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马克思主义有意思的文章
读懂《资本论》:第三章 农民盖房子和资本雇佣劳动——分工与协作

读懂《资本论》:第三章 农民盖房子和资本雇佣劳动——分工与协作

作者: 巡夜人 | 来源:发表于2015-04-12 15:58 被阅读941次

一、社会分工

杨小凯是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他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写过一本书《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来相对通俗地阐述他的经济学主张。在这本书的第一页,杨小凯举了个例子:在中国很多地方,农民通常是自己积攒建房子的材料,然后找一群亲朋好友一起盖房。木工、泥瓦工和装修多是“全能型”工种,绝不会有复杂的内部分工。同一个木工,肯定是既做门窗又做梁檀,还会顺便做几把椅子。而美国的农民则完全不一样。他们会把盖房的活承包给一家专业建筑商,各种费用与建筑商统一结算。而建筑商则先找专业公司设计好图纸,然后再去找分包商,比如专门处理地基的,专门砌墙的,专门做木活的等等。而每一类业务又分给众多相应的专业公司。比如木活,就分做梁檀的、厨房的、楼梯的、门窗地板和木架结构5类。用的工具自然更是五花八门。

杨小凯的结论是:同样质量的房子,美国农民房子的造价往往比中国农民的还便宜(他这个结论有点草率)。本质区别只有一点: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同带来了经济效率的巨大反差。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

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很被人称道,他的这个观点看起来也很有道理。不是吗?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一个农民可能一辈子就盖那么一所房子,花那么大的心思和精力在上边是很不划算的。而专业化的分工则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只有一点”区别的说法,有些太武断了。是不是只要天天给中国农民讲,你们要分工要专业化,哪天中国农民突然开窍了,按照美国的方式分工和专业化了,中国农民的生产效率就和美国农民一样高了呢?或者说,分工是不是可以脱离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呢?

杨小凯说他非常喜欢马克思对分工的描述。那么,我们来说说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分工的。马克思曾说分工“是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所以在进一步向大家介绍马克思的经济学之前,先介绍一下分工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马克思把分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分成不同的劳动部门;第二类分工是在企业内部的分工。第一类分工是第二类分工的出发点和基础。其实在马克思之前,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两种不同的分工,但是大多都把它们混淆起来了。

在上一章我们介绍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已经提到过,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有商品经济。人类最早的分工,是建立在男女性别区别基础上的,女人负责照看孩子、从事生产,男人负责狩猎觅食。原始人类按照血缘关系组成氏族,若干个氏族又组成部落。不同的部落之间,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产生了交换产品的必要。这就是最早的人类社会中的分工。最早的商品交换发生于不同的原始共产主义集团之间。

我们现在都知道,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又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等等。这些社会大分工发生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出现。分工和商品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城市里,人们早就习惯了购买自己需要的各种商品,而如果一个城市人到农村去,往往第一个感觉就是,什么都买不到。商店里就那几样东西。到了晚上黑乎乎的一片。而且农村还是伪劣产品的大市场。马克思说,“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分工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首先分工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之上的。就拿杨小凯的例子来说,如果中国农民的生产方式,还是以个体劳动和家庭经营为主,收入不高,机械化程度也不高,中国农民的分工水平自然就不可能像美国农民那样高。如果中国农民像美国农民那样去找专业建筑商盖房子,他十有八九要破产。

社会分工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而且要集中,所以城市的分工要比农村发达。同样是在中国,大城市的分工程度就要比小城市更不要说乡村广泛得多。分工与就业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找工作的话,都愿意去大城市,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等这样的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不论是各种行当的农民工,还是各种专业的大学生。2012年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为什么?因为大城市的人口集中,经济集中,总量大,行业多,岗位多,就业机会也就多。据报道,2009年后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一些白领,2011年有很多又无奈的回到了大城市,因为这里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至少不用“拼爹”也会有机会。大城市的分工丰富还体现在可以享受各种服务上面。只要你肯花钱,什么服务都能享受到。可是在中小城市,居民想看场电影都很困难。据报道,全国350个中小城市中,已经基本上找不到专门的电影院。在辽宁省12个城市,电影放映单位已经由2006年的23家急剧下滑到2009年的5家,有8个城市甚至根本没有专业影院。与此同时,电影产业在中国却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大城市,去电影院看电影早已经成了时髦。2010全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2012年就达170.73亿元。

所以说,经济越发展,行业也就越多,社会分工也就越多。脱离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来谈分工是没有意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每隔几年就要新认证几项职业。社会分工表现了社会劳动和社会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分配,提升了各种行业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经济效率,把所有人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社会分工发展到了国际分工,更是强烈地推进了国际交往。所以,你可以吃到据说是来自阿拉斯加的深海鳕鱼,买到泰国的水果和台湾香蕉(在电影《东成西就》里有一句台词:我给她吃了台湾烂香蕉!),越南生产的鞋和柬埔寨生产的衣物。你会戴着瑞士的手表,开着德国的汽车,用着日本的相机,喝着法国的葡萄酒——只要你有足够的钞票。不光是物资的交换,现在还有广泛的人员往来和资金流动。这都是社会分工给人们带来的最表面的好处。而社会分工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

二、企业内部分工

不过我们要是稍微仔细思考一下,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社会分工好像也就是这两百来年,自从欧洲工业化革命之后花样翻新得厉害。在那之前几千年,不论欧洲还是亚洲,社会发展得都很缓慢,社会分工发展得自然也同样地缓慢。甚至清朝的时候来到中国的欧洲人说,三百年过去了,中国的状况还和马可·波罗描述的一个样。为什么从十八世纪开始,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会突然间加速了呢?

这就和第二个分工有关了。从前光是社会分工的时候,生产者或者劳动者虽然属于各个行业,但是大多数行业都是简单的手工业,劳动者需要从头做到尾。这就使生产规模和生产速度都受到限制。只有个别行业需要一些协作,也是很简单的协作关系,比如航海等等。自从欧洲16世纪中叶出现手工工场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工人被组织在一起,在同一个场所同时工作,但是每个人都只做整个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了。不再有人需要从头到尾参与到商品的生产之中。亚当·斯密举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制针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手工工场。在一件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前,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亚当·斯密认为,工人因为专注在一个简单环节上,所以会被训练的非常熟练,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都大大提高了,从而使整个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由于工人们集中在一起工作,使各道环节之间的交接也十分迅速,节省了很多时间。最后,严格的分工促进了工具的改良,对机器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第一个分工是社会分工,那么第二个分工就是企业内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使生产过程被细分成了很多环节,其中很多环节又逐渐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了新的行业,这反过来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分工。马克思说,“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转化为各种独立的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分工越来越丰富的主要原因。专业公司越来越多。大企业纷纷把财务、人事、客服、IT、行政等岗位外包,像空客A380那样的飞机零件则来自世界各地。分工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为什么大学里有这么多专业,为什么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商品和服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行业和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行业标准,那么多的广告,全是分工的功劳。

所有的管理科学、组织理论、系统科学,都是建立在这两种分工基础上的,主要是第二种分工。实际上,第二种分工,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对我们来说,也是更重要的,在经济学上有着更大的意义。企业内部的分工,直接体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如马克思说的,“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不论社会分工(第一个分工)还是企业内部的分工(第二个分工),都需要有相当的人口数量和人口集中。只不过前者是整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后者则是“工人在同一个工场内的密集”(马克思)。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城市,人口往往就越密集。越是规模巨大的工厂,工人往往就越密集。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手工工场的时代,劳动过程被分解成了许许多多的局部劳动,马克思把从事这些局部劳动的工人叫作局部工人。比如钟表制造业,就形成了下边这些局部工人:毛坯工,发条工,字盘工,游丝工,钻石工,棘轮掣子工,指针工,表壳工,螺丝工,镀金工,此外还有许多小类,例如制轮工、龆轮工、上弦拨针机构工、装轮工、轴颈工、齿轮安装工、切齿工、擒纵机械工、抛光工、描字工、表壳环制造工等等。因为精细的分工把不同的阶段过程由时间上的顺序进行转化为空间上的并存,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品。并且,由于不同的工种操作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长的,所以为了生产过程的不中断,需要精确地确定不同工种的劳动时间,并以此在不同的工种中安排不同数量的局部工人。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有高度的计划性。所以,就需要有同一的指挥,这是由资本家来完成的。因为劳动的社会化,所以需要管理;因为工人成了局部工人,所以需要有一个不局部的人来指挥。因为劳动是由资本集合和联结在一起的,所以资本家起到了这个作用。马克思形象地把资本家叫作“工业的司令官”,把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的经理和监工叫作工业上的军官和军士。马克思明确地说,“资本家所以是资本家,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管理者,相反,他所以成为工业的司令官,因为他是资本家。”

经济学家中有一些人喜欢研究一个“深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马克思关于“局部工人”的理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工人成了“局部工人”,劳动成了“局部劳动”,所以只能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相反。只有一种例外情况,就是工人的合作工厂。马克思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合作工厂在“自己的实际组织中,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

企业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又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社会分工中,每个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都生产各自的商品,而在企业内部的分工,局部工人并不生产整个商品,每一个劳动者都只是完成整个商品的生产过程的一小部分,商品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现在没有任何工厂工人可以说,这是我生产的产品。工人只能说,这是我们生产的产品。社会分工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商品交换是依靠买卖实现的,而企业内部的分工的局部劳动是属于同一个资本家的。社会分工中生产资料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中,而企业内部的分工则使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所以,企业内部分工体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三、协作及劳动价值论

雇佣劳动使较多的工人集中在同一时间、空间。因为集中,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从而使商品价值降低了。马克思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这种节约,只是由于许多人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它们。”同时,也会节省非生产费用。

没有协作的分工没有意义。马克思说,“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作协作。”协作本身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马克思说,“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单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为什么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呢?马克思解释说,“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但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人……天生是社会动物。”

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之所以会产生新的力量,和协作的方式是有重要关系的。前边已经引用过亚当·斯密的观点,分工会节省劳动时间。此外,许多生产部门都有紧急时期,在这些时期内必须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共同劳动。马克思指出,“例如剪一群羊的羊毛或收割若干摩尔根的谷物,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这种操作是否在一定的时间开始并在一定的时间结束。在这里,劳动过程要占用的时间是事先决定了的,正像例如捕鲱鱼的情况一样。……短促的劳动期限可以由在紧要关头投入生产场所的巨大的劳动量来补偿。在这里,能否及时获得成果,取决于是否同时使用许多结合的工作日,成效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人数的多少;但是这种人数总比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为达到同样效果所需要的单干劳动者人数要少。”

协作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总结道,“是由于提高劳动的机械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振奋他们的精力,是由于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和多面性,是由于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总之,协作创造了社会化的生产力。不论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都需要建立在社会化的生产力基础之上。

因为在协作中,是多个劳动者共同劳动,所以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会被平均化。英国的农场主发现,任意5个成年英国雇农在一起,和其他任何5个英国雇农一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样多的劳动。这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实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说,“对象化为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平均性质的劳动,也就是平均劳动力的表现。在每个产业部门,个别工人,彼得或保罗,都同平均工人多少相偏离。这种在数学上叫作‘误差’的个人偏离,只要把较多的工人聚集在一起,就会互相抵消,归于消失。……同时雇佣的人数较多的工人的总工作日除以工人人数,本身就是一天的社会平均劳动。”如果工人是单个的受雇于不同的资本家,因为个人之间的差异,生产同一种商品会消耗不同的劳动时间。但是在协作的情况下,每个人之间的差异被最大限度的抵消了。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所以说正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价值论才普遍适用于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

四、企业内部分工的后果

由于企业内部的分工,企业需要雇佣的工人数量有一个最低限额,而相应的,也要有最低限额的资本数量。由于分工使劳动生产力提高了,所以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要增加,因此资本的最低限额是要越来越大的。这使得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注册个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只需要50万元人民币,但是很多时候这么少的注册资本,出去做生意是很困难的,是被人怀疑的。同时,分工使专门应用于某一个操作的工具发展起来,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最后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发明了机器,而机器产生的大生产又反过来消灭了手工工场。机器的应用使妇女和儿童广泛参与到劳动中来。在2009年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前一天,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说,全球范围内年龄在5岁到14岁之间的童工有约2.18亿,其中超过1亿是女童。超过半数的女童被强迫进行卖淫和色情活动,半数以上童工被迫从事和农业、矿业及采掘业相关的危险劳动。这些数字到了2011年仍然没有改变。在19世纪的英国,甚至还有雇佣2岁多的儿童劳动的。

机器的广泛应用也延长了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是有使用寿命的,必须在它的使用寿命里尽可能地使它发挥作用。而且,由于新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同类新机器也会越来越便宜,使资本家已经购买的机器设备贬值。所以,资本家会尽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维持机器的运转。工作时间的延长受到两个限制:一个是一天只有24小时,工人不可能工作得时间更长;另一个是立法(从英国19世纪50年代的“十小时工作法”开始)会限制劳动时间。如今,在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都是每日8小时。这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经过长期的斗争争取来的。因为有这样的限制,所以资本家就尽量增加劳动强度,用同样的人工操作更多的机器设备,或者用更少的人工来操作同样多的机器设备。还有一些工厂发明了倒班制度。只要机器一停止运转,或者正常运转受到影响,都会使资本家的收入减少。因此,资本家为工厂制定了铁的纪律。迟到、早退要受到处罚,在工作场合违反各种规章制度要受罚,做错了事情要受罚,最后,如马克思说的,“一切处罚都简化成罚款和扣工资”。只是由于立法的限制,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但是我们知道,在目前,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和外资生产企业,都还是动辄对工人进行罚款。

手工工场的分工对劳动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虽然手工工场早已经消失了,但是分工保留下来了。现在,我们每个劳动者,不论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是公司里的职员,都要服从分工,并接受上级的指挥。因为分工,劳动要服从资本。同样因为分工,劳动者的才能被片面地发展了,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可能非常熟悉,但是其它工作可能不但不能胜任,而且根本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出去找工作,招聘单位经常写着“有若干年相关工作经验”。什么是相关工作经验呢?就是你已经接受过分工的洗礼,有做这分工作的基础了;相反,你如果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就算你做不相关的工作有几十年了,招聘单位还是可能就根本不会考虑录用你。至于那些没有从事过任何工作的初次就业的人,就更惨了。那些大学刚毕业的人年纪轻轻,充满朝气,可是找工作却越来越难,以至于2009年,有84万高中应届毕业生干脆就没有报考大学。教育部说主要原因不是大学生就业压力,而是另外五个原因:出国,学校为了升学率校劝阻一些学生参加高考,学费贵,高考压力大放弃,因考不上放弃。这五个原因存在十多年了,偏偏这年引起了这么多人弃考,教育部的说法实在不能令人信服。现在都在讲高等教育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所谓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就是说在大学生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让他提前接受分工的洗礼,这样等到他真正就业的时候,就有了那么一点优势。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读大学的时候,学了好几十门课,看起来也应该是很有学问了。但是一旦工作,学校里学的东西基本用不上,时间一久,学的东西完全忘光,再后来连自己学过什么都记不清。这都是分工带给我们的坏处。我们在工作单位里,要熟悉、适应自己的职位和工作,然后努力努力再努力,期待着有一天被老板赏识,可以升职,加薪。否则,除了跳槽几乎就没有脱离这个岗位的可能。而跳槽,正如前边所说的那样,又总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门槛。

因为分工,人被划分成了各种从业者。中国有两句老话,第一句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嫁错了郎离婚总还算方便,但是入错了行再转行,可没那么容易,因为第二句话就叫“隔行如隔山”。正因为分工,我们的工作大多是重复劳动,越来越枯燥乏味,刻板教条。因为在我们的一生中,工作占了极其重要的部分,所以这也使得我们的一生枯燥乏味,乏善可陈。我们除了所从事的工作之外,越来越难以从事其它工作。而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本来天赋都是差不多的。如亚当·斯密说,“就天性来说,哲学家和搬运夫的差别——就才能和智慧来说——不像家犬和猎犬的差别那样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可以迅速地在各个行业间流动,没有什么是资本不能涉足的。只要有什么领域对资本有限制,比如中国某些行业被国有企业垄断,就会不断有人为资本不能自由进入鸣不平。

机器的使用使分工的恶果得到一些改善,因为机器使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所以客观上使工人可以比较容易的变换工作。但是因为工作变得简单,工资也随着降低了。因为机器代表着强大的生产力,所以机器的广泛应用本来可以缩短工作时间,但是除了个别地方,21世纪的工作时间实际上却和一百年前一样,还是每天8小时。可是社会财富却已经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

分工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这里只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古代,思想家们评价分工时,都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的,都集中在分工使产品的质量变得更好,因为一个人什么都做往往就什么都做不好。但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经济学家们却只是从商品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分工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是一种追求最大利润的生产方式。在这一章的开头,我们就举了杨小凯的例子。我们看到,杨小凯和其他从18世纪到21世纪的经济学家一样,关心的不是产品质量的好坏,而是造价便宜了等等。这只说明,我们还生活在资本主义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改变,所以经济学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没有改变。杨小凯关于分工的理论,没有一个地方超过亚当·斯密。这也说明了,实际上,和马克思时代相比经济学并没有真正的进步。当代经济学家们论述的观点,从前的经济学家们大都已经反复论述过了。

小结:

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非常重要。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曾经指出,马克思的贡献不在于发现了剩余价值,事实上剩余价值早已经被英国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只是他们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发现了什么。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说明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从而说明了剩余价值。而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关键内容之一。马克思关于分工、协作的理论,请见《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时可以参考马克思1861——1863年手稿的《3.相对剩余价值》中关于协作和分工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2卷第289至362页),在那里马克思比在《资本论》中更为详细的探讨了关于分工的理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c6a9896bcf2:太棒了,谢谢
  • c53668e08af8:谢谢!🙏
  • 09d3b34ecb6b:社会分工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这个相当数量是多少啊?分工的基础或前提是相当数量的人口?
  • 09d3b34ecb6b:社会分工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这个相当数量是多少啊?分工的基础或前提是相当数量的人口?
  • 09d3b34ecb6b:社会分工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这个相当数量是多少啊?分工的基础或前提是相当数量的人口?
  • 09d3b34ecb6b:社会分工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这个相当数量是多少啊?分工的基础或前提是相当数量的人口?

本文标题:读懂《资本论》:第三章 农民盖房子和资本雇佣劳动——分工与协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dx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