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期间,水米田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了一些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比如泥巴、色彩、音乐、便当,在这些活动中都有孩子们比较敏感的光线、色彩、运动等因素。正是因为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发展的特征,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喜欢。他们在过程中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我通过三天的参与,对几个表现特别的孩子进行了细致的跟踪观察,通过这些表现,希望便于教师和家长对某些现象多一些关注和思考。
劳动观察一:由色彩看孩子心理
这是一个色彩游戏。正常儿童是不拒绝颜色游戏的。他们玩儿的不亦乐乎。用画笔或者手掌尽兴的涂抹着,并不担心弄脏衣服。但是身边的奶奶有时候会用大一点的分贝说,“哎呦,弄身上了,洗不掉,在纸上画。”她们希望孩子们把色彩游戏的区域局限于小小的白纸上。但是孩子并不理会这样的命令,很明显,这是成人无理的干预。在观察孩子们色彩游戏的同时,我注意到:男孩普遍喜欢把集中的颜色重叠在一起,混合在一起,把一张白纸涂的满满的,有的男孩会说,“五彩缤纷”。而女孩喜欢印出不同个个体独立的形状,还会把这种色彩轮廓印在父亲大大的手掌上。一上午,我对十几个孩子逐一进行了比对观察,答案是确定的。那么,男孩女孩对色彩的使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面对这一片混沌和单一鲜亮的色彩,显然他们都是快乐满意的,这个过程预示着孩子怎样的成长心理呢?
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就一百五十名二至五岁的孩子,进行一年有关儿童色彩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对孩子来说,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意义,例如二种具有不同颜色的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即代表孩子内心有二种不同的愿望、感情相互纠结着。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心理发育特征,那么,教师和父母应该对孩子对于色彩的偏好与执着进行关注,发现孩子的秘密。
劳动观察二:呦呦的表现
从昨天的泥巴游戏到今天的玩转色彩游戏,有一个孩子特别突出,从刚开始的早操,就表现的比较出色,其他小朋友都看着老师,不做出举动,他最先进入状态,跟着舞动起来,而且动作会跟着老师的方向进行及时转换,节奏感也特别强,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关注他,之后,在涂鸦过程中非常快乐的将色彩印在墙上,母亲在一旁很关心的互动。色彩游戏后,所有小朋友开始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随处走动,他却主动收凳子,父母坐的折叠凳子很大,比他的身高还要高,母亲告诉他,这个椅子要叠起来,他开心的照做,并且举得高高的,擎到墙角排列好,非常开心并且认真。之后,剩下小凳子了,怎么办呢?他刚要搬起一把也放到墙角,妈妈说,“这个小椅子不用搬到那边。”他似乎懂了,看到其中一把靠桌子放着,便把每一把小椅子都靠桌子排列好。
听到加餐的消息,也很高兴的奔跑过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吃的时候却专心于蒙氏教具,并不迷恋美食。
老师带孩子们做手掌游戏,“小手准备,头头,拍拍,肩肩拍拍,头拍,肩拍……”别的小朋友完全跟不上节奏,他却很准确的把小手放到相应的位置,并且节奏基本可以跟上。拿到了气球的奖励,他举得高高的,对老师说,“你够不到。”那自信洋溢在小脸上。
我了解到,刚三岁三个月的他之前有上过早教,最重要的是,母亲在每个环节都耐心适时的引导,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注。那么,这个孩子的表现很明显这两个因素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在0--3的发展阶段,孩子的潜在生命力和有吸收性心智被良好的引导,加之母亲一直在身边观察,对每一个过程都适时的启发,使这个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要优秀很多。而这个前提是,母亲的陪伴并没有打扰到他,是非常恰到好处的引导。
劳动观察三:不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专注吗?
博文参加了今天的打击乐活动。刚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他,可是,当我静静地观察所有孩子地表现时,他却从蒙氏线上站起来,转到一边地帐篷里,他丝毫没有被音乐所吸引。我尝试着和他交谈,他也并不太关注我地问题,这时妈妈跟着过来,跟我聊起,这个孩子不是很专注。之后又到教具区玩各种玩具。有时候一种玩具也很认真玩很久,看起来不像不专心地样子。我发现他时常把小鹿放到母鹿的背上,我轻轻地蹲在他旁边,再次小心翼翼地和他说话:“你可以告诉我你喜欢哪个吗?”他看了看我,指指小房子说,“我喜欢这个。”对面有个小朋友,我又问:“你喜欢和小朋友玩吗?”他摇摇头,“我只喜欢和妈妈玩。”然后,又找个其他教具专心的工作起来。旁边的音乐丝毫不能吸引他。但是他的表现,完全不是他妈妈所说的不专心。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陆续离去,只有他孩子教具区工作着,直到剩下他一个小朋友,妈妈屡次叫他走,他并不想离开,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很久之后,终于答应要走了,大门上有一个铁锁锁着,他往周围看了一下,发现了一把钥匙,便拿过来去开锁,一次打不开,频繁的试,大有不罢休的劲头。
面对这个不喜欢音乐的孩子,我并不认为他是不健康的,但是我想到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他没有表现出来这样的律动,但是他一定在某些因素上受到影响,比如环境等等,也一定在某些方面专注并且探索。
蒙特梭利在1907年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时,做了很多的工作,对儿童做了一些相关的实验。当一个孩子的注意力被一个物品吸引时,他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物品上,并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停地工作。当他完成工作后,会表现的非常满足、愉快、如释重负。
这个孩子虽然没有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对蒙氏教具的兴趣却比较突出,而且专注。
劳动观察四:一辆小车引发的争执
活动结束了,有两个孩子在院子里骑小车,原本是一个男孩子在骑,可是他临时走开,被一个女孩骑走了。男孩回来看到不依,说这是他的车子,女孩坚决不让,二者相持不下。女孩把着车子,男孩坠在车尾,拖着地。相持了一段时间,有家长过去规劝,对男孩子说:“她是妹妹,你要让着她。”男孩摇头,不以为然。所以成人无奈,又向女孩说,“原本这个车子是他骑的,你就让给他吧。”女孩也摇头,依旧坐在车座上。这时候,成人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任由这个情况持续着。园所的老师手里拿着气球走了过来,对女孩说,“来,我们不骑车了,这边有更好的东西给你,跟老师过来。”女孩稍微犹豫了一下,便放弃车子,跟着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接过气球,很开心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辆小车闲下来了,女孩也有车子可骑了。于是跨上去,奔着男孩过去,两个车轮交错,互不相让,这场较量还没有结束。
据蒙特梭利研究,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并不是漠不关心的,他们深深的热爱着。这种热爱使儿童不停的活动,驱动着儿童的热情,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动力,并且被周围的物体所吸引,希望占有它们。就如同这两个相持的儿童,都认为这辆车是属于自己的,并且准备为之而打架,它们通过一切方式来竞争这个物品。在儿童的心理上,当爱和拥有之间需要作出选择时,心理上会出现偏差,儿童会展现出一种本能,迫不及待地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不惜破坏。蒙特梭利认为,针对儿童此项心理活动,需要进行道德训练,使他们不要依附于物质的东西,一旦他们对某种东西产生了依恋,就会生发一种占有欲,而在这个争执中,女孩表现的占有欲相对弱一些,男孩很执着。
而作为教师或者父母,要对孩子这方面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引导,化解他对物品过分的依赖感,使其以后成长为一个心理豁达,尊重他人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