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笑薇点评营
《亲子关系的重建》:你的孩子为什么叛逆?

《亲子关系的重建》:你的孩子为什么叛逆?

作者: 也尘写小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22:42 被阅读0次

    最近上映的跨年喜剧电影《温暖的抱抱》中,男主鲍抱和他父母的故事赚足了我的眼泪。鲍抱从小就非常渴望爸爸妈妈能够抱一抱他,可是拥有严重洁癖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满足过他这个小小的心愿。

    在鲍抱眼里,拥抱意味着家人的爱和关心,当他在半夜被雷声惊醒的时候,他多想爸爸妈妈能够拥着他入睡,可他一次都没有得到过。

    没有得到过父母关爱的鲍抱在长大后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身边的人讨厌他,孤立他,就连学生都不愿意选他的课程。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往往源于家庭,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在《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中,细致地讲述了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认知,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其实也映射了父母的问题,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父母的反思书,通过一个个形象的案例帮助父母反思自身与孩子的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先别着急责怪,反思一下问题的症结是否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本书的第一章中讲述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五种认知偏差,为什么孩子开始反抗,为什么他们喜欢用沉默表示不满,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首先,第一点是,父母的不合理控制。

    “你是我生的,你就得听我的。”

    这句话听起来并不陌生,当我们和父母争执时,常常从父母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似乎成为了自己的一件物品,看到这,有些人可能会不满了:“哪有,明明我那么爱他。”

    我不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超出了一切,但爱不等于控制。

    在电影《囧妈》中,徐伊万的妈妈总想着让儿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她干涉儿子和媳妇什么时候生孩子,她逼着儿子吃不喜欢的小番茄,这些都是源于爱,但这份爱太窒息,让人想要逃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反映青春期的孩子太叛逆,你让他往东,他就往西,孩子们在青春期时期正是塑造自主人格的阶段,一旦父母干涉过多,他们就用唱反调表示不满。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放手让他们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给他们最好的呵护。

    第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认知。

    有一部电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父亲是高级警官,他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还对他用了“废物”这样的字眼。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逐渐成为了一个犯罪分子。

    当他被父亲抓捕时,他的父亲还在指着他破口大骂:“你这个废物,把我的脸都丢尽了。”最终这个孩子在父亲的面前自尽,留下父亲对着他的尸体悔恨不已。

    当家长总是用负面的话语责骂孩子时,这些话很容易在孩子的心里生根,让他们养成负面的认知,一旦遇到一点挫折,这些负面的想法就会跑出来打压他们,最终让他们走上“歧途”。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点要明确对事不对人,可以批评孩子做的事不对,但不能否定他们整个人,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会成为他往后人生中自卑的种子。

    第三,原生家庭的影响。

    近两年,随着一些热播剧的带动,原生家庭开始成为了大家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小英从小便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一直以来,她对家庭的关爱和安全感都极度渴望,当她组建新的家庭时,这份渴望依旧影响着她。

    她对老公和孩子表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她不允许老公外出应酬,时刻要了解儿子的行踪,一旦他们脱离了她的控制,她就会陷入极度恐惧中,就如同当年父母离开她时一样。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缺少的,就会在现有家庭里索取。

    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问题,原生家庭代表着过去,我们可以从过去寻找原因,却不能把过错推到过去的身上。

    直面过去,然后对当下负责,才是我们面对原生家庭最应该有的态度。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从生理脐带被剪断的那刻,孩子与父母就有了剪不断的心理脐带。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像那捋不清的蚕丝,但在那千丝万缕的背后隐藏的是爱,既然是爱,那么学会爱的方式,是父母和孩子一生的课题。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关系的重建》:你的孩子为什么叛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rg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