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有幸聆听了刘婷校长的题为《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提质增效》讲座,既高屋建瓴指出了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研修的导向症结,又明确了校本研修落地生根的路径策略,还列举了校本研修实操层面的实践案例,让我受益良多。
刘校长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以“聚焦“双减”政策、聚焦课程标准、聚焦素养提升、聚焦关键能力”开篇。在我看来,所聚之“焦”,是教育的大事热点,是纲目导向。校本研修,固然是以校为本,解决实际问题,但根本是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目标站位高方向明,校本研修才算扎实有效,才能行稳走远。
刘校长所言“聚焦”既给了研修纲目的对标引领,也提供校本研修的重点抓手。比如聚焦“双减”政策,可以研课后服务如何与学校现有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班级授课制背景下课堂怎么实现高质量因材施教,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什么要求,新时代的校本研修应该是什么样的?聚焦“双减”的提质增效,可以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家校共育中寻求有效路径和策略,循环往复,直至有所突破。
“聚焦”再“看”,既有研修视野的全景开阔,还有成长发展的纵深细实。比如聚焦“双减”政策看课堂教学创新,不仅要有教学观念的更新,更要有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在教学制度上有重建。具体到研修个体,落地到教育教学当中,创新的着力点又可以细化为:学校课程的整合与开发,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推进,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等细微之处,为教、学、研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范式,让研修共同体的成型有了蓝图。
要落实新课标,践行新课改,教师是关键。校本研修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要对教师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有所聚焦。2022版新课标出台至今,虽然线上线下各级各类的培训,但还是不能排除有不少的一线教师没有真正的深入领会,仍然是我教我的,你研你的,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聚焦”课程标准,才能让教学目标有参考,教学设计有依据,课程实施有标准。
还如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层级上,也有不少老师认为,我能教书会育人就可以了,对更高阶的专业能力层级没有认识,因此也就对教研与自我发展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等置若罔闻了。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专利,当我们在给学生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时,是不是自己也要做这方面的榜样示范?如果不学习,不成长,不研究,不思考,不交流,不探索,教育生涯的每一天都与昨天无异,真的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了,那生命该是怎样的苍白无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集中培训带给我们的冲击,也是校本研修、专业成长的无尽魅力!
“……在路上”,不单单是一个金句,更应该是一种生命状态。阅读经典,与智者同行;沟通交流,和尺码相同的人同行;躬耕实践,乐于反思,和更好的自己并肩同行——专业发展,应该一直在路上,让成长提升不断刷新。
且行且思至此,再回看本次培训活动的主题:践行新课改,赋能向未来。细品“赋能”二字,赋予能力,研修成长的能力;赋予能量,向上向善共生长的能量;赋予潜能,相信每一份成长都值得期待,每一个明天都充满希望。路虽远,行必至。作为校本研修的具体实施者,当以实干践行感激春天里的遇见,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改,为校本研修谋发展,为专业成长赋优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7752929/2c1b8f49f391bd9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