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
印度哲人奥修曾说道: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需要,如果有人需要你,你就觉得很满意,但是如果整个存在都需要你,那么你的喜乐是无限的,这个存在对一片很小的草叶和一颗最大的星星都同样需要,没有不平等的问题。 是的,人生于世,倘若感觉自己已经不被同类需要,感觉自己已经被遗忘,的确是一件可怕而可悲的事。于是这个尘世中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行事,爱、恨、嗔、痴,不知谱写了多少千古绝唱。
人们常说“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世界上不会也绝不可能存在第二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世界少了谁,都将不会再是原来的世界,而且,它将永远不可能再拥有第二个你。迄今为止,对于医学上的克隆,我相信这种复制只对肉体有效,但对人的精神世界,却可能无能为力。 所以,你对于这个世界是重要的,切莫妄自菲薄。因此,在我看来,所谓优秀不是做最好的那个人,而是做最好的那个你。

成功
两个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志愿同是当小丑。中国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很是简单的一件事,却反映出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对成功意义的不同界定。中国的传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于是孩子从小便被教育长大以后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西方的传统在教育上主张以人性为本,个性独立,因此成功的概念各有不同,我无意评论不同文化下的教育体制与方法,但我觉得,一个人在判断自己成功与否时,最重要的应该是他在工作的时候,能否感觉到自己的快乐与拥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工作倘若能与个人的兴趣结合起来,那无疑将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乃至成就。

善与恶
一直不能忘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迈的老者教导孙子们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双方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这种交战同样也发生你们乃至所有人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后,有孩子问道:“那么,那一只狼能获胜呢?”老者说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一只。”
的确,每个人的内心和处世都无时无刻不在经受善与恶的矛盾交织,我们在面临一件事的选择时,表现出的行为善恶与否,体现的也就是我们平日里对善恶的取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