国忧民大诗人的成熟,奠定了他的写实风格和“沉郁顿挫”的诗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