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一·一】
古陶太尉、欧阳少师之母,俱以教子贵显,名传千古。然两母之著述不传。即宣文夫人讲解经义,几与孔子并称,而吟咏亦无闻焉。近惟毕太夫人,兼而有之。夫人名藻,字于湘,印江令笠亭先生之女,余同征友少仪观察之妹也。偶咏《梅》云:“出身首荷东皇赐,点额亲添帝女装。”首句本出无心,未几秋帆尚书果殿试第一。继王沂公而起,吉人之词,便成诗谶,事亦奇矣。太夫人虽在闺阁,而通达政体。尚书出抚陕西,太夫人作诗箴之云:“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汝宦久秦中,游膺封圻寄。仰沐圣主慈,宠命九重贲。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厉。譬诸樽栌材,斫小则恐敝。又如任载车,失诫则惧踬。扪心五夜惭,报答奚所自?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教敕无烦苛,廉察无猥细。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端己励清操,俭德风下位。大法则小廉,积诚以去伪。西土民气淳,质朴鲜糜费。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况逢郅治隆,陶钧综万类。民力久普存,爱养在大吏。润泽因时宜,樽节善调理。古人树声名,根柢性情地。一一践履真,实心见实事。千秋照汗青,今古合符契。不负平生学,不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我家祖德诒,箕裘罔或坠。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叹我就衰年,垂老筋力瘁。曳杖看飞云,目断秦山翠。”读其诗,可谓训词深厚,不减颜家庭诰。未几太夫人就养官署,一路关心,访察政声。闻长安父老俱称尚书之贤,太夫人喜,抵署又赋诗曰:“骖騑乍解路三千,风物琴川慰眼前。到处听来人语好,频年丰乐使君贤。”“连朝话旧到更深,不尽娄江望远心。莫怪老人添白发,儿童几辈换乡音。”“周遭竹屿与花潭,槛外云光映翠岚。尽有琐窗诗料在,不须回首忆江南。”太夫人受封极品,考终官署。庚子上巡江、浙,尚书居忧里门,谒于行在,具陈母氏贤行。上赐“经训克家”四字。尚书建楼于灵岩别业,以奉宸章,当世荣之。有《培远堂诗集》行世。
《培远堂集》中,美不胜收,摘其尤者。五古如《灵岩山馆夜坐》云:“圆景下绝壁,山馆忽已暝。石磴静张琴,雪泉清瀹茗。不知夜已深,月上青松顶。”五律如《正月十二夜》云:“银釭暗画堂,坐数漏偏长。雁影半墙月,鸡声万瓦霜。夜吟多遣兴,春梦不离乡。庭下微风起,梅花入幕香。”《落叶》云:“微霜零木叶,秋气乍萧森。乱逐西风下,多随凉雨深。纸窗延皎月,苔磴失层阴。偶尔凭栏立,平林露远岑。”七律如《小园》云:“小园半亩寄西城,每到春深信有情。花里帘栊晴放燕,柳边楼阁晓闻莺。《汉书》旧读文犹熟,晋帖初临手尚生。自笑争心犹未忘,闲招邻女对棋枰。”七绝如《探梅》云:“光福寺前日欲曛,上阳村外望絪緼。千林万壑浩无际,不辨湖光与白云。”《春残》云:“斐几熏鑪百衲琴,绿阴门巷昼沉沉。春来小苑无人扫,花落窗前一寸深。”《松径》云:“曲径弯环石级高,满亭山色绿周遭。松风似厌泉声小,自写云门百尺涛。”五排如《雁字》云:“一片云蓝纸,鸿文绝点瑕。《禽经》殊古雅,羽檄等纷孥。每作缠联起,何曾叙次差。衔芦如运笔,游雾类涂鸦。凡鸟徒贻诮,家鸡讵用夸。缄情来塞北,传信向天涯。四出惊风急,低横远岫遮。谐声呼伴侣,破体遇弓靫。行断疑从缺,书空点不加。奇姿多缥缈,取势故欹斜。敛翰停摛藻,临池戏划沙。鹅群犹逊巧,凤策足联华。水映腾清稿,烟笼护碧纱。掞天才不愧,逸兴寄云霞。”五言、绝如:《雨夜》云:广向晚花冥冥,独坐理琴谱。一缕茶烟生,疏帘散春雨。”六言、绝如:《夏日作》云:“拨火鑪香扬来,卷帘梁燕飞去。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皆有清微淡远之音,真合作也。其他名句,五言如《望华》云:“日生常夜半,云到只山腰。”《尝新茶》云:“未干春露气,犹带晓云香。”《虎丘》云:“隔花皆有阁,入寺始知山。”《江村寓目》云:“山吞将落日,风抵欲来潮。”七言如《梅花》云:“独与白云如有约,遥疑积雪亦生香。”《闻虫》云:“花径雨过苔乍冷,豆棚风定月初明。”《野望》云:“雨余霜叶红于染,风定炊烟白欲凝。”《灵岩怀古》云:“香径花开人去后,屧廊风响月明中。”《登澄观楼》云:“积雪明多能淡日,远山寒极不生烟。”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陶侃年幼丧父,湛氏只好携陶侃由鄱阳回外祖父家。陶母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家教严谨,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以清贫为乐,发愤进取,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欧母,指欧阳修之母郑氏,四大贤母之一。代宋欧阳修早岁丧父﹐母郑氏督教甚严﹐家贫无纸笔﹐尝以荻画地教子。后因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
宣文夫人。宋氏(283年—?),十六国时期前秦女经学家,宋氏,名失传,籍贯不详,汉族人,太常韦逞之母,家传《周官》之学。苻坚曾令学生一百二十人从她受业,使周官学得以保存流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时人称为“宣文君”。
张藻,约活动于清雍正至乾隆年(1723年—1795年)间。字于湘,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人,张之顼女,母为才女顾若宪,幼承母教。雍正六年续弦给毕镛为妻,生三男两女,长子毕沅。能诗词,学术渊纯。著有《培远堂诗集》。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毕镛去世。
印江,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铜仁市辖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北、铜仁市西部。唐初在此建立了“思王县”、“思邛县”。明弘治七年(1494年)改设“印江县”。相传从“邛江”改为“印江”,是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地方官员向皇帝呈报印江政况,皇帝一时没注意,把“邛”字认做“印”字,脱口而出。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于是便有了“印江”。
张之顼,清长洲(今江苏苏州)浒墅人。字坚孟,号笠亭。张德纯子,顾英夫。岁贡。初任教习。雍正二年(1724年)授直隶玉田知县,改贵州印江知县,六年以事戍边。后官至郎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大名天雄书院主讲。卒于福建邵武。妻顾英,字若宪,清代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慧,吐辞惊长者,年十九嫁张之顼。平日喜读诗书,时称女学士,有《挹翠阁诗钞》传世。
同征,指参加同一次博学鸿词考试的人。
张凤孙,清江苏华亭人,字少仪。雍正十年副贡,乾隆间荐举鸿博,后荐经学,均下第。历官云南粮储道、刑部郎中。诗秀杰清丽,又工骈文。有《柏香书屋诗钞》。
东皇太一,是中国古代楚地传说中的一位神祇,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诗歌楚辞《九歌》里面,是战国时期楚国(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区域)百姓中所信仰和祭祀的天神。汉代王逸注《九歌》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帝女,释义:1、指天帝或传说中的古帝之女。如天帝之女瑶姬;炎帝之女精卫;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嫁于舜,即湘妃。2、帝王之女。3、秋菊的别称。
毕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亦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官陕西巡抚、湖广总督。
王曾,(978年-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宝元元年(1038年)去世,年六十一。获赠侍中,谥号“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王曾早年不幸,八岁父母双亡,由叔父王宗元抚养长大。
颜家庭诰,指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所作《庭诰》。《庭诰》为散文形式,内容广泛,体现了正统儒家思想,与《颜氏家训》相类,属于家诫,家训类作品。
骖騑,音cān fēi。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考终,即考终命,意思是享尽天年。《书·洪范》:“五曰考终命。”孔传:“各成其长短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宸章,音chén zhāng。解释为皇帝所作的诗文。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闲言碎语】
袁枚与毕沅有深交,其刊刻印行《随园诗话》也得到了毕沅的大力资助。正因为这层关系,袁枚推崇毕沅母亲张藻的诗文,被当时的一些文人斥为谄媚。
张藻,出生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祖父张德纯,字能一,号松南。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常山知县,著有《孔门易绪》十六卷。父亲张之顼,因为学业优秀入国子监。初任教习。雍正二年(1724年)授直隶玉田知县,改贵州印江知县。雍正六年以事(未知其详)被谪贬戍边。后复官至郎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大名天雄书院主讲。其母亲顾英,字若宪,从小就聪慧过人,言辞优雅令长者惊讶不已。平日喜读诗书,被人称为“女学士”,有《挹翠阁诗钞》传世。哥哥张凤孙,字少仪。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元年荐举鸿博。官云南粮储道、刑部郎中。诗秀杰清丽,工骈文。有《柏香书屋诗钞》。从家庭氛围上而言,张藻应该从小受到诗书熏陶,尤其是其母亲顾英,作为在江南一带颇有名气的女诗人,一定会认真教育女儿吟诗习文。张藻之所以名震天下,当然是因为其培育出了一个状元儿子。不少文章称毕沅幼年丧父,事实上并非如此。其父毕镛是在毕沅18岁时去世的。但毕镛一直体弱多病,所以,毕沅的启蒙教育是其母完成的。毕沅稍大之后,也是其母送其外出拜名师求学,进而科举入仕,并大魁天下。
张藻的诗文水平究竟怎样?袁枚选取了不少记载于诗话。各位读者可以细读之后作出自己的评价。现在,几乎天下父母都在望子成龙,能考个本市高考状元也足以自豪。然而,是不是要先看看真状元的妈妈是何等才学、何种见识啊?自身没有一点素养,只知道威逼利诱,这样的妈妈与张藻相比,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在我看来,即便是没有培养状元儿子任务的妈妈,也应该学习张藻,懂一点诗文,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造就自己从内里散发出的文雅贤淑气质。这种气质保鲜,比贴面膜管用。
另,袁枚录入的张藻因毕沅任陕西巡抚而写的《近得沅儿出抚秦中之信因作诗以箴之》诗,有所删节。特将删节部分补上,以得全貌。
《近得沅儿出抚秦中之信因作诗以箴之》
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汝宦久秦中,荐膺封圻寄。仰沐圣主慈,宠命九重贲。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励。譬诸欂栌材,斫小则恐敝。又如任载车,失诫则惧踬。扪门五夜惭,报答奚所自。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勿以求烦苛,勿以察猥细,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端己励清操,俭德风下位。大法而小廉,积诚以去伪。西土民气醇,质朴鲜糜费。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况逢郅治隆,钧陶综万类。闾阎守耕凿,馌亩士依媚。大田岁屡丰,多遗秉滞穗。鼓腹遍康衢,击缶乐酒饎。民力久普存,爱养在大吏。润泽因时宜,撙节善调剂。古人树声名,根柢性情地。一一践履真,实心贯实事。曩迹永不磨,昔贤庶可跂。千秋照汗青,今古合符契。不负生平学,不存温饱志。卓哉韩范贤,治绩前史备。事事规模之,其乃克有济。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我家祖德诒,箕裘罔攸坠。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衰年逼桑榆,垂老筋力瘁。曳杖看飞云,目断秦山翠。睡起日高春,乾鹊噪新霁。披衣览镜奁,霜雪满鬟髻。惟馀望汝心,任大勤自毖。书此远寄汝,汝宜日诵记。勉旃矢弗渝,用作官箴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