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是《诗经·国风·王风》的开篇诗。平王东迁不久,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废弃的都城镐京,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没有了都市的繁华,只有一片茂盛的黍稷之苗,悲从中来,又联想到无人理解他的悲苦,郁郁不得,故作此诗。
咳咳,老夫我原是周幽王的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年也是何等的威风,很不幸遇上一个极不靠谱的大王,娶了个高冷美人,为搏美人一笑,斗胆玩起了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
我曾多次劝谏大王,不要拿江山社稷开玩笑,被奸佞小人诬陷,说我有野心,有企图,引起了大王的不快和猜疑,变着花样打压我、远离我。
后来,幽王暴虐无道,政治腐败,导致隔壁的犬戎入侵,惊慌失措的大王急慌慌命人点燃烽火,可是诸侯们因多次受愚弄,没当真,也没及时来救驾,大王被犬戎咔嚓了。
犬戎把我镐京抢劫一空后,一把火烧了宫殿和百姓家园,又退回他老家去了。可怜我文王、武王打下的几百年江山付之一炬,可怜我周原百姓从此流离。
幽王死,平王继位,这位少主胆小懦弱,迁都洛邑,到东都吃香喝辣的去了,抛下了成为残垣断壁的故室宗庙,抛下了无家可归的黎民。
老夫我多次向新大王谏言,希望收腹失地,重建周原,却再次被构陷,发配我去西北守边关。
在去边关的途中,我专门绕道来到了昔日的镐京,高大的城墙夷为平地,旧时的宫殿废墟荡然无存,到处是绿油油的黍稷之苗,遍地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可能是留下来的农人耕种。
想我王当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宫殿,覆压百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何等雄伟,何等壮观。记忆中故都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如今竟成了大片庄稼地,沟壑草木深,人烟稀少,除了凄凉还是凄凉,连一点点遗迹都没留下。
此时正是春天,我缓步走在荒凉的小路上,想象着国都沦陷,王朝衰败,小人当道,心中充满了忧伤,神情恍惚,步乱如醉,感到胸口郁闷,好想一吐为快,苍天啊,是谁造就了这种局面,于是,面对空旷的原野,我泣血悲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y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翻译成白话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看那黍子一行行,谷子穗儿沉甸甸。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苍天也叹奇,怎么会有这样人?
写在题后:
本诗最大的亮点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反复吟唱,悲怆之情层层加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志士。
读此诗,总让我想起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之痛。
总之,心情不好,找个没人的地方,长歌当哭,不失为一种宣泄情绪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