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2-03-06 22:14 被阅读0次

    1924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亚历山大·阿廖欣接受了26位最优秀的国际棋手的挑战,他在下盲棋,在根据记忆来与挑战者下棋的前提下,依然赢了这些世界顶尖棋手17盘棋。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演出时,琴弦断了,他用仅有的一根琴弦出色的完成了演奏,甚至比别的钢琴家用四根琴弦弹奏出的声音还要美妙。

    以上种种关于天才的传奇故事让我们常常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奇迹:有围棋天才,有音乐天才,有舞蹈天才……他们不需要过多练习便可以出类拔萃,他们年纪轻轻便已经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在同龄人中艺压群芳、独占鳌头。

    如莫扎特7岁便开始环欧洲旅行演出。唐纳德·托马斯第一次跳高便可跳过2米。有的孩子上学连跳好几级,有的人过目不忘,天生最强大脑。总之,大家好像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与生俱来的天赋,往往只有少数一些幸运的人才会天生拥有,其他大多数人并不具备。

    然而,天才是否真的存在?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如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等,随即便与科学家罗伯特·普尔合著了本书。

    安德森·艾利克森是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在《异类》一书中,格拉德威尔提出的“1万小时定律”即以埃里克森及其同事对音乐家的研究为基础。埃里克森博士出版的相关著作有《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往卓越之路》等。

    罗伯特·普尔博士是著名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作家。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学写作,在世界最有名望的两家科学出版社《科学》和《自然》担任编辑和作者,也有众多作品发表在不同领域的其他顶级出版物上。他著有上百部重要的学术图书和报告,多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对美国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产生了广泛影响。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具体内容。本书为我们揭露天才背后的秘密,传授从新手到大师的方法。作者认为,我们一直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低估了诸如机会、动机和努力的价值。其实关于天才的奇迹并不存在!我们也拥有与生俱来的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其充分利用。下面,让我一起来揭秘天才背后的“秘密”吧!本书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天才并不存在。

    第二个重点是:阻碍你成为大师的三大误区。

    第三个重点是:如何完成从新手到大师的飞跃。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天才是否存在?

    莫扎特能准确分辨音调,拥有“完美音高”,这一现象异常罕见,大约在每1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甚至在乐器的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寻常。这种能力贝多芬有,弗拉基米尔有,但勃拉姆斯却没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也没有,这些似乎足以说明少年莫扎特的天赋才能。

    然而,日本的一音会开展了一项实验,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练习,完成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这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那么莫扎特究竟是不是天才呢?其实,莫扎特的特殊才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中等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莫扎特4岁时,父亲便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因此,“天才”其实是训练的产物。

    同样,很多自闭症奇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的人演奏某种乐器,往往能记得住几千首不同的乐曲,甚至刚听一遍,马上演奏出来,有的擅长日历计算,能准确说出日期对应星期几。经过实验,在普通人经过类似训练之后也可以练成这样的能力。

    所以,天才并不存在,换句话说,只要你愿意,按照本书的方法,你也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天才。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天才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却能成为天才,而大多数人却没有?背后有什么原因呢?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要点:阻碍你前进的误区。

    第一种错误思想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即认为个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比如说,有人认为,“我天生数学不好”“我没有运动细胞”“我无法与人很好的沟通”“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我不能管理好别人”“我做不到比这更好”等一系列归因于基因的消极思维,但其实,在任何一个人们选择着重发展的领域之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提高能力。我们是可以塑造自己的潜力的。

    第二种错误思想认为,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一定会更擅长。事实并非如此,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某件事情,并不是提高绩效和表现的秘诀;甚至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使人们停下前进的脚步,并且缓慢地下滑。

    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评审报告,关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们所提供的护理质量将怎样变化。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随着他们练习的增加,他们提供的护理质量也应当提高。但现实完全相反,在评审包含的20多项研究之中,几乎每一项研究中的医生的绩效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差,最多也只是保持不变。

    年纪较大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绩效,为什么并不总是比年轻一些、经验相对缺乏的医护人员更好一些,有时候甚至还更差?这是因为,年龄更轻的医生和护士在学校里掌握了更多最新的知识与培训,同时,如果继续教育无法使医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更新的话,那么,医生的年纪越大,对当前的技能了解得也越少。

    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诸如此类,在很多领域,并非日积月累地“练习”你对该领域将一定会更加擅长。

    第三种错误思想认为,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如果足够刻苦,你会更加优秀。如果你想成为一位更优秀的经理,加倍努力。如果你想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加倍努力。如果你像优化你的团队协作,加倍努力。但现实是,所有这些事情,即管理、销售和团队合作,全都是专业化的技能,除非你运用一些专门用于提升那些特定技能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无法让你有更大的进步。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好了,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知道了以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后,你是否好奇,如何能成为天才?从新手到大师需要做什么?下面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即通往大师之路的方法——刻意练习。

    “我的极限似乎在8个数字或者9个数字,特别是9个数字,无论我用什么方法,似乎都不重要了——太难了。”这句话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史蒂夫在做记忆实验时说的话。

    他在参加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任务是:试验者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读出一串数字时,被试验者把数字背出来。例如:1……3……8……5……7……6。通过练习来确定被试验者的记忆力是否可被提高。通过实验来看,史蒂夫并没有比普通人更优秀,记住8个左右的数字,其实大多数人都做的到。

    然而,故事的奇迹在于,就是这位几乎要放弃的学生,在两年之后,他实现了一次性可以记82个数字的记录。也就是说,在对方连续读出82个无规则的数字之后,史蒂夫能准确无误的把它们重复出来。即便是专业研究记忆术的人,也达不到他的水平。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要进行持续地练习。

    史蒂夫一直没有突破10个数字的记忆,因为他总会在8和9个数字处卡壳。于是,试验者和他便开始从5个,6个,7个数字处开始试,当他说对时,数字的数量便多一个,如果说错时候,便从上一个数字重来。比如说,如果他在8个的时候说对,那么,试验者便会在下一次说出9个数字,而他要说错时,试验者便要返回7个数字处重新测试。

    在一遍一遍地试验中,史蒂夫突破了11个数字,虽然只比9个数字多了两个数字,但是,对史蒂夫而言已经是巨大地进步了,因为他突破了先前认为的极限。

    在第16次练习时,史蒂夫已经可以稳定地记住20个数字。在练习了一百多次之后,史蒂夫记录达到了40个。在练习结束时,总共进行了二百次,史蒂夫才最终达到了记住82个数字的水平。他并不知道自己极限在哪里,只不过是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个对音乐学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18岁之前,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即便是成就最不突出的学生,也花了数千小时来练习。因此,史蒂夫的例子告诉我们,走向“天才之路”的第一步,是练习。

    其次,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史蒂夫刚开始练习时,听到一串数字,并能把它们重复下来,起初,他会感到很满意。因为他的表现和人们通常的期望差不多。他如果继续以8个或9个数字的方式练习下去,他并不会有太大进步,像他说的,这或许就是他的极限。

    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实验,不断地接受挑战,争取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个数字,不断逼迫自己更加优秀。

    这就是刻意练习。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简单地重复,而是确立目标。而那个目标又是可以达到的。试想,如果在史蒂夫刚刚开始实验时,便告诉他,必须一次性记住82个,他的反应会是如何?他在遇到9个的瓶颈时,还能继续前进吗?相反,他的目标仅仅是,每一次比上一次多记一个数字。因此,有目的的练习,积小成多,是史蒂夫能进步的原因。

    第三,要进行专注的练习。

    随着史蒂夫记忆数量的增加,也就需要史蒂夫更为专注的记住那些数字。在史蒂夫完成39个数字的任务时,他对自己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突破!我不会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不是吗?当然不会,这将是转折的时候!”在他重复之1后,他大声地拍着桌子,还经常拍手,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

    接下来,开始记忆40个数字,他又开始自言自语:“这次,大任务来了,如果我过了这一关,就全部结束了!我必须过了这个关卡。”在试验者读数字的时候,他始终保持沉默,而在他想出来之后,他会大声欢呼“哇……来吧!……好的!……继续!”他又一次背出来。

    从史蒂夫的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不断用自己的方式,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在听数字的时候,保持沉默,专注倾听。因此,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百分之七十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第四,要及时的反馈。

    史蒂夫每次尝试之后,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馈或者寻求他人反馈。譬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反馈,他会密切关注那些记不住的数字串。因而,如果背错了,他通常知道是什么原因,漏背了哪些数字。而即便完全背出来了,他也会进行反馈,譬如优势在哪里?困难在哪里?有困难的地方便是他下一次关注的焦点,并且他会提出新的记忆方法来弥补这些弱点。

    因而,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这些反馈,要么是你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如果你没有得到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你距目标还有多远。

    第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史蒂夫如果在8位,9位数字时止步不前,那么他将永远无法进步。前文中关于医生的例子中,年纪较大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绩效,并不总是比年轻一些、经验相对缺乏的医护人员更好一些,有时候甚至还更差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没有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会碰到那些让你感到很难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远也做不了。想办法逾越这些障碍,是走出舒适区的有效办法。

    史蒂夫在按照以前的方法背诵22个数字时遇到了瓶颈。之后,他突然想到一个注意:同时使用三个数字一组和四个数字一组的两种组合,这样一来,他终于取得突破,最多记到了34个数字。

    我们可以看到史蒂夫的提高模式: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

    第六,要保持动机。

    我们并没有任何清晰的证据来证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人们真的会遇到绩效和表现完全不变的极限。相反,人们恰恰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

    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保持动机非常重要。史蒂夫之所以能够坚持两年,从外部来看,不仅仅因为他的实验可以拿到报酬,还因为这件事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名人。从内部来看,史蒂夫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的人,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乐于见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强化,这种感觉很好,因而他希望一直有那种感觉。

    最后,要提高大脑适应能力。与史蒂夫参与相同实验的实验者,在可以记住20个数字之后,虽然继续训练了50个小时,但是并未取得任何进展。

    为什么相同的训练,会有差异如此大的结果?原因在于史蒂夫构建了一系列的心理结构,因此他能回避短时记忆的局限。

    他把一系列枯燥的数字变成了自己熟悉的概念,这样便马上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他将数字编码,一组一组的记,于是,史蒂夫可以完成规模庞大的数字串的记忆。相反,别的试验者大脑里没有形成相应的模式和机构,其效果就显著不同了。

    这个与事物对应的心理结构就叫做心理表征。比如说,我们一提到蒙娜丽莎,便会在脑海中浮现“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个脑海中的图像就是心里表征。

    比如骑自行车,如果我们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么我们坐上去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不需要再进行太多的思考。而对于新手而言,新手就需要缓慢的坐上去,谨慎的握好车把,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自行车的高手,一定不会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才想着怎么骑自行车,因此我们也要在操作之前,建立相应的心理表征。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首先,我们知道不经过任何练习便可出类拔萃的天才并不存在,其次,我们分析了以往我们认知上阻碍我们前进的误区,最后,我们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那就是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完成新手到大师的飞跃。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在各行各业最接触的人物中,他们之所以可以占据那些地位,并不是因为它们天生具有某种才能,而是因为它们通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提升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无意中,它们运用了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练习十分重要,不能只是漫无目的重复同样的动作,而不制定提高与进步的清晰目标。假如你想提高棋艺,只是漫无目的的与别人下棋,无法提高;你要单独研究特级大师的棋局,制定清晰的目标,才可能提高。同时要记住,必须专注,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你可能不会进步。”

    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引,挖掘孩子的潜力。对于已经在职场打拼的成年人来说,需要以刻意练习为基础,开发更好的训练方法,建立有效的心里表征。使得我们不仅仅能提升当前工作中运用的技能,而且能谋求新的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能。我们需要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zw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