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叫做《共情的力量》这样一本书,书中讲到共情反应指的是能迅速感受到别人情绪的变化,并且迅速给予回应。
其中我注意到,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发展这种能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如果小孩子在哭泣时,家长能安慰他,他就能感受到外界的温暖力量。相反,有些家长放任孩子哭闹不停不闻不问,认为孩子哭完了自然会停下来,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不管多大的孩子,如果他们哭的时候能得到安抚,笑的时候能听到他人的笑声,他们就会相信外界会用安抚的方式来回应自己的情绪。但是,如果他们的眼泪总是没人关心,他们的恐惧也总被忽略,那他们就以为这个世界是没有回应的,是不在乎自己的。
我忽然想起一个熟人家的小孩,来我们家的时候看起来乖乖巧巧的样子,拿小零食也要看妈妈的脸色,妈妈同意了才能拿着,不同意不能拿也不能吃。拿了还要说谢谢,告诉孩子要懂礼貌,孩子便又吐出谢谢两个字来。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位小朋友又因为不好好吃饭,爸爸说了句:“站过去。” 她一声不吭的站在了墙角。
这样严格的规矩,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我有时候在想有些家长这样严格的对待孩子,真的是在教孩子懂礼貌,做一个被人喜欢的小孩吗?我觉得他们只是想让孩子便于管理罢了。不让孩子的哭闹打扰到自己的清净。
突然会想到我小时候,我爸爸妈妈最喜欢说的话便是:你不听话就没有人喜欢你哟。因为我会为了所谓的听话,害怕不听话不会被别人喜欢而做出种种改变。再回头看看爸爸妈妈教育我的方式也是一种错误的方式。
条条框框只会让小孩子丧失他们在这个年纪哭闹玩乐的天性,甚至爸爸妈妈的脸色也会让他们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还是做那个会哭闹的孩子吧,因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62581/3830442b509cf6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