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作者: 酷兜呀 | 来源:发表于2016-08-25 00:41 被阅读118次

        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除了小学全国作文竞赛拿过三等奖,大学省征文获得三等奖外,没有其它特殊殊荣。对于作家的孩子,羡慕但不嫉妒。为何羡慕,毕竟近水楼台,耳濡目染,如果向往写作这条路,应该会少走很多羊肠小道,少涉很多坑坑洼洼。

       写,还是写,只有写,你才会写。这是我琢磨了许久,琢磨出的写作康庄大道,也是很多作家的经验之谈。没有灵感。不。或许你少的不是灵感,而是囊袋里的干货。没有素材。不。或许你少的不是素材,而是脑袋里的干货。不会思考。不。或许,你缺的不是思考,而是指尖上的手感。

       刘墉说,写作,存心要恭,落笔要松。想要轻松,就要看表现你与别人的不同,格物致知的本领。他将写作分为冷笔和热笔。冷静思考、理智布局,属于冷笔。直抒胸臆、不重修饰,属于热笔。他还重视人事地时物。以《母亲》为题,如果以“母亲是生我的人”,或“母亲是我爸爸的太太”开篇,未免觉得俗。从在学校想起母亲,即人地,或由毛衣提起母亲,即物人;或端午念起母亲,即时间开篇,可给人眼前一亮,新鲜脱俗的感觉,同时,还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处处洞明皆文章。他由咖啡渣能算命,作家智慧线长、劳动者感情线直等说到圆规与精心,钉书机与目标,标点符号与文人雅士。不得不叹服他格物致知的本领。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写作也符合这个规律。做个聪明的模仿者,再探究灵魂,最后如诗仙李白那首传送万家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备而不用,不等于根本没用。不要应了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得临时抱佛脚。”功夫用在平时,多看,多听,多思,多写。从拙到巧,从巧到拙。大拙便是巧处,大巧便是拙处。努力做到把你的话说到对方心里。

        记得读书回答问题时,有一次,我回答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样,全班都不淡定了,窸窸窣窣议论起来,语文老师总结了一句,她可能做过这道题。我心一砰。原本的自豪华为乌云,整个心情欠佳。现在想想,可能我做的练习中有类似的,我未曾留意,竟也是耳濡目染了。

      在循序渐进中渐渐明朗。想来从小学起,我们便要求背诵,要求一字不差。这便是精读了,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在背诵课文的同时我还抄写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抄写的时候,觉得那文章如同自己写的一般,或长或短,感觉良好。如果多抄几遍,感受定会更深。

         或许我们没有专业的指导,只得自己摸索;或许我们没有专业的训练,只得自己探索。但我们可以以作家为师,以作家为友,最后与他们竞争也未可。生活百态,事物万千,总有属于我们的一条路。

         心口合一,口说我心。心手合一,手合我心。今日一点领悟,明日一点思考,如光子般虽微,却能给人以光明。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脚踏实地。羊肠小道时,欣赏曲线美。坑坑洼洼时,可蹦可跳。重要的不是重点,而是路途留下的风景与心情。路上没有人,却留下了人走过的痕迹。胜不骄,败不燥。感谢生命,让我有了起点;感谢命运,让我知道终点;感谢世界,让我有了经历。

相关文章

  •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是“四书五经”《中庸》中的一句警世名言,其意思是说,要想走很远的路,到达...

  •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对于喜欢写作的我来说,除了小学全国作文竞赛拿过三等奖,大学省征文获得三等奖外,没有其它特殊殊荣。对于作家的...

  • 2018,行远自迩、动静有常

    撕掉标签,换一个路口重新出发! 2018,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拳头]

  • 不想写好的作者不是好作者

    写了十五篇文章,分别是《写什么》、《文字与蚊子》、《写作模仿秀》、《写与读》、《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为什...

  • 扬本手精神,待妙手之境

    《中庸》有言:“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说的是要想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要想登上高山之巅,必须从山脚起步。荀子的《...

  •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你怎么翻译?

    对于现代人来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是个令人颇为陌生的成语;如果完全没有看过这两句话,能够正确解读出意思就已经相...

  • 2017-11-20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意即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有一个远大而确定的目标,但实际做起来,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几...

  • 十月复盘 |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

    当我敲下这一行字,想到2022年只剩下两个整月,61天,心中不免仓皇害怕:时间都去哪了?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翻看每...

  • 登高自卑!

    登高自卑!

  • 行远自迩

    行远自迩,不管远路的“标”在哪里,都必须从近处迈出第一步。 在今天下午的全校大会上,欧姐提出了“对标成长”这个主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iosttx.html