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一成不变;成长型思维模式: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
2.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自我评估的准确性高。具有“一种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与不足的独特才能。
3.进入一种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在其中一个个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成功需要你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证明你自己的价值;而在另一个能力可以改变的世界里,则需要你提高自己,去学习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在前一个世界里,努力生活一件坏事,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而在后一个世界里,努力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才能。思维模式就是一种信念,说意志的一部分,而人的意志是可以改变的。
4.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5.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即使感到可耻极具挑战性,依然保持里浓厚的兴趣。挑战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聪明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6.教书育人就是学校要做的,孩子们来到学校,就是未来学习如何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已经什么都会了。根据一次分数立刻做出评估,对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更不要说去了解他们在未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了。
7.人们一旦相信个人能力固定不变,便经常会处于危险当中,害怕失败会给自己打分。失败可以永久性地定义他们。也许他们很聪明很有天赋,但是这种思维模式似乎剥夺了他们应对问题的才能。当人们相信自己的基本特质可以得到发展,失败虽然很痛苦,但是不会给他们下定义,而且如何能力可以拓展,如果改变和成长还有可能,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依然有很多。
8.虽然努力确实至关重要,没有人可以不努力就取得长久的成功,但努力绝不是唯一的因素。人们有着不同的资源和机会。就算付出了最多努力,资源不足的人的生活相比之下更容易脱离正轨。在评价别人之前,要记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页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之上。
9.成长型思维模式确实会让人们爱上自己做的事——即使面对困难也会继续热爱。人们可以选择他们想住在哪种世界里。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一件都可以被改变的事都应该被改变。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并不会给我们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带来危害的。你也并不一定时刻需要自信心。即使你认为自己不擅长的某件事,还是可以全心地投入其中并坚持下去。有时候投入做某一件事,恰恰是因为你不擅长做这件事。有没有什么你一直想去做,但是因为自己不够擅长而不敢去做的事?设置一个计划,去实现它。
10.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限制人的成就。它让人的头脑中充满里干扰信息,让人们不屑于努力,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其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我们的同伴。成长型思维模式能给予人们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接触丰硕果实。
11.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偏见的本质知识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能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和自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去对抗这些偏见。
12.冠军思维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的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胜利的能力。冠军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很特殊,或者天生就应该赢,他们说努力奋斗的运动员,懂得在压力下如何专注,而且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实现超水平发挥。
13.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说一记警钟。能够掌控自己走向成功一记维持成功的过程。秉性、决心和冠军思维这些品质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其核心在于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
14.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真正的自信并非来源于一个头衔、一身昂贵的西服、一辆名车或者其他什么,而是来源于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15.老师有能力指导学生不去评判和欺凌他人,并能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更加富有同情心。问题可以变成促进理解,提升亲密度的工具。对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表扬,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任何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刻怀疑自己。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这样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他们将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16.孩子们需要诚实而有建设性的反馈。如果孩子们被保护起来,他们将无法从失败中很好地学习。他们会认为建议、指导和反馈说消极而有破坏性的,回避建设性的批评并不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危害他们的未来。建设性的意思就是帮助孩子弥补某些事情,创建更好的情形或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不要评判,要去教导,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17.降低标准只会培养出教育水平不够的学生,他们只能做简单的工作,还自视甚高。一味地提高标准,但是不教给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会促使那些准备和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失败并最终辍学。优秀教师会给所有的学生设计高标准,而不是只给那些相对优秀的学生,营造充满真诚关爱和关注的氛围,建立一个充满信任、摒弃评判的学习场域,关怀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会来教你“而不是”让我来评判你的能力“。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最终学会自学和思考,并努力学习基础知识。
18.你不会在某一个时刻 被正式宣告自己获得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而是通过一个过程,一步一步接近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同时都拥有两者思维模式,无需否认。我们有时处在一种思维模式中,有时处在另一种思维模式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弄明白什么触发来玩吗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诗歌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自己或者其他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境让我们认为评判比发展更重要?这个过程是一段很长的旅程,需要我们严格遵守要求并坚持不懈地进行。
19.父母、老师和教练如果想要传递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少头脑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就够了,而是要通过行为体现——称赞学生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的努力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学到知识),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的反应(认为失败时学习的好机会)以及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认为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20.改变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技术你发生里改变,你以前的旧信念也不会像磨损的髋关节和膝关节那样,被换成一个全新的。相反,这些新信念会和你的旧信念一起存在,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你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